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姓

鎖定
成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15位。在中國並不是一個常見的姓氏,但也是中國較為古老的姓氏之一。成姓起源有八個説法:成姓來自封地,以國名為姓氏;成姓來自容成氏後裔;成姓來自成虎的後代;成姓來自宋成公的後裔;成姓來自郤犨的封地;成姓來自匈奴族漢化改姓;成姓來自滿族漢化改姓;成姓來自其他少數民族漢化改姓。
中文名
成姓
外文名
cheng
類    別
中國姓氏
源流一
出自姬姓
源流二
出自封地名
源流三
出自羋姓
源流四
少數民族改姓
相關史籍
《通志·氏族略》《辭源
得姓始祖
成叔武

成姓基本介紹

成(成、郕,讀音作chéng[ㄔㄥˊ])

成姓歷史發展

成姓姓氏來源

成郕
成(郕)氏有兩支,一支源於姬姓,周初,周文王嫡七子,姬叔武,封地郕國(今山東省寧陽縣汶上縣北部一帶)。伯爵,謂郕叔武。郕叔武的後代以成為氏。
一支源於羋姓,西周末年的戰國時代,楚國君羋熊儀尊號若敖,他的庶出子孫稱為若敖氏。到楚成王羋熊惲(又名髡、頵)時,有名將成得臣,是若敖的兒子鬥伯比的第三子,以父字稱為成氏。成得臣善於治軍統兵,作戰勇猛,為楚國立過很多戰功,一直做到楚國令尹。後來由於他久勝而剛愎自用,在著名的晉楚城濮之戰中,被晉軍打敗,楚王知道後怒而不饒,派使者上前線,成得臣因羞愧而撥劍自刎,等楚王聽從人勸告,念其勇武及往日功勳,想饒其敗軍之罪時,但在使者再到軍中時,成得臣已自刎了。他的兒子成大心也是楚國名將。
成(chéng)姓源出有:
  •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弟的封地郕,屬於以國名為氏。姬姓氏族以郕地之名為姓氏的,有兩個很有意思的幾乎同時的分支,在姓氏形成上獨一無二:
⑴.起源於今山東寧陽。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與《辭源》記載,西周初年,周武王姬發封其弟、周文王第七子叔武於郕(今山東寧陽),叔武在郕建立了郕國,叔武勤政愛民。
文公三傳至僖公。齊僖公先後與鄭莊公魯隱公結盟,得到兩國幫助,在其後十數年間齊僖公先後主持與多國會盟,平定宋、衞與鄭三國之間的鬥爭。齊國與盟國鄭、魯以宋殤公不向周天子朝覲而討伐宋國、周天子平定許國逼使許莊公出走,立其弟許桓公為國君、平定宋國華督之亂。前706年,齊僖公又在鄭國公子忽幫助下打敗狄戎,但是因贈送禮物給各盟國時,魯、鄭交惡,於前702年,齊國在鄭國要求下聯鄭伐魯。前699年,又應宋國要求,聯合宋、衞、燕三國討伐鄭國,齊國遂形成一個小霸之局面。到了僖公之子襄公在位時,國力更強。在前690年,降服紀國。前686年,齊國又與魯國討伐郕國,遂使郕國降齊,其後代遂以國名為姓氏,後有的去邑為成氏。
成姓 成姓
⑵.起源於今河南範縣西濮城北。幾乎在與叔武封地的同時,周武王又將另一個王族季戴,也分封在另一個郕邑(今河南範縣濮城)。季戴也在自己的郕邑建立了郕國。季戴郕國沒有叔武的郕國命運好,早在叔武的郕國滅亡三十二年前的周桓王姬林二年(公元前718年),這個郕國即被衞宣公姬晉所滅,其後代以國名為姓氏,其中就有人去邑為成氏,世代相傳至今。
成氏族人大多尊奉成叔武為得姓始祖。
  • 源流二
源於容成氏,出自遠古帝王容成氏世系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在史籍《姓氏詞典》中引《新纂氏族箋釋》註釋:“容姓出自大容氏。”大容氏部落後派生出容成氏族,即傳説中的大容氏“生”容氏。在典籍《莊子·胠篋》中記載:“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慄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
