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戒體

鎖定
‘戒體’指經由作禮乞戒等儀式所引發的內心持戒功能。也就是指受戒後所產生的防非止惡的力量;它是佛教所謂的一種拘束內心且持續存在的神密效力。
參考資料
《大乘義章》卷十
宗教名稱
佛教
戒體含義
行者受戒後,於身所生防非止惡之
形    成
由身業與口業所形成

戒體基本簡介

《菩薩戒義疏》
戒體---拘束內心且持續存在的神密效力智顗《菩薩戒義疏》捲上(大正40·565c)曰︰‘初戒體者,不起而已,起即性無作假色。經論互説諍論有無。一雲都無無作,色心假合共成眾生。善惡本由心起,不應別有。頑善頑惡,皆是指心。誓不為惡即名受戒。瓔珞經雲︰一切聖凡戒盡以心為體,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或言教為戒體,或雲真諦為戒體,或言願為戒體,無別無作。(中略)若因中別有頑善共為佛因,佛地亦別有此善共為佛果。當知,心為因果更無別法。二雲大小乘經論盡有無作,皆是實法。(中略)然此二釋舊所諍論,言無於理極會在文難愜,言有於理難安在文極便。’
由此可知,陳隋以前已有關於戒體有無的諍論;而智顗則承認戒體的存在,並以其為假色。
《四分律行事鈔》
道宣的《四分律行事鈔》卷中之一説別解脱戒以義推要,唯有二種,作及無作二戒,若單立作,則作休謝往時不能防非。又不可常作,故須無作,長時防非。若單立無作,則起無所從,即不可孤發,要賴作生。二法相藉不得立一。如薩婆多雲,若有淳重心,則身口無教(即無作),初一念色有身口。教(即作)及無教。第二念中唯有無教而無其教。涅盤雲,戒有二種,一者作戒,二者無作戒。是人唯具作戒不具無作,是故名為戒不具足。即如上論,以無淳重之心,不作奉行之意而不發戒。此亦承認無作之實有,即謂若無無作則不能長時防止身口之非。
按,‘無作’是新譯所謂的‘無表’,其由作禮乞戒等表業而發得,隨流亂不亂、有心無心四位,以及善惡無記三性,只要不捨戒,縱使起異緣心,在小乘是盡形壽隨逐而無所失,在大乘戒則是盡未來際隨逐而無所失。然關於此無作之體,諸説不同,説一切有部以其性為大種所造,攝於法處,為無見無對之實色。如《俱舍論》卷一雲(大正29·3a)︰‘無表雖以色業為性如有表業,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無表。’卷十三雲(大正29·70a)︰‘毗婆沙師説有實物名無表色,是我所宗。’《成實論》同樣説無作實存,但以其為非色非心之不相應行所攝。因此可知無作是非心而實存;又,色是惱壞相,無作中此相不可得,故非色性。道宣亦依此論主張非色非心説。
《四分律行事鈔》
《四分律行事鈔》卷中雲(大正40·52b)︰
‘非色者非塵大所成。以五義來證︰(一)色有形段方所,(二)色有十四、二十種別,(三)色可惱壞,(四)色是質礙,(五)色是五識所得。無作俱無此義,故知非色。言非心者,體非緣慮,故名非心。亦有五證︰(一)心是慮知,(二)心有明暗,(三)心通三性,(四)心有廣略,(五)心是報法。無作亦不具此,故以第三聚非色非心為體。’
但此非色非心説的解釋也有諸多説法,根據《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之一所述,《增輝記》主説非色非心是種子之義,即立種子為體;有人則謂非色非心即是細色,同彼有宗;而稱非色非塵大所成等,即簡粗色心而唯取細色之意;又有人説非色非心是以思種為體。又,經部及唯識家則遮無表色將之假立於‘思’之上。《俱舍論》卷十三舉經部之説,謂二表(身語的表業)殊勝思故,起思差別名為無表。《俱舍論光記》卷十三説若依經部,思種名戒。《成唯識論》卷一雲(大正31·4c)︰‘表既實無,無表寧實。然依思、願、善、惡分限假立無表,理亦無違。謂此或依發勝身語,善惡思種增長位立,或依定中止身語惡現行思立,故是假有。’
《大乘法苑義林章》
此外,《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説別解脱律儀及處中一分之無表,以善思種子上有防身語惡戒功能,及發身語善戒功能為體,其不律儀及處中一分之無表,以不善思種子上,有發身語不善功能,遮身語善戒功能為體。此上無表雖善惡不同,但皆依思種不同之功能而立。靜慮之無表,以法爾一切上二界十七地中之有漏定俱現行思上,有防欲界惡戒功能為體;無漏律儀,以法爾一切上地所有無漏道俱現行思上,能斷欲界諸犯戒非功能為體。又説無表是無所表示,故其體非色,但亦從所防所發假名為色。由此可知,唯識家認為別解脱之無表是于思之種子上所假立的,定道之無表是于思之現行上所假立的;又認為無表雖為非色,但從所防所發而假名為色。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濟緣記》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濟緣記》卷十六認為依圓教所説,系以種子為戒體,其文雲(卍續64·857下)︰‘戒是警意之緣也。(中略)欲了妄情須知妄業,故作法受還燻妄心,於本藏識成善種子,此戒體也。’此亦為種子戒體説,但與唯識家所立仍稍有不同。又,智顗以無作為假色,乃依據《雜阿毗曇心論》卷一之説,但二者意義不同。智認為戒是藉修德之因緣而發,故隨從所發以之為假色,然其性本具,所謂由具而起,常與具相即,故名性無作之假色。然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二雲(大正46·484b)︰‘大乘教門中,説戒從心起,即以善心為戒體。’《摩訶止觀》卷四(上)雲(大正46·36b)︰‘小乘明義,無作戒即是第三聚。大乘中,法鼓經但明色心無第三聚,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一雲(大正46·254b)︰‘大乘中雖以心性而為戒體,若發無作,亦依身口作戒而發,雖依身口,體必在心。’此即以心性為戒體。如是,天台一家雖分色、心戒體之説,但其中應以色法戒體為定準。
此外,真言密教以本有之淨菩提心為佛性三摩耶戒之戒體,乃與上述《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所説相同。凡秉聖法而發得無作之戒體,於念念剎那運運倍增而防非止惡,終將生未來之善果,此名為‘戒肥’;若犯戒而未至舍戒者,其勢用衰損,故稱之‘戒羸’。

