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戚揚

(江西省原省長)

鎖定
鹹揚(1857或1861~1945),字升淮,浙江紹興人,清光緒十五年(1889) 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福建安溪、候官等縣知縣,浙江布政使署及巡撫署文案,江西南昌、臨川縣知縣。直隸州知州。三十年(1904),任江蘇省松江知府。1913年4月,任海軍塘工總局局長。同年9月,任江西內務司司長。1912年1月,代江西省民政長。4月,任江西省民政長。5月,改任江西省巡按使。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特封一等男。1916年7月,改任江西省省長,1921年2月去職。晚年居故里。善書法。1945在上海去世。 [2] 
中文名
戚揚
性    別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浙江紹興
出生日期
1857年 [1] 
逝世日期
1945年
升淮
所處時代
清末民初

戚揚人物生平

戚揚書法作品 戚揚書法作品 [1]
戚揚,浙江紹興黨山梅林(今瓜瀝鎮梅林村)人,1857年出生(一説1861年 [2]  )。自幼秉性聰慧,勤於苦學,弱冠為山陰縣學優行廩膳生。1888年中舉,後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曾授刑部主事。福建安溪水患,受命任安溪知縣,努力救濟難民。光緒二十一年(1895)遷任侯官知縣。十月,其父卒,戚揚回籍奔喪,改任浙江布政使署管理文案。後任江西南昌臨川縣知縣、直隸州知州。光緒三十年(1904)任江蘇省松江知府,剿滅了境內武裝販運私鹽最猖獗的安徽“巢湖幫”,並加以嚴懲。1913年4月,任海軍塘工總局局長。後歷任江西省內務司司長、民政長、巡按使、省長等職。戚揚主贛前期,倡導富民強國之策,發展民族工商業,組織選送的優特產品,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聲譽大振;還與俄國領事交涉,迫使其退還在九江侵佔的土地。後來,全國自治運動興起,江西旅京同鄉會以“贛人治贛”為由,要求罷免省長戚揚。1921年2月,戚揚去職返鄉,回到黨山梅林故里。1937年,日軍入侵,10月26日,已定居紹興的戚揚用畢生積蓄及親友募得的私資10萬元,購買救國公債。1945年秋,戚揚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1] 