後世所明確記載的容成氏,當以大禹為主要代表,是源出姒姓的一支族人,世代相傳,經久不衰,名人輩出,其後裔子孫分衍多多,姓氏繁複,但最早的成氏、容氏、庸氏,當出此族源。
  • 源流三
成姓 成姓
源於羋姓,出自楚國君主若敖之子成虎,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千家姓查源》記載,春秋時期,楚國君主若敖有個兒子名叫熊成虎,是楚國大夫。
在熊成虎的子孫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成氏,世代相傳至今。
  • 源流四
源於匈奴族,出自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北涼錄》中的記載,在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公元前140~前88年),南匈奴屠格部族多次被大將軍衞青擊敗,俘虜被送入中原地區分散居住,其中即有按漢俗改漢姓為成氏者,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 源流五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成佳氏,亦稱程佳氏、承佳氏,滿語為Ceng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蘇完(今吉林雙陽河流域),後多冠漢姓為成氏、程氏、承氏等。
⑵.滿族成尼氏,亦稱承吉氏、瓜吉氏,滿語為Cengni Hala,世居遼陽(今遼寧遼陽),後多冠漢姓為程氏。 [1] 
  • 源流六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成公之後裔,屬於以先祖諡號為氏。 在史籍《姓纂》中記載:“宋微子之後有成氏。”春秋時期,宋國著名的“愚仁”君主宋襄公子茲父有個兒子,名王臣,史稱公子王臣。周襄王姬鄭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宋襄公逝世,公子王臣繼位,是為宋成公。周襄王十九年(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羋頵(熊惲)派令尹子玉率楚軍討伐宋國,宋軍抵擋不住,宋成公緊急向晉國求救。晉文公姬重耳並沒有直接與楚軍衝突,而是以大軍遠攻當時楚國的盟友曹國、衞國,令尹子玉連忙從宋國撤兵去援救曹、衞兩國,宋圍遂解。宋成公在位十七年,於周襄王三十二年(公元前620年)逝世。繼位的宋昭公子杵臼給父親上的諡號為“成”。
在宋成公的庶支子孫中,多有以先祖諡號為姓氏者,稱成氏,世代相傳至今。
  • 源流七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郤犨的封地,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春秋時期,晉國“三郤”之一的大夫郤犨的食邑於苦地(今山西解縣、安邑之間),號稱苦成子、苦成叔、苦成叔子。
在郤犨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號為姓氏,稱苦成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成氏、苦氏。
  • 源流八
鮮卑族,成律歸。
  • 源流九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書記載,宋朝時期的南蠻中即有成氏,到了明朝時期,雲南廣通縣回蹬關有巡檢司土巡檢就叫成青可,在清朝時期嶺夷鹽井溪夷人姓成……等等,當為中央王朝在推行改土歸流的運動中,被改為成氏。
另外,今蒙古族、滿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成氏族人分佈。