戒體參考資料

《大乘義章》卷十;《四分律行事鈔》捲上之一;《授菩薩戒儀》;《芝園遺編》捲上;《釋氏要覽》捲上;《菩薩戒經疏注》卷二;《梵網經玄義》;《一心金剛戒體秘決》;《一心金剛戒體決》;《戒體即身成佛義》;《天台菩薩戒義疏見聞》卷三、卷四;《天台菩薩戒義記補接鈔》卷中(上);《菩薩戒會疏集註》卷二;《天台戒體訣》;《天台戒體明燈章》。

戒體文獻記載

《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
戒體 戒體
附錄:【戒體】《 佛學大詞典 》戒之體性。舊譯無作,新譯無表。指行者受戒後,於身所生防非止惡之功能。亦即對於戒法之信念與奉持戒法之意志。戒體雖由作禮乞戒等作用而生起,但發得之後,即不假造作,恆常相續,故稱無作;其外相不顯著,故稱無表。據智顗之菩薩戒義疏捲上載,陳隋以前即有戒體有無之諍論,智顗認其為有,視之為假色。(參閲‘戒體三種’2920、‘無作戒’5087)
《 佛學大詞典 》
【戒體三種】《 佛學大詞典 》防非止惡之功能(即戒體,又譯無作、無表),其性通於大小乘,古來有三種異説,即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一)色法:説一切有部認為戒體乃依四大而生之無見無對之實色,攝於色藴之中,稱無表業或無表色。如俱舍論卷十三所載(大二九·七○上):‘毗婆沙師説有實物,名無表色,是我所宗。’
(二)心法:經部、唯識宗之主張。謂受戒時有發動思之心所,由此心所之種子相續而生防非止惡之功能,故戒體雖依受戒時之表色而生,附以色名,然實為心法。如成唯識論卷一所載(大三一·四下):‘表既實無,無表寧實,然依思願善惡分限,假立無表,理亦無違。謂此或依發勝身語善惡思種增長位立,或依定中止身語惡行思立,故是假有。’蓋大乘唯識宗主張無表雖非色,但由其所防與所發,假名為色。又就別解脱戒而言,謂無表以思心所種子上之功能為體;若就道共戒與定共戒而言,則以現行之思為體。
(三)非色非心法:成實論之主張。謂戒體無形質,故非色;無緣慮,故非心。如成實論卷七無作品所載(大三二·二九○中):‘若人在不善、無記心,若無心,亦名持戒。(中略)無作法非心,今為是色,為是心不相應行。(中略)色是惱壞相,是無作中惱壞相不可得故,非色性。’道宣亦主此説,繫於四分律之當分,依準成實宗之所立,立非色非心之戒體。但道宣於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三複舉出南山圓宗之戒體説,即視四分律分通於大乘,而以藏識(真妄和合之現識)中熏習之善種子為戒體,此‘種子戒體説’實為道宣之正義。
此外,天台宗智顗大師於菩薩戒義疏捲上謂戒體為假色,但據其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二、摩訶止觀卷四上所載,則以心性為戒體。天台一家雖有色心戒體二説,但仍以色法戒體為定準。密教亦主張戒體為心法,以本有之淨菩提心為佛性三摩耶戒之戒體。[俱舍論卷一、俱舍論光記卷十三、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捲上一、卷中一、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一、大乘義章卷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末、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一、授菩薩戒儀、釋氏要覽捲上、梵網經玄義]
