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都東軟學院

鎖定
成都東軟學院(Chengdu Neusoft University),坐落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鎮 [1]  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由東軟出資舉辦的一所民辦普通高等院校,入選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四川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單位。
2003年,成都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成立,並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示範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升格為成都東軟學院;2015年通過新建本科院校學士學位授予單位評估。
據2023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面積52.8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9.85萬平方米,共有在校生20000餘人;設有12個二級學院和2個教學部,設置33個本科專業; [1]  [47]  [49]  學校共有專任教師772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232人。 [49] 
中文名
成都東軟學院
外文名
Chengdu Neusoft University
簡    稱
成都東軟、東軟學院
創辦時間
2003年
辦學性質
民辦高校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國家級示範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2003年)
學校特色
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2年)
四川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單位(2016年)
主管部門
四川省教育廳
現任領導
張應輝(校長)
本科專業
33個
院系設置
12個二級學院 [17] 
校    訓
精勤博學 學以致用
地    址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鎮東軟大道1號
院校代碼
12636

成都東軟學院歷史沿革

2002年8月12日, 成都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奠基典禮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腳下隆重舉行,四川省副省長鄒廣嚴以及當地有關政府領導出席了奠基典禮。這是東軟集團與東北大學繼大連、南海之後,在我國西部地區投資規模最大的IT專業學院。 [3] 
2003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成都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開展高職專科教育,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35所國家級示範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之一。
2004年3月18日,成都東軟學院取得接受外國留學生及港澳台生資格。 [54] 
2005年4月,學院獲“國家火炬計劃成都數字娛樂產業化人才培訓基地”。 [4]  9月,學院獲“國家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化人才培訓基地”。 [5] 
2010年6月,學院成為中國軟件名城(成都)人才培養基地。 [6] 
2011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升格為成都東軟學院,成為四川省第一所獨立設置的民辦本科高校。 [7] 
2013年5月,學校入選教育部應用科技大學改革試點戰略研究項目 [9]  7月8日,學校註冊國家留學基金委留學中國網站。 [10] 
2015年4月,經四川省教育考試院研究並批准,學校在川招生的軟件工程專業從2015年起調整到本科第一批錄取。 [11]  5月,通過新建本科院校學士學位授予單位評估。 [12] 
2016年,學校成為四川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單位。 [1] 
2017年7月,學院的“成都東軟學院SOVO眾創空間”被四川省科學技術廳確定省級眾創空間 [13] 
2019年11月,在成都東軟信息學院等3所東軟高校開設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相關專業基礎上,百度與東軟教育科技集團雙方合作設立的“東軟百度人工智能學院”揭牌。 [14] 
2020年4月,學校“SOVO眾創空間”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 [35] 是四川省第一所經科學技術部審批獲得該稱號的民辦高校 [36] 
2020年6月11日,學校成立退役軍人教育學院,是學校第一所二級學院 [44]  ,也是四川省首家退役軍人教育學院 [45] 
2020年7月2日,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 [15] 
2021年1月,學校通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37] 
2022年,獲批“中國軟件名城人才基地-軟件新工科基地”。 [52] 

成都東軟學院辦學條件

成都東軟學院院系專業

據2023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設有12個二級學院和2個教學部,設置33個本科專業,含工學、文學、管理學、藝術學、醫學5大學科門類,專業涉及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智能醫學工程等。 [1]  [47] 
專業開設情況
二級學院
專業
學制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成都東軟學院數字藝術與設計學院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成都東軟學院外國語學院
本科
本科
本科 [17] 
成都東軟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成都東軟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專科
專科
專科
專科
專科
專科
專科
專科
專科
專科
專科
專科
成都東軟學院退役軍人教育學院 [44] 
(特定人羣招生)
專科
專科
專科

成都東軟學院師資力量

學校正門 學校正門
據《成都東軟學院2019-2020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學校共有專任教師555人,外聘教師171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221人,佔比39.82%,具有研究生學位(碩士和博士)的專任教師415人,佔專人教師的74.77%。 [2] 
據2018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有10餘名外籍專家和教師參與學校英語、日語和專業課的教學;學校從東軟集團思科SAP等IT企業聘請30多名教師到學院授課,同時定期選派在校教師到東軟集團的相關企業參與開發。
2009年,學院軟件技術專業教學團隊被四川省教育廳評為“四川省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19] 
2010年,王春秀教師被評為“四川省教學名師”。 [20] 
2012年,劉明理教師被評為“四川省優秀教師”。 [21] 
2014年,張兵、楊瑞良2名教師被四川省民辦教育協會評為“四川省民辦學校優秀教師”。 [22] 
2015年,錢永勝教師被評為“四川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23] 