成姓得姓始祖

成叔武、季戴、熊成虎、子王臣、郤犨。

成姓遷徙分佈

成氏來源繁雜,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羣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一十五位,人口一百十五萬餘,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73%左右。
據有關資料所載,其成氏族羣的來源約有十一支,除了上面已述八個淵源之外,還有遠古部落首領燧人氏時的名臣成博,顓頊時名臣成邑,同時期三苗中的成駒,其後均有可能稱成氏,由於本書還未找到史證,因此暫未列入姓氏淵源之中。
春秋戰國時期,東周國都(今河南洛陽)附近、秦(今陝西)、晉(今山西)、齊(今山東)、吳(今江蘇)、楚(今湖北)等國有成愆、成回、成差、成蟲喬、成連、成太心等人,血統溯源也各自獨立,互不統屬。顯然,成氏枝脈眾多,是造成成氏族人在秦、漢以前即分佈廣泛的主要原因。
兩漢之際,成氏族人見諸史冊者達數十人,多為仕宦者,其中以開陵侯成娩家族最為顯赫,其子孫襲爵,綿延福澤。
魏、晉、南北朝時期,成氏族人在今河北懷來、河南濮陽一帶形成大的聚落,並最終昌盛為成氏上谷郡望和東郡郡望,其不但族大人眾,人丁興旺,而且名人輩出,代有顯達。這一時期的成氏族人不但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廣大省份,而且已有成氏族人進入甘肅,或南下江東。如范陽人(今北京)成景儁為報殺父之仇而進入南朝梁,後得到梁皇帝的賞識而入仕,並定居今江蘇南京。
隋、唐至五代十國時,成氏族人在南方已播遷到了今江西、浙江、四川、湖南等地。連祖國南端的廣東省已有成氏人家。
宋、元之際,成氏族人可以説遍佈祖國大江南北了。明初,山西成氏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南、河北等地。
清朝中葉以後,成氏族人不但遍及大江南北、黃河上下,而且可以説遍佈長城內外了。
如今,成氏族人在全國分佈廣泛,尤以湖南省為多,約佔全國成氏人口的40%以上。

成姓姓氏文化

成姓郡望堂號

郡望
東 郡:東郡始建於秦始皇五年(庚申,公元前242年),取原魏國之地置東郡,包括河北大名府、山東東昌府、及長清縣以西一帶地區。
弘農郡:弘農郡始建於西漢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農縣(今河南靈寶函谷關城),其時轄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內鄉以西、宜陽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陝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華山以南的地區。
上谷郡:戰國時期,趙國公子嘉自立為代王,駐軍上谷。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國滅趙國後置上谷郡,治所沮陽(今河北懷來),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西北部一帶地區。
堂號
東郡堂:以望立堂。
弘農堂:以望立堂。
上谷堂:以望立堂。
永敬堂:春秋時期,成回是孔子的再傳弟子。直接拜子路為師。成回處世接物永遠保持恭敬。子路問他,他説:“人為善者少,為讒者多。行年七十歲時常恐行節之虧,是以恭敬待大命。”子路點頭説:“你真是君子啊!”

成姓世家

上谷世家,也是成姓家族由來已久的世家。在潮汕地區,大部分成姓宗祠的門第都是寫着上谷世家。 [1] 

成姓家譜文獻

吉林成氏家譜十篇,(清)成榮泰纂,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吉林省吉林市圖書館(複印件)。
江蘇寶應成氏族譜圖系,(清)成心存等修,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興化成氏族譜三卷,(民國)成文彬續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排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江蘇興化市檔案館、吉林大學圖書館、哈爾濱師範大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
浙江上虞古虜金成氏宗譜四卷,(民國)成彩桃等纂,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德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南開大學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
湖北新洲成氏宗譜三卷,(民國)成郎先續修,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不全。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縣新街鄉。
湖南寧鄉成氏續修族譜二十四卷,首二卷,(清)成佑菴修,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上谷堂木刻活字印本, 今僅存卷首、第一~二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寧鄉成氏四修族譜,末一卷,(民國)成應瓏纂,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鉛印本, 今僅存第十二~十五卷、第十六卷下冊、第二十二~二十五卷,卷末。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鄉成氏三修族譜二十六卷,首二卷,著者待考,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湖南寧鄉成氏三修族譜二十四卷,卷首上、下冊,著者待考,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寧鄉成氏三修族譜三十四卷,錄二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上谷堂木刻活字印本重刊二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湘鄉成氏三修族譜二十六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敬愛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成姓字輩排行

