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我城

鎖定
《我城》是2010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西西。
書    名
《我城》
作    者
西西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1月1日
頁    數
96 頁
定    價
26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63393633
字    數
140000
紙    張
膠版紙
版    次
1

我城內容簡介

中學畢業生阿果眼中的70年代香港,阿髪、悠悠、阿傻、麥快樂等草根百姓逛街、郊遊、搬家、求職、討生活的香港,西西以其“頑童體”的觀察帶人遊走各地,刻畫一代香港人的真實狀態,記錄當時諸多重要的歷史瞬間,其中寄託着青年的開放、進取和各種成長之潛力充滿可能性。 [1] 

我城編輯推薦

《我城》,西西傳誦三十餘年的出名鉅著,風格獨特,被認為是開創了香港本土城市文本的先河。《我城》發表三十週年時,香港報紙曾專門設紀念。

我城目錄摘要

我城第1部分

這是一個星期天。星期天和星期任何天一樣,循例會發生各式各樣的事,有的甚新鮮,有的仍然極為古老。這天,發生的是一件古老的事

我城第2部分

悠悠去散步的海港大廈是冬暖夏涼大廈,形狀如機場的海上跑道。它三面臨水,一邊連着陸地,臨水的場所,可以泊船,着陸的地面,伸展成廊,繁發着店。樓下的大堂,又喜歡展覽花道,擺些和古典吵嘴的桌椅,以及汽車。

我城第3部分

超級超級市場這個片集在最近一次全鎮電視節目收視率統計表上,排了最末的一名,因此,自下星期起,這個時間的電視片集,改為播映一出古典倫理純情歌唱劇集,名曰樊梨花.

我城第4部分

我把填完字的紙交還坐在黑板前面的人,他們合共兩個,兩個人的嘴巴都喜歡笑。這就是這間課室和別的課室不同的地方了。我記得的課室,黑板前面總是隻有一個人,而那個人又總是不喜歡笑。那個不喜歡笑的人,喜歡問大家問題。

我城第5部分

阿髪每天早上上學,下午一點放學回家,到了午後二時正,她已經坐在看得見一叢番石榴葉的窗子前面,打開了一本作業簿,取出電腦格子紙來填。她填一陣,削鉛筆。填一陣,又削鉛筆。阿髪本來有一隻肥錢豬,很胖,現在,因為一天到晚要錢豬送作業簿給自家,錢豬即不時大叫肚子餓了

我城第6部分

想了半天,麥快樂愈想愈不快樂,竟然説,不如不做人,做空氣算了。説時,真的把頭朝牆撞去。他一撞,卻撞着一串辣椒。有兩隻辣椒即時扁了,而且跑進了麥快樂的嘴巴里,辣椒好辣,辣得麥快樂眼淚都淌了下來。不過,辣椒卻把麥快樂的不快樂辣走了。

我城作者介紹

西西(1937-2022 [2]  ,原名張彥,廣東中山人。生於上海,1950年定居香港,畢業於葛量洪教育學院,曾任教職,又專事文學創作與研究,為香港《素葉文學》同人。著作極豐,出版有詩集、散文、長短篇小説等近三十種。1983年,短篇小説《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獲聯合報第八屆小説獎之聯副短篇小説推薦獎。1992年,她的長篇小説《哀悼乳房》名列台灣《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1999年,長篇小説《我城》被《亞洲週刊》評入二十世紀中文小説一百強。2005年,繼王安憶、陳映真之後獲世界華文文學獎,獲獎作品是長篇小説《飛氈》。2009年,《我的喬治亞》《看房子》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另,其最新散文集《縫熊志》被同行和廣大讀者譽為創意十足的生活趣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