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都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鎖定
成都理工大學始建於1956年,其前身為成都地質學院。1993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同年獲批確定為部屬重點高校 [2]  ,2001年經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 [3-4]  成都理工大學是教育部、自然資源部、四川省共建的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雙一流”高校 [5]  。學校是以理工為主,以地質、石油、資源科學、核技術、環境科學為優勢,以土木、化工、材料、電子、機械、信息科學、管理科學為特色,經管文法等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6]  擁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 [1] 
中文名
成都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辦學性質
研究生院
學校類別
理工
學校特色
教育部、國土資源部、四川省共建重點高校 [1] 
“雙一流”建設高校 [1] 
地    址
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二仙橋東三路1號

成都理工大學研究生院發展歷程

成都理工大學是我國最早開始招收培養碩士生、博士生的高等院校之一。從1960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學校成為國家恢復學位制度後首批招收博士生的高校 [7]  。為國家培養了眾多博士、碩士研究生,他們已經成為我國各領域的學術帶頭人或學術骨幹,有的已經成為國內外知名的科學家和企業家。長期的研究生學位與學科建設的經驗和經歷使學校已經成為我國西部地區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成都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學科建設

學校有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5個學科(地球科學、工程學、環境科學/生態學、化學、材料科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現有1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4個省級重點學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行列,地球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入選四川省首輪“一流學科”建設行列,6個學科入選四川省“雙一流”建設貢嘎計劃建設行列。 [8] 
成都理工大學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實施科研“一體兩翼”戰略佈局,深入推進“青藏高原及周緣複雜地質過程與資源環境效應科學研究計劃”(簡稱“珠峯科學研究計劃”),勇攀科技創新高峯。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有教育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四川省等部省級科技平台38個。學校參與天府永興實驗室建設,成功獲批碳匯與地質固碳研究部,下設兩個中心:地熱勘探開發與綜合利用研究中心、固碳與生態修復研究中心。 [8] 

成都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師資隊伍

截至2024年2月,學校有教職員工3091人,其中教授(級)572人、副教授(級)818人。獲國家級人才項目、稱號和榮譽235人次,其中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9人、全國創新爭先獎2人、光華工程科技獎1人、何梁何利基金獎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4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7人、IEEE Fellow入選者1人、其他國家院士2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2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7人、科學探索獎1人、李四光地質科學獎5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0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人、全國優秀教師6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4人。獲省部級人才項目、稱號和榮譽574人次。劉寶珺院士擔任學校名譽校長。以柔性引進等方式聘請王成善院士、多吉院士、崔鵬院士、胡瑞忠院士等兩院院士35名。學校現有4個院士工作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羣體、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團隊、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5個四川省科技創新團隊(創新研究羣體)、1個四川省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 [8] 

成都理工大學研究生院主要業績

成都理工大學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實施科研“一體兩翼”戰略佈局,深入推進“青藏高原及周緣複雜地質過程與資源環境效應科學研究計劃”(簡稱“珠峯科學研究計劃”),勇攀科技創新高峯。牽頭成立國際大型滑坡研究協會(iRALL)等國際學術組織,承擔深時數字地球(Deep-timeDigitalEarth,簡稱DDE)等國際大科學計劃。在宜居地球演化和行星科學領域取得重要成果,論文發表於《Nature》《Science》正刊。學校先後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計劃、國家“973”計劃、國家地調計劃、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與諮詢項目等一大批重要項目。學校累計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等獎項共計1087項(次),其中國家級獎項有: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9項、中國專利獎金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三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7項。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