  • 雲貴川德公後裔(良、恩、仕)成氏字輩:“世可嘉登明;玉大德仁文;永紹聯忠信;長(恆)發建功勳;麒昌先盛代;麟瑞繼朗聲;松雲欽師保;筠心賢孝倫;勤樸超詩苑;紫輝耀俊英;沛儒抒鴻彥;傑善桂馥庚;經緯馳正道;浩翰適鵬鯤;重義熹隆遠;霄寰俱泰騰;”
  • 湖南湘鄉成氏字輩:“華世庚千萬慶楚志必單伯宗廷子文光單人倫為達道希聖本華世庚千萬子楚志嗣單永仲添萬元,奇國人倫為達道希聖本華世庚千萬子楚志嗣單永仲忝萬興奇國人倫為達道希聖本詩書經濟遠敦厚澤綿長作述期能繼芳名後代所”。
  • 湖南雙峯成氏字輩:“華世庚千萬德思則允海仲仁興應尚魁立人倫為達道希聖本詩書經濟遠作序期能繼芳名永代揚”。
  • 湖南婁底成氏字輩:“華世庚千萬德思則允海仲仁興應尚魁立人倫為達道希聖本詩書經濟遠忠厚財綿長作序期能繼芳名永代揚”。
  • 湖南郴州桂陽系成氏字輩:“頌揚景明運 鴻禧兆泰亨 偉烈輝前緒 厚福裕嗣生 作俅綿載錫 繼述本欽崇 蘭桂蓮芳廣 詩書積慶新 公德一源清 家聲紹俊英 才高昭國瑞 學富著賢名 敬守先人澤 定增上代榮 逢時光盛治 宣哲孝忠貞”。
  • 江蘇蘇州成氏字輩:“閔惠求耀珍率允裕昂敬戒萬千學伍慶秀觀真孟”。
  • 江蘇興化成甫族二十世起成氏字輩:”觀而乃榮本,韶華永芳澤,良材為棟宗,天道錫恆昌“。
  • 山東廣饒大碼頭成氏字輩:“雲、汝、學、振、興”。
  • 山東菏澤成氏字輩:“鳳士傳兆廣洪福記己長”。
  • 山東青島鰲山成氏20字輩:立玉方存貴 傳家克發祥 紹先崇孝志 道德啓元昌
  • 山東汶上成氏字輩:“學廷修邦章,作文恩廣兆,德義祥緒久,田家慶有豐,道忠世春華,泰昌會運興,尚高瑞方遠,良居吉存盛,理孝紀廉榮,開鳴殿科昇。”
  • 遼寧撫順、朝陽成氏字輩:“安鳳國萬賀”。
  • 四川安嶽成氏字輩:“光宗永世耀朝廷代有拔”。
  • 四川雅安成氏字輩:“天洪希尚志”。
  • 河南焦作修武成氏字輩:“元國世保中”。
  • 陝西安康漢陰縣成氏字輩:“文朝廷顯典章家傳讀書光忠孝能紹繼仁義代永長”
  • 安徽蚌埠市成氏字輩:“永守祖德,為懷國長。傳家乃正,立世恆良。同心繼業,元貞榮光。啓文建武,鴻志凌翔”。
  • 湖北隨州一帶成氏字輩:”天立有本,守理存仁,榮華富貴,永傳家聲“。

