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都鱲

鎖定
成都鱲,Opsariichthys chengtui (Kimura, 1934),屬鯉形目,鯝科,鱲亞科 馬口鱲屬的一種魚類。英文名: Chengdu chub,俗名: 鱲魚、雙尾子。一種生活在河流的小支流、小河道及小溪流中的魚類。分佈區窄,僅發現於四川省成都及彭州市附近的水體中。
中文名
成都鱲
拉丁學名
Opsariichthys chengtui (Kimura, 1934)
別    名
桃花魚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鯉形目
亞    目
鯉亞目
鯝科
亞    科
鱲亞科
馬口鱲屬
成都鱲
分佈區域
四川省成都及彭州市

成都鱲形態特徵

網友發現的成都鱲活體 網友發現的成都鱲活體
體長,側扁,腹部圓。頭長與體高約相等。吻稍鈍。口端位,口裂向下傾斜,上頜骨向後延伸僅達眼前緣垂直下方;下頜前端有1顯著的突起與上頜凹陷相吻合。無須。眼較小,位於吻端。鱗小,側線鱗60-67。背、腹鰭起點相對,位於體中央;臀鰭發達,雄魚最長鰭條達尾鰭基;胸鰭尖長,末端達腹鰭。體背黑灰,腹部銀白,體側有10餘條黑橫紋,其間具紅斑點。背、尾鰭灰白,具綠斑點,其它鰭帶紅色。 [1] 
與常見的相似種類棘頰鱲長鰭馬口鱲的區分是尖鰭鱲下顎長出上顎呈“地包天”之勢,而且魚鱗遠比常見種細密

成都鱲產地分佈

成都鱲
成都鱲(2張)
生活在河流的小支流、小河道及小溪流中。常喜棲息在微流水的清澈水體中。
分佈區窄,僅發現於四川省成都及彭州市附近的水體中。種羣數量較小。由於分佈在城市附近的小水體中,既受工業污水的影響,又受毒、電魚等漁法的危害,致使種羣個體數量明顯下降。在分佈區範圍內已甚少見。
分佈於長江上游沱江的支流湔江。

成都鱲瀕危等級

易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