成都東軟學院學科建設

據2018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1個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類別
名稱
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成都東軟學院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18] 

成都東軟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3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已獲批國家級和省級專業建設項目24項,其中包括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省級應用型示範專業6個;已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省級課程48門,其中包括應用型示範課程9門,一流課程25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2門。 [1] 
學校大學生創業中心先後被評為省級創新創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建設示範高校、成都市已建創新創業載體(苗圃)、 成都創新地標等,2017年成功備案四川省省級眾創空間。 [1] 
類別
名稱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網絡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軟件工程、動畫、網絡工程
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
軟件工程 [41] 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42] 
省級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示範專業
軟件工程、網絡工程、動畫 [24]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軟件工程、網絡工程、動畫 [40] 
省級精品課程
大學計算機基礎、數據庫原理與應用、影視剪輯藝術、企業沙盤模擬實訓 [25] 
省級現代產業學院
網絡安全產業學院 成都東軟學院 [46] 
  • 培養模式
據2022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辦學十五年來,學校構建了產教融合、面向應用的辦學體制,形成了校企合作、協同共贏的運行機制,在全校範圍實施了TOPCARES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TOPCARES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是借鑑國際工程教育發展的最新成果——CDIO(構思 、設計、實現、運行)工程教育模式,依據IT人才能力指標,構建了綜合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素養的八大能力體系(技術知識與推理、開放式思維與創新、個人職業能力、溝通表達與團隊工作、態度與習慣、責任感、價值觀、應用創造社會價值)。 [26] 
  • 教學成果
據2022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2項,累計為社會培養了3萬餘名畢業生,近三年累計1400餘人次獲省級以上獎項,本科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94.5%。 [1]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成都東軟學院合作交流

據2023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已與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國際大學、英國斯旺西大學、愛爾蘭萊特肯尼理工學院日本神户國際大學、波蘭華沙理工大學、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等近60所國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關係;與愛爾蘭萊特肯尼理工學院共建了創新創業中心,與美國休斯頓技術中心簽訂了創新創業合作協議;開展了留學生學歷教育、海外實訓項目、跨文化項目、交換生項目等多種合作形式,每年來校長短期留學生30餘人,出國留學和短期交流學生60人左右。 [1] 

成都東軟學院所獲榮譽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2014年
獲得教育部第三屆全國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獎,連續兩年獲得“全國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優秀論文優秀獎”,連續兩年被華西都市報及多家主流媒體評選為“四川省十大教育品牌”,並被授予“影響中國西部的教育品牌” [1] 
---
四川省文明校園稱號
成都市職業技能競賽先進單位
內保“先進單位”
都江堰市“平安單位”
四川省十大高校品牌
成都市軟件人才產銷銜接先進培訓機構
抗震救災先進集體
成都軟件行業協會優秀會員單位
人才開發先進單位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成都東軟學院學術研究

成都東軟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3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成立了旅遊產業與技術研究所 [27]  、普適計算研究所 [28]  、網絡空間安全研究所 [29]  、新媒體傳播與應用研究所 [30]  、高等教育研究所 [31]  、移動互聯網實驗室等8個校級研究所和實驗室。 [1] 

成都東軟學院科研成果

據2018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近三年來,學校承擔教育部及省市級縱向科研項目71項,簽訂技術開發、諮詢、成果轉化等橫向產學研合作項目19項;共獲得軟件著作權4項,授權專利7項;共發表學術論文362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40篇,SCI檢索論文6篇,EI檢索論文9篇,ISTP檢索論文5篇,其他國際會議論文26篇。 [1] 

成都東軟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成都東軟學院2021-2022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學校有圖書館2個,圖書館共有館藏紙質圖書105.86萬餘冊,藏書體系以計算機、信息管理、動漫、藝術、多媒體、健康醫療等為重點並覆蓋經濟學、心理學等其它學科門類;館藏電子圖書130.4萬餘冊,電子期刊27.97萬冊,學位論文1943.64萬冊,同時擁有與學院所有學科專業相關專題的電子期刊數據庫。 [32]  [49] 