成姓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 南陽惠政;東郡才郎:上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弘農人成瑨,字幼平,舉孝廉,桓帝時任南陽太守,遏制豪強,褒善糾違,整肅朝府,多有惠政。下聯典指晉朝時期的白馬人成公綏,字子安,性情寡慾,不營資產,雖家貧、年荒,仍從容瀟灑。年輕時就有俊才,善寫詞賦,被張華薦為太常,後歷官博士、中書郎。常與張華同時受詔作詩、寫賦,又與賈充等人蔘與修訂法律,著有詩、賦、雜筆十餘卷。
  • 上谷門第;君子家聲:全聯典指春秋時期的成回,為子路的弟子。學於子路,恭敬不已,子路稱其為“君子”。
  • 楚卿衍緒;郕叔分支:上聯典指春秋時楚國人成大心,楚卿得臣之子,嗣父為令尹。下聯典指周文王第五子郕叔武封於郕,其後以國為氏,後去邑作成氏。
  • 南陽惠政;東郡才郎:上聯典指東晉時期的成瑨,桓帝時為南陽太守,政威嚴,施惠玫。下聯典指晉朝時期的成公綏,少有俊才,詞賦甚麗。
五言通用聯
  • 一情授琴手;三難為帝師:上聯典指春秋時期的名琴師成連。伯牙嘗從學琴,三年而成,於精神志未能專一,成連雲:“吾師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遂與俱至蓬萊山,曰:“吾將迎吾師。”刺船而去,旬時不返。但聞海水汨沒奔澌之聲。山林窅冥,羣鳥悲號。愴然嘆曰:“先生將移我情。”乃授琴歌之。曲終,成連刺船還。伯牙遂為天下妙手。下聯典指西漢朝時期的名士成公,他自隱姓名,常讀經書,不交世利,為世所高。成帝出遊問之,三難成帝,不為所屈,成帝歎服,派官員向他請教,授《政事》十二篇。
  • 白雲棲晚樹;流水界秋田:此聯為元朝時期的詩人成廷珪《賦林泉民》詩句聯。
  • 門迎白塔寺;春滿黃金台:此聯為清末民初的詩人成多祿(公元1864~1928年)自題春聯。成多祿,字竹山,號澹堪,吉林人。光緒拔貢,任綏化知府。晚年任北京圖書館副館長。精於律詩及聯語,有《澹堪聯語》(已佚)。近人整理的《成多祿集》中收錄聯語百餘副。
  • 巷口萬松塔;橋西一草堂:此聯為清末民初詩人成多祿自題聯春聯。
六言通用聯
  • 博士詩賦十卷;在儒算術九章:下聯典指晉朝時期的中書郎成公綏,字子安,白馬人。少有俊才,詞賦甚麗。薦之太常,徵為博士,官至中書郎。有詩賦雜筆十餘卷。下聯典指後魏名士成公興,字廣明,膠東人。為太武時大儒,山居隱跡。時算生博士殷紹從求《九章要術》。
七言通用聯
  • 靛花深染青綾被;雲葉新裁紫綺裘:此聯為元朝時期的詩人成廷珪《送餘廷心翰林應奉》詩句聯。
十一言通用聯
  • 燮理陰陽,佐黃帝相才獨美;修築城堡,法孔明禦敵兩頒:上聯典指古代傳説名人成博的事典。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永州太守成無玷,武康人。第進士後為江山令,繼授刪定官。紹興初,金人犯順,呂頤浩薦守永州,兼鄂嶽安撫使,修築城堡,教閲士伍,效孔明禦敵之法,時多論之。

