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我和我的命

(梁曉聲著長篇小説)

鎖定
《我和我的命》是梁曉聲創作的長篇小説,首次出版於2020年12月。 [1] 
《我和我的命》書寫了一位80後深圳女孩在奮鬥中尋找愛情和友情,經受社會歷練和洗禮之後,重新感受親情的意義的故事。 [5]  該小説涉及家庭倫理、個體成長、女性奮鬥、疾病隱喻等多個主題,最終指向的乃是命運敍事。梁曉聲寫出了命運之不可違不可抗的定數,也寫出了人其實是可以逆天改命的。而改變這一切的,其實就是奮鬥。 [6] 
作品名稱
我和我的命
作    者
梁曉聲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字    數
305千字
首版時間
2020年12月

我和我的命內容簡介

《我和我的命》刻畫了一個80後女孩的成長史——她是養父養母眼裏的“小公主”,親生父母眼裏的“搖錢樹”。她曾被遺棄,但面對血緣親情,她有抱怨卻不能決裂,有委屈卻放不下責任。她在奮鬥中尋找愛情和友情,被社會歷練和洗禮之後,也開始重新感受親情的意義。她和千千萬萬的普通青年一樣,用城市奮鬥扛起家庭的責任,面對故鄉貴州,這個女孩也以親情扶貧的方式反哺家鄉。 [4]  該小説在波譎雲詭的時代變遷中,寫下生而為人的尊嚴與偉大,寫出世道人心、生命可貴、人間温暖,並深刻探討了女性成長的話題。“命運”之於人的一生,似乎起着難以違逆的作用,作家不僅探討了“命運”母題,更寫出了人利用奮鬥、自修、自悟,從而改變命運的強大力量。 [7] 

我和我的命人物介紹

“我”(方婉之)
“我”是80後,出生在貴州山區,因是女孩兒被父母遺棄,卻因禍得福,從農家到了知識分子家庭。原生家庭的改變,讓“我”的命運走向變得複雜起來。長大後,“我”無法承受養母去世、養父要再婚、親姐姐和姐夫接二連三地親情“脅迫”,從大學退學,到深圳摸爬滾打,卻無意中成了深圳改革開放的參與者和見證人,見證了各種令人啼笑皆非的傳奇。“我”在深圳找到了愛情,收穫了友情,感悟到了親情,然而,命運卻要“我”交出不到四十歲的生命。與此同時,原生家庭的親情綁架從未停止,生活在底層的親人對“我”提出各種要求,“我”固然也憤怒無奈,卻總是不能袖手旁觀。 [10] 

我和我的命作品鑑賞

梁曉聲的《我和我的命》是一部典型的命運敍事小説。該小説涉及家庭倫理、個體成長、女性奮鬥、疾病隱喻等多個主題,最終指向的乃是命運敍事。個體的命運包含着多個方面,如原生家庭、血緣親情、社會關係、自身修養、奮鬥打拼等。作品關於命運的書寫既有天命不可違的無奈,還有通過個體奮鬥與命運抗爭並最終逆天改命的信念。個體的努力奮鬥是逆天改命有力的武器,這是小説的敍事核心。在命運書寫之餘,梁曉聲其實更多是在書寫奮鬥者的故事,將個體的成長奮鬥與命運敍事結合起來,開啓了一種全新的勵志故事書寫模式。
關於命運有什麼樣的內涵和所指,作家借小説人物之口有所交代。養母曾對方婉之講過,人有三命,“一是父母給的……曰天命;二是由自己在生活中的經歷所決定的,曰實命;三是文化給的,曰自修命。”命有三種含義,天命、實命、自修命,其實作家很明顯有所側重,作品傳達出了明確的價值取向,實命、修命是可以扭轉天命的,人的奮鬥則是改變天命定數的途徑。小説關於命運的表達有多種取向,比如在疾病面前,就有一些宿命論的味道,隱約中正是日常行善的經歷,才有疾病的治癒;又比如,有與命運抗爭的故事,自然也有向命運的屈服,這主要從何家另外兩個姊妹那裏體現出來。
梁曉聲寫出了命運之不可違不可抗的定數,也寫出了人其實是可以逆天改命的。而改變這一切的,其實就是奮鬥。因此,該小説又成為了一部80後的奮鬥史。小説開篇詳盡書寫了方婉之出身前後的種種事件,將其80後的身份凸顯出來,有清晰的時代背景和明確的地理區位。小説以大量的篇幅在書寫她的奮鬥歷程,方婉之從底層幹起,做幫廚、下車間、開超市、到公司打工,方婉之不卑不亢,讓平凡普通的個體實現了自我價值,即使是最後患癌,也成了勵志的“抗癌明星”。另一位主人公李娟也具有與她相同的品格,兩人因此互相幫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作品總體上是用具有理想化色彩的筆墨來書寫奮鬥和成功故事的。以方婉之為代表的奮鬥者們沒有不擇手段,沒有過分依靠父輩的社會資源,沒有放棄其他親情、友情、愛情等珍貴的東西。與此相對的,則是很多為了成功不擇手段人們的經歷,比如小説中就寫到了出賣身體換取生存的女性,她們向自己的天命投降了,當然,最後命運也並沒有厚待她們。總而言之,方婉之和李娟這樣的奮鬥者不是一味追求成功,而是在履行了自己的使命之後,迎來了命運之神的眷顧。
梁曉聲因“知青文學”成名,卻並未止步於“知青文學”,其一直保持與時代同步。其坦言寫作《我和我的命》最初的動機,是發現改革開放以後,上蒼似乎有意識地、分批次地讓某些貧困家庭選送出“責任的種子”,當這些子女長大之後就成為這個家庭的責任成員,他們能撐起那樣一些貧困家庭的屋頂。正是對這一羣體的關注,才有了這樣的文學呈現。更進一步來講,當人們聯繫起部分青年羣體中間流行的亞文化以及“拼爹”“啃老”現象時,人們就更加明白作家的這番苦心。命運並不僅僅是天註定,而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奮鬥改命的,這種激勵,無論處在什麼年代,都是不可缺少的。 [6] 

我和我的命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1年1月24日,該小説入選《中華讀書報》“2021開年值得關注的文學和少兒圖書40種”。 [3] 
2021年12月,該小説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年度20大好書。 [8] 

我和我的命作品評價

《我和我的命》書寫了一位普通80後女性從貴州到深圳的個人命運和奮鬥史,堪稱《人世間》的濃縮精華2.0版。二十幾萬字的“小體量”長篇,人物鮮活,生活感強,寫盡世道人心,寫盡活着艱難,更寫盡生命可貴、人間温暖。新華網評) [11] 
《我和我的命》以真摯的情懷,關心平民的生活形態,關注人生與命運的糾葛,更關注家庭的生存狀態。作家以細膩的筆鋒、高超的創作技巧、厚重的生活積澱,把小人物的人生命運描寫得真實而有質感,彷彿這樣的故事就發生在人們身邊。(《河北日報》評) [9] 

我和我的命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我和我的命》
2020年12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9787020169078 [1] 

我和我的命作者簡介

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創作出版過大量有影響的小説、散文、隨筆及影視作品。現為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他的創作風格頗具特色,可歸納為:現實主義的英雄化風格、現實主義的平民化風格、現實主義的寓言化風格。代表作有《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年輪》《知青》等,創作小説、散文、雜文等1600餘萬字。其中《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親》曾獲全國短篇小説獎,《今夜有暴風雨》曾獲全國中篇小説獎,《雙琴祭》曾獲《小説月報》百花獎。2019年憑藉《人世間》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