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成都師範學院
- 外文名
-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 簡 稱
- 成都師院
- 創辦時間
- 1955年
- 辦學性質
- 公立大學
- 學校類別
- 師範類
- 學校特色
-
省屬普通本科院校
四川省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 - 主管部門
- 四川省 [50]
成都師範學院歷史沿革
編輯成都師範學院四川教育幹部進修學院
1955年5月,創建四川省中小學行政幹部講習班。
成都師範學院四川教育學院
二十世紀80年代初,學校校舍及用地被部隊佔用問題,得到民主愛國人士裴昌會將軍親切關懷;裴將軍親自致信時任中央領導,反映學校用地在“文革”中被佔用問題;胡耀邦同志批轉軍隊領導過問;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關懷下,學院校舍用地被佔用的歷史遺留問題得到解決;張愛萍將軍還為學校題寫校名。
[4]
1983年,學校開辦成人高師本科學歷教育。首次面向全省在職中學教師開展大學本科學歷教育,招收了中文、數學、英語等5個專業首批共200名學員,開創“以大專畢業水平進修本科”的“專升本”培訓新模式。
[4]
1984年1月,四川省教育學院更名為四川教育學院。
2003年4月,四川省教育部門原則同意學校新校區的辦學發展規劃;同年7月,學校與成都市温江區簽訂了1000畝“徵地協議書”,確定新校區選址温江“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
2005年10月31日,温江新校區首期工程全面動工。
2006年國慶節前夕,學院所有學生入住温江新校區。
[4]
成都師範學院成都師範學院
2012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四川教育學院改建更名為成都師範學院。
[5]
成都師範學院辦學條件
編輯成都師範學院院系專業
學院 | 專業名稱 | 學位授予門類 |
---|---|---|
成都師範學院教育與心理學院 | 小學教育■◆ | 教育學 |
心理學■◇ | 理學 | |
學前教育■●◆ | 教育學 | |
汽車服務工程■● | 工學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
工程造價 | 工學 | |
物理學 | 理學 | |
化學■ | 理學 | |
生物科學 | 理學 |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工學 | |
園藝教育 | 農學 | |
貿易經濟■ | 經濟學 | |
物流管理 | 管理學 | |
資產評估 | 管理學 | |
美術學■●◇ | 藝術學 | |
藝術設計學 | 藝術學 | |
書法學 | 藝術學 | |
藝術教育 | 教育學 | |
漢語言文學■〇 | 文學 | |
新聞學 | 文學 | |
成都師範學院史地與旅遊學院 | 歷史學 | 歷史學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理學 | |
文化產業管理 | 管理學 | |
地理科學〇 | 理學 |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學 | |
英語▲■ | 文學 | |
翻譯 | 文學 | |
成都師範學院數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理學 |
金融數學 | 經濟學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
數字媒體技術 | 工學 |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
音樂學■ | 藝術學 | |
音樂表演 | 藝術學 | |
舞蹈教育 | 藝術學 | |
體育教育 | 教育學 | |
休閒體育 |
注:▲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為省級應用型示範專業、◆為省級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為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〇為省級“課程思政”示範專業、★為師範類專業認證專業
[48]
成都師範學院師資力量
成都師範學院校園環境(8張)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杜偉、陳 寧、邱興、曹子建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杜偉
全國模範教師(1人):郭多華
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曹子建
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3人):杜偉、陳寧、曹子建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6人):鄧龍安、杜偉、陳寧、邱興、 曹子建、熊方軍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0人):鄧達、任迎虹、李巍、 劉小強、鄒威華、尚書勇、郭平、胡俊、唐安奎、董春林
四川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任迎虹、邱興
四川省師德標兵(3人):任迎虹、李仲輝、曹子建
四川省優秀教師(4人):劉玉潔、伯先、楊祖念、陳波
四川省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陳耕、曹子建
四川省特級教師(2人):郭多華、胡錦芳
成都師範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國家級一流專業2個,省級一流專業1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應用型示範專業4個、省級卓越師範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項目3個、省級課程思政示範專業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5個。建有教師教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國家級一流課程3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7門、省級創新創業教育示範課程7門、省級應用型示範課程11門、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3門、省級思政課示範課程2門、省級一流課程47門。有國家級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四川省教學改革項目等省部級教改項目221項,有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1個。
[2]
專業名稱 | 專業負責人 | 立項時間 |
---|---|---|
心理學 | 李小融 | 2013年 |
美術學 | 鄒豔紅 | 2013年 |
課程名稱 | 課程負責人 | 立項時間 |
---|---|---|
0-3歲嬰兒的保育與教育 | 文頤 | 2013年 |
課程名稱 | 課程負責人 | 立項時間 |
---|---|---|
中學物理教學設計與實踐 | 楊祖念 | 2015年 |
設計史設計概論 | 馬濤 | 2014年 |
C#程序設計 | 張敏輝 | 2014年 |
- 教學成果
名稱 | 等級 | 獲獎人 | 獲獎時間 |
---|---|---|---|
教師職前職後教育一體化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 四川省政府一等獎 | 宋強剛、陳鈺萍、