成姓姓氏名人

成公:漢朝的學者,自己隱去姓名,常誦經,不交世利,世人稱為成公。
成遵:字誼叔,元朝穰(今河南鄧州市)人,元統進士,授翰林國史編修官,拜監察御史。
成無己(約1063——1156年),山東省茌平縣人,中國金代醫學家。
成無己 成無己
成連: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他的高足之一就是人們熟悉的伯牙,伯牙跟隨成連學琴3年而成為天下妙手。
成得臣:字子玉,春秋時代楚國的名將,官拜令尹(相當於宰相)。
成宜:(?—211年),東漢末年涼州軍閥之一,從合馬超韓遂等共十部勢力起兵反抗曹操。
成廉:東漢末年,呂布親近驍將,正史中其勇猛被譽為驍將。在小説《三國演義》中,是呂布手下的八健將之一,並不出彩,隨呂布對戰曹操的戰鬥中被樂進射殺。
成玄英:著名的道教學者,號“西華法師”,曾注《莊子》一書(即《南華真經註疏》),另著有《道德經義疏》。
成基命,明代官員。 [4] 
成兆才(1874-1929),評劇鼻祖。字捷三,藝名東來順,河北省灤南縣人。
成剛(1903-1964)國民黨陸軍中將。湖南寧鄉人。
成本華(1914年-1938年)安徽和縣人,著名抗日英雄。
成 崎:女,1932年9月生,江蘇興化人。1952年畢業於紹興衞校,省衞生廳師資 培訓班。浙江醫大進修。曾任紹興衞生學校教師,杭州市第一民醫院實習生總帶教,杭州市 護理質控中心顧問,業餘擔任杭州市CIS學會理事。
成波平:男,1931年7月生,山西霍州人。福州市政協原秘書長,1945年參加工 作,曾任區專、區委書記、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縣委副書記,地委宣傳科長、宣傳部長、統 戰部長、市政協秘書長等。
成舍我(1898年8月28日-1991年4月1日),曾任上海《大公報》編輯,主辦過《世界日報》,後在台北創立世界新聞專門學校,自任校長。成仿吾則是中共著名的理論家,早期創造社的主將,與當時的郭沫若齊名。
成仿吾(1897年8月24日-1984年5月17日),中共著名的理論家,早期創造社的主將,與當時的郭沫若齊名。
成思危(1935年6月11日—2015年7月12日 ),湖南湘鄉人,民建成員,第九、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主席。
成眾志:1921年8月生,湖南湘鄉人。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成建新:浙江義烏人,南美洲智利華僑,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副會長、中南美洲和平統一促進會秘書長、智利浙江商會名譽會長、拉丁美洲華人藝術團團長、智利華商總會副會長等。
成英姝:台灣知名女作家。
成奎安:香港電影演員。
成偉:北京博韻通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成大鋒:酒美網副總裁 [2] 凡客誠品前技術總監。 [3] 
成濟安(?-1952)原名國屏,別名惜依,湖南省湘鄉市蘇坡鄉白石村人。中將。
成光耀:(1895-) 湖南寧鄉人,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曾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二軍第五師副師長,第四十二軍第五十師師長。後任國民政府中央訓練團教育研究委員會中將委員。中將。
成 慎中將(1880—1921),字緘三,河南省商丘縣謝集鄉朱莊寨人。 1917年4月26日授陸軍中將。
成炳榮少將(?一1918)。(又名成可權)字星平,湖北荊門人。日本士官第六期工兵科畢業。清末以秀才從軍,參加武昌起義,任民軍第三協統領,反攻漢口,配合不力,被撤職。後去浙江任督署少將參議,浙江陸軍同袍社編輯。
成 恍中將:1916年10月21日授陸軍少將加中將銜。
成維靖少將:字逸庵,山東恆台人。1908年2月陸軍大學第一期騎科畢業。1912年6月任陸軍混成補充隊第一標第一營管帶,9月任陸軍第二師第三旅第五團第三營營長。 1923年3月23日,晉任陸軍少將。
成侁少將:別號畏不,又號畏可,1890年出生於湖南省寧鄉縣。湖南陸軍小學堂、武昌陸軍第三中學畢業。1912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步兵科學習,1913年10月因參加“二次革命”被北京政府陸軍部開除學籍。後入湖南陸軍任職。歷任建國湘軍總司令部高級參謀等職。1925年1月,成侁任湖南省漢壽縣縣長。1930年10月7日,成侁任首都衞戍司令部(司令谷正綱)參謀長。1931年,成侁任安徽省壽縣縣長。1932後6月25日,成侁任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事參議院參議。1935年12月,成侁考入陸軍大學正則班第十四期學習,1938年7月畢業。1936年2月7日,成侁晉升陸軍少將。1945年11月,成侁退為備役。