成都東軟學院文化傳統

成都東軟學院形象標識

  • 校徽
大學校徽作為高校形象識別系統中重要的組成元素,是體現大學的辦學理念、突顯大學的辦學特色、承載大學的文化精神並透射大學的文化內涵的具象表現,是一種高度概括的藝術創作,能夠讓人通過意象形象直觀認知大學的獨特文化內涵和精神底藴。
鐘樓是成都東軟學院的標誌性建築,它見證着學校和東軟學子的成長成熟,鐘樓的鐘聲召喚着東軟師生求知進取的心靈,激勵着代代東軟學院人學以致用、創新融合、貢獻社會。鐘樓的指針指向九點,象徵着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學生就像八九點鐘的太陽,生機勃發,充滿朝氣。A1座的廊橋巧妙融入了IT兩個字母,代表信息技術,強調學校的IT應用型大學的定位和專業特色。下方的波紋象徵大海,象徵着成都東軟學院海納百川的博大與智慧,追求開放、包容、自由的大學品格。 [53] 
校徽 校徽

成都東軟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精勤博學 學以致用 [33] 
成都東軟學院
成都東軟學院(8張)
校訓是一所大學對其文化傳統、文化內涵、文化精神的抽象和認同,是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精神和辦學風格的高度概括,是展示大學文化精神的名片。它反映了一所大學的辦學傳統和特色,體現了學校師生共同的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和整體價值追求。
精勤,意思是精專、專心、勤奮、勤勉。《後漢書•馮勤傳》:“以圖議軍糧,在事精勤,遂見親識。”唐•韓愈《進學解》有言:“業精於勤,荒於嬉”。“精”字強調探究、精專、專注、深湛、嚴密。“勤”字強調勤勉、勤奮。博學,意思是廣泛地學習,並且有博大包容的眼光與胸懷。《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以致用,意思是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論語》中提到:“學而時習之” “傳不習乎”,這裏的“習”字,含有踐履的意思;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強調不但要“認識”,還要“實踐”。明末清初顧炎武提出了“經世致用”的思想,強調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這些思想都傳達着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思想。
“精勤博學”強調的是為學為人的態度和原則,並詮釋了“學”的程度、方式方法和範疇。作為成都東軟學院的師生員工,首先要培養探究鑽研、專業敬業的精神,保持專注嚴謹的態度,精益求精,避免功利浮躁之風;其次要勤勉,大學之中,無論是教育者的治學授業、育人樹才,還是學生的求學問真、實踐創新及人格完善皆是在勤奮求知、勤勉踐行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歷練。要不怕吃苦、腳踏實地,用鍥而不捨、水滴石穿的精神追求卓越;再次,要廣泛地學習,始終保持對知識的好奇心和對未知領域的探求欲,不但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廣泛涉獵其他方面的知識,豐富人文素養,完善品德,修煉身心,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還要有博大包容的眼光與胸懷,倡導兼容幷包的大學之風。
“學以致用”旨在倡導將學與用緊密聯繫起來,學用結合,知行合一,將知識運用於實際應用,並在應用中敢為人先,勇於創新,使所學能夠真正為社會創造價值,從而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達成“教育創造學生價值,學生創造社會價值”的目標,彰顯教育的價值和使命。這裏提到的創新包括了更新、創造和改變三層含義,要全面提升廣大師生的創新思維、創業意識、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充分發揮大學的引領創新功能,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大學應有的貢獻。“學以致用”的校訓強調在大學之中,既要求知,又要養志,更為運用。把遠大的理想抱負和鍥而不捨的努力結合起來,既要志存高遠,又要聯繫實際,腳踏實地,勇於創新,從而完善自我、回饋產業、服務社會、造福民生。
“精勤博學”倡導的是一種精專勤勉的精神和廣泛學習、兼收幷蓄的態度,“學以致用”則詮釋了“學”的最終導向的目標——“用”,強調將所學運用到具體實踐應用中去。“精勤博學學以致用”的內涵範疇是廣泛的,不但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廣泛涉獵其他方面的知識,豐富人文素養,完善品德,修煉身心,從而運用到廣義的“用”——學以求知,學以修身,學以實踐創新,學以服務社會;“精勤博學學以致用”的主體範疇是廣泛的,不僅僅包括成都東軟學院的學生,還包括全體教職員工;“精勤博學學以致用”的時代範疇是廣泛的,要立足當下,着眼長遠,引領未來。“精勤博學學以致用”的校訓源於我校十餘年辦學積澱,源於我校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定位,源於當代大學的使命責任。 [53] 
  • 校風
創新、融合、進取 [53] 
  • 學風
善思、善學、善用 [53] 
  • 教風
愛心、責任、能力、創新 [53] 

成都東軟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董事長
劉積仁 [34] 
黨委書記
賴廷謙 [48] 
院長
黨委委員、黨委組織部部長
黃嘉慶 [48] 
副院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院長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