戚揚主要事蹟

戚揚於光緒十四年(1888)中舉,次年會試聯捷,殿試第二甲九十八名,賜進士出身,朝考第一等四十三名,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翌年授刑部主事,辦案幹練利索。庶吉士期滿,因福建安溪縣遭受水災,受命任安溪縣知縣。戚揚到任後,心繫災民,到災區安撫難民,還把自己的俸祿都拿出來給災民。光緒二十一年(1895),戚揚遷侯官縣知縣。時,戚揚父學仕已卧病在牀,戚揚因新到侯官要體察民情,公務繁忙,未及回家探父。直至同年10月家書噩耗來報,才丟下公務匆忙回籍奔喪。出殯後,戚揚改任浙江布政使署及巡案署文案,但凡逢“七”,即“頭七”“五七”等守制日必親臨行孝禮。翌日又趕回省署忙公務。後任江西省南昌臨川縣知縣,直隸州知州。甲辰光緒三十年(1904)升任江蘇省松江府知府。戚揚在體察民情中,瞭解到民間食鹽少,卻價格十分昂貴。他發現松江境內販運私鹽十分猖獗,而且有武裝押運,最強的是橫霸松江多年的安徽“巢湖幫”。此霸不除,危及國家安寧和百姓生活。沉思良久,戚揚回想起在西塘下坐館期間,黨山泰升當摯友許笈雲曾言,鹽商鮑氏與笈雲交往甚密。在鮑氏與笈雲的幫助下,戚揚摸清了內情和運鹽路線。他與奉賢縣知縣郭重光一起帶兵,一舉擒獲了孔老胡子、餘孟亭等匪首,並嚴懲不貸,“巢湖邦”強匪就此絕跡,還了百姓一個安享太平和有鹽可買的日子。
1913年,戚揚升任海軍塘工總局局長。同年九月,任江西省內務司司長。1914 年 1 月,代江西省民政長。4 月,任江西省民政長。5月,改任江西省巡按使。戚揚到江西省任職以後積極尋求富民強國之策,他鼓勵江西民族實業家在家鄉創辦農業試驗場,倡導新興實業,鼓勵民族工商業的發展。聽聞巴拿馬舉辦國際博覽會,戚揚委任江西實業家劉樹堂為江西參賽產品審查長,由於江西省參賽商品準備充分,組織籌辦得力,江西省選送的產品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聲譽大振,受到政府表彰,特封戚揚為“一等男”爵位。
1916年7月,戚揚升任為江西省省長。他在任江西省省長期間,以維護民族利益、捍衞國家主權為己任。外國人到江西經商或辦實業,不遵中國律令,恣意妄為,商人敢怒不敢言。戚揚和當地商界一起,以中國律令為基調,有理有節,與其爭之得當,維護了國家民族和商人利益。1920年春,俄國人在九江租界違約多佔土地,當地官員與鄉民與之爭辯,仍不理不睬,我行我素。戚揚獲悉後,立即委任劉樹堂為代表,赴九江與俄國領事進行交涉。同時,派出省議員,迅速前往廬山勘定界址,最後迫使俄國人退還了多侵佔的土地。省長戚揚此舉不僅從根本上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同時也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其間,有“海內第一書院”之譽的廬山白鹿洞書院面臨坍塌,戚揚籌集銀洋二千三百餘元,重俢了白鹿洞書院,書院重修竣工後,戚揚親自撰寫《重修白鹿洞祠宇碑記》以記之。戚揚主持江西八年之久,為人低調,威望極高。
1920年下半年,全國自治運動蓬勃興起,旅居北京的贛籍縉紳組織了以“贛人治贛”為宗旨的江西旅京同鄉會。11月21日,該會的八名代表前往北京向政府請願,爭取江西自治權,要求罷免江西省省長戚揚,並拒絕同是浙籍人的丁乃揚繼任。
1921年2月戚揚被迫去職返鄉,回到黨山梅林故里。 [1] 

戚揚軼事典故

戚揚初來南昌上任,第一樁事就是到府台衙門拜見府台,無奈這是府裏的規矩。他坐乘轎子,經過洗馬池,正好碰到府台也坐乘轎子出來。兩轎碰頭,按理説,縣官必須讓府台的道。可是戚揚卻不讓,命轎伕一直往前衝。府台在轎中看見,前面是戚揚的轎子不肯讓,想起自己是個捐班官,腰板子不硬,深知戚揚性格剛直,嘴皮子厲害,只好叫手下避一避,命轎伕從鐵街穿過。剛到衙門,戚揚的轎子也到。戚揚拜見大人,府台就問:“剛才你從哪裏過來的?”“我是從洗馬池過來的”。“你在路上碰到了什麼嗎?”意思説:你碰到了我都不讓道。戚揚不加思索地説:“大人,我沒碰到什麼,就是碰到幾個人抬了兩千兩銀子,往邊道而去了。”府台知道他在罵自己,心裏真不是滋味,但又不便説他。府台低頭一看,見戚揚腳下穿的一雙破鞋,前頭開花,後跟現底,譏諷地説“貴縣令!你也是堂堂的七品前程,卻原來是雙破官靴?”“大人,我官靴雖破,底子倒硬”。説得府台無言可答。 [3] 
參考資料
  • 1.    親民愛國的民國江西省省長 戚揚  .蕭山日報[引用日期2023-03-17]
  • 2.    紹興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紹興市志 第五冊: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3162-3163
  • 3.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南昌市西湖區志:方誌出版社,2002年:8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