成鐵俠少將:(1900-1970),字百鍊,湖南寧遠冷水人。1922年投入唐生智旅,參加過護法戰爭、北伐戰爭,加入中國國民黨。在國民黨部隊歷任連長、營長、旅長等職,抗日戰爭爆發後,卧底汪偽政權。抗戰勝利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鐵俠先後任湖南省軍區高級參謀、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未就職)、零陵專區土改委員會委員、湘南行署民政處副處長、衡陽專署副專員等職。成鐵俠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0年1月30日,成鐵俠病逝,終年70歲。1979年2月為其平反昭雪。
成希超少將:1911年出生於湖南省湘鄉市。中央陸軍軍官軍校軍官第五期步科、國防部情報軍官訓練班高級情報軍官隊和副官學校特別班畢業。蔣介石在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裏,任命戴笠、成希超等數十人為少校侍從副官和聯絡參謀,他們直接向蔣介石個人負責。成希超歷任別動軍總司令部總務處長。1951年,成希超被轉往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同年8月23日,成希超在北京病逝,終年40歲。
成嘯松少將(1903-1952),湖南湘鄉人。曾入湘軍充任軍需。1924年5月由鄧演達(軍校教練部副主任)、介紹加入國民黨。同月由潘石堅(時任西路討賊軍第六師二十一團營長)、謝重藩介紹報考黃埔軍校,編入第一期第三隊學習。畢業後歷任國民革命軍團長、副旅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六戰區第二補充兵訓練處處長,南嶽第二十七軍官總隊少將大隊長,訓練處處長。1946年初任國防部預備師師長。同年退役。
成瑤圃少將:湖南寧鄉人。生於1872年,歿於1948年。他早年留學日本法政大學,歷任廣西高等審判廳刑庭長,湖湘法政學校校長,長沙審判廳廳長,武昌審判廳廳長,湖北應城縣知事,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軍法處主任,湖北宜昌禁煙局秘書長。編著《刑法》、《憲法》二書。1918年4月9日授陸軍少將。1937年辭公職回寧鄉三仙坳,先後為首創辦靳江中學(寧鄉四中前身)、梅湖學校(三仙坳中學前身)、湘寧學校(三仙坳中心小學前身)。辦學惠及鄉鄰,精神延綿後世,德行廣傳梓里。
成於念少將:山西上黨人,國民黨第105軍參謀長,少將軍銜。1948年12月24日平津戰場被俘。
成雲鵬少將:祖籍湖南,台灣陸軍少將。生於1949年,現任台灣國防部副司長。
成君憶:管理學專家。中國管理文學的開創者。
成長青:湖南人,後移民加拿大。主要負責渣打銀行向中國企業客户提供商業銀行及投資銀行產品和服務,涉及到收購與兼併、資金和現金管理、貿易及項目融資等總多廣泛領域。
成昌傑,江蘇省連雲港市人,射箭殘疾人運動員。
成文山(1929-2008),湖南寧鄉人。原湖南大學教授、校長。
成鈞空軍中將(1911年6月19日-1988年8月6日),原名成本興,又名成本新,成本鑫,湖北省荊州石首縣成家咀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並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成少甫少將(1917-1979),河南省商城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成守亮少將: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0年4月任總參謀部防化兵部政委、1992年11月任總參謀部兵種部政委。
成自龍少將:江蘇鹽城市鹽都區學富人,1959年畢業於鹽城中學,1964年考入復旦大學生物學系,畢業分配至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航空生理研究所,從事飛行員航空救生醫學工程研究,1968年調入國防科工委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從事航天救生醫學工程研究,1992年參加執行載人航天救生工程,任中國載人航天救生部主任,航天英雄楊利偉等航天員的老師,成功地主持了我國載人航天救生工程,多次受到國家和部隊的表彰。
成沖霄大校(1917~1991),河北永年縣人。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
成建軍:又名成勤,湖北省通山縣人。紅軍。
成心德:教授。江蘇泰興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