【無作戒】《 佛學大詞典 》無作,又作無教、無表。戒體有作戒、無作戒兩種。作戒,謂受戒時如法動作之身、口、意三業,即可見聞之業體;無作戒,謂依此時作戒之緣而生於身中不可見聞之業體。此業體初發之緣,雖由身口意之動作(即作戒),而一旦生起,則不假身口意之造作,而恆常相續,故稱為無作。作戒於身口意動作止息之時亦隨之而滅,無作戒則一生之中恆常相續,具有防非止惡之功能,故稱為無作戒體。此戒體對外境外緣而言,可防非止惡,如十戒、二百五十戒等。故特就能防之體,立此無作戒之名;就所防之外境外緣,則判別為二百五十等相。為發此無作戒,故行作戒。(參閲‘戒體三種’2920、‘無表色’5097)
【無表色】《 佛學大詞典 》梵語avijn~apti-ru^pa。又作無表業、無作色、假色。或單稱無表、無作、無教。為‘表色’、‘表業’之對稱。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即於身中恆轉相續,具有防非止惡或與之相反的障妨善德之功能,而又為不可見,且無障礙性之色法。此為小乘説一切有部之宗義,即認為無表色系以身業與口業為緣,生於吾人身內的一種無形色法;以其具有防非或妨善之功能,故以之為受戒之體;然因不顯於外,故稱無表;又以其乃身內之地、水、火、風等四大所生,故謂之色;然雖屬色法,卻不如其他色法之具有可見性、物質性、障礙性等。入阿毗達磨論捲上(大二八·九八一上):‘無表色者,謂能自表諸心心所轉變差別,故名為表;與彼同類而不能表,故名無表。’
又説一切有部以無表色皆由四大種所造,故為實色,含攝於十一種色之中。俱舍宗之看法類似,認為無表色系由四大種所造,以色業為性,故名為色;然非由‘極微’所成,無見無對,故與五根五境等之色法相異。成實家則以之為非色非心,攝於不相應行藴。經量部及大乘唯識家不認其為實有,於強勝之思的心所所發善惡表業而薰成之種子上假立。又菩薩瓔珞本業經等以心法為戒體,故不別立無表色。其他古來異説甚多。
據俱舍論卷十三、卷十四載,無表色之類別有三:與善心等起之無表色,稱為律儀,能遮滅惡戒之相續;與不善心等起之無表色,稱為不律儀,能遮滅善戒之相續;又非此二者,稱為非律儀非不律儀。
(一)律儀又可分為三種:(1)別解脱律儀,為欲界之戒,即由作禮乞戒之身表業、語表業所得之無表業,共有比丘、比丘尼、正學、勤策、勤策女、近事、近事女、近住等八種律儀。各以盡形壽或一日一夜為要期,隨僧伽等受得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因受戒之初剎那,表色、無表色各別棄捨諸惡,故稱別解脱,又稱根本業道;第二念以後,唯有無表色相似相續,故特稱為別解脱律儀或後起。俱舍論卷十四(大二九·七三上):‘謂受戒時,初表、無表,別別棄捨種種惡,故依初別舍義,立別解脱名,即於爾時所作究竟,依業暢義,立業道名;(中略)從第二念乃至未舍,不名別解脱,名別解律儀;不名業道,名為後起。’(2)靜慮律儀,為色界之戒,乃由靜慮地之心所得之無表色。(3)無漏律儀,即所謂之無漏戒,亦即已得‘無漏’之聖者所成就之無表色。上記三種律儀中,靜慮律儀與無漏律儀皆與心共生滅,故為隨心轉之戒。
(二)不律儀,又稱惡律儀,即生於不律儀之家,依其家法,行殺生等惡法時所生起之無表色;或生於餘家,為求活命,發殺生業等之誓心所生起之無表色。此種惡律儀具有妨善止善之作用。
(三)非律儀非不律儀,又稱處中,即非如律儀受‘五、八、十、具’等戒,亦非如不律儀以活命為要期而生惡戒,但由用或重行等而得之無表色,其體不生善或不善者。[大毗婆沙論卷一四○、俱舍論卷一、順正理論卷二、成實論卷八‘九業品’、品類足論卷一、大乘義章卷七]

戒體各派學説

説一切有部主張,戒體是一種無表色的色法,由身業與口業所形成。

戒體註釋

  1. 《大毗婆沙論》卷140:“問:何故戒體唯色?答:遮惡色故,又是身語業性故,身語二業色為體故。問:何故意業非戒?答:不能親遮惡戒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