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我與長指甲

鎖定
《我與長指甲》是由布魯斯·羅賓遜編導,理查德·格蘭特保爾·麥克蓋恩理查德·格雷弗斯等共同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講述了落魄潦倒的倫敦演員長指甲和“我”在數月間,為看到湖區的秀美風光而努力擺脱毒品、酗酒及墮落的故事 [1]  。該片於1987年6月19日在美國上映。
中文名
我與長指甲
外文名
Withnail and I、Withnail & I
其他譯名
長指甲與我
類    型
喜劇、劇情
製片地區
英國
導    演
布魯斯·羅賓遜
編    劇
布魯斯·羅賓遜
主    演
理查德·格蘭特
保爾·麥克蓋恩
理查德·格雷弗斯
片    長
107 分鐘
上映時間
1987年6月19日(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出品時間
1987年

我與長指甲劇情簡介

1969年倫敦,兩個處於“休眠期”(解僱的和沒有人僱傭的)的演員長指甲理查德·格蘭特飾)和“我”保爾·麥克蓋恩飾),寄生在一個潮濕、寒冷的環境中,那兒有洗盤子的工人、狂熱的藥販子和發瘋了的愛爾蘭人。 他們決定離開這個骯髒的地方到鄉下去,在長指甲叔叔蒙蒂理查德·格雷弗斯飾)家的小別墅裏過一段田園式的生活。 但是當他們到達那兒時,整天下着雨,沒有食物,就連他們基本的生存技能也不夠用。還好叔叔蒙蒂的到來,把他們遇到的麻煩都化解了。只不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蒙蒂似乎對“我”顯得過分熱情 [1] 

我與長指甲演職員表

我與長指甲演員表

我與長指甲職員表

製作人 喬治·哈里遜、Paul M. Heller、Lawrence Kirstein、Denis O'Brien、David Wimbury
導演 布魯斯·羅賓遜
副導演(助理) Peter Kohn、Kathy Sykes
編劇 布魯斯·羅賓遜
攝影 Peter Hannan
配樂 David Dundas、Rick Wentworth
剪輯 Alan Strachan
選角導演 Mary Selway
藝術指導 Michael Pickwoad
美術設計 Henry Harris
服裝設計 Andrea Galer
展開
(以上參考資料 [2] 

我與長指甲角色介紹

  • 長指甲
    演員 理查德·格蘭特

    從戲劇學校畢業後就一直處於失業狀態的演員,與“我”寄生在一個潮濕、寒冷的環境中,他們決定離開這個骯髒的地方到鄉下去,去叔叔蒙蒂的小別墅裏過一段田園式的生活。但是當他們到達那兒時,整天下着雨,沒有食物,就連他們基本的生存技能也不夠用。還好叔叔蒙蒂的到來,把他們遇到的麻煩都化解了。

  • 演員 保爾·麥克蓋恩

    從戲劇學校畢業後就一直處於失業狀態的演員,與“長指甲”寄生在一個潮濕、寒冷的環境中,他們決定離開這個骯髒的地方到鄉下長指甲叔叔蒙蒂的小別墅裏過一段田園式的生活。但是蒙蒂對“我”過度殷勤,以至於“我”徹夜難眠,生怕對方會對他做出什麼出格之事。

  • 蒙蒂
    演員 理查德·格雷弗斯

    長指甲的叔叔,住在鄉下的小別墅裏。在長指甲和“我”因為沒有食物,就連基本的生存技能也不夠用時,他回來了,把兩人遇到的麻煩都化解了。但他卻對“我”過度殷勤,以至於“我”徹夜難眠,生怕對方會對他做出什麼出格之事。

(以上參考資料 [1]  [3] 

我與長指甲幕後花絮

  • 影片由英國“手工影業”(Handmade Films Ltd.)製作,因為公司的老闆喬治·哈里森很喜歡布魯斯·羅賓遜的劇本。但“手工影業”其他高管不喜歡這部電影,他們想要一部“巨蟒劇團”風格的無厘頭電影。
  • “手工影業”給布魯斯·羅賓遜開了一英鎊的編劇費和八萬英鎊的導演費,但其中有三萬英鎊從沒進過布魯斯·羅賓遜的腰包,因為羅賓遜堅持要把兩位主角冒雨前往鄉下別墅的場景拍出來,但製片方覺得沒必要。最後,羅賓遜只好同意製片方從他的薪水中扣除這段戲的拍攝開支。
  • 雖然在片中飾演酒鬼,但理查德·格蘭特在現實生活中滴酒不沾,因為他對酒精過敏,他甚至不吸煙。
  • 丹尼爾·戴-劉易斯曾受邀出演“長指甲”,但他拒絕了。比爾·奈伊與肯尼思·布拉納曾為“長指甲”一角試鏡。
  • 在成為導演之前,布魯斯·羅賓遜是個演員,“我”在片中被蒙蒂叔叔勾搭的段落,很大程度上是源自布魯斯·羅賓遜在出演1968版《羅密歐與朱麗葉》時,被導演佛朗哥·澤菲雷裏勾搭的經歷。
  • 該片使用了吉米·亨德里克斯的兩首歌曲《沿着瞭望塔》和《巫毒小子》,這促使亨德里克斯的家人收回對歌曲的控制權,因為他們不想讓亨德里克斯總是和毒品文化聯繫在一起。
(以上參考資料 [3] 

我與長指甲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Handmade Films Ltd.(英國)
The Cannon Group Inc.(美國)
Cineplex-Odeon Films
發行公司
標準收藏(美國)
錨灣娛樂(美國)
Laurenfilm S.A.(西班牙)
Sunfilm Entertainment GmbH(德國)
Cineplex-Odeon Films
América Vídeo(巴西)
Paramount Home Entertainment(英國)
Park Circus(英國)
Handmade Films Ltd.(英國)
Umbrella Entertainment(澳大利亞)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美國
1987年3月27日(紐約導演和新片節)
美國
1987年6月19日
澳大利亞
1987年10月29日
意大利
1987年11月(都靈電影節)
瑞典
1988年2月5日
西班牙
1988年10月28日
法國
1989年2月8日
葡萄牙
1991年2月1日
英國
1996年2月2日(限定)
德國
1996年2月29日(電視首映)
澳大利亞
1996年10月17日
瑞士
1998年4月17日(蘇黎世)(限定)
希臘
2007年9月6日(限定)
美國
2010年4月17日(威斯康星電影節)
(以上參考資料 [4] 

我與長指甲影片評價

海報
海報(9張)
《我與長指甲》的歡鬧場面貫穿整部影片,令人過目難忘 [5]  。叛逆青年喜歡它,因為這是他們正在經歷的人生;成年男子喜歡它,因為他們能在這部電影中看到自己,不論是通過“我”還是“長指甲”。甚至女性觀眾也喜歡它,因為這部電影裏絲毫不存在大男子主義價值觀,有的只是兩個不得志青年的報團取暖。但歸根結底,《我與長指甲》是一次對青春的祭奠 [3]  (搜狐娛樂、《環球銀幕》評)
這部英國電影對那些想要醉醺醺地打發某個迷茫下午的人們來説具有特殊的地位。布魯斯·羅賓遜才氣橫溢的劇本讓片中人物魅力無窮。理查德·格蘭特迷人的表演裏全是痛苦和挫敗。最後的場景傷感至極, “我”終於得到了一份工作 , 被拋棄在傾盆大雨中的長指甲,手拿酒瓶,高聲朗誦着哈姆雷特,把自己比作困惑的籠中之狼。這樣動人的電影結局並不常見 [6] (《電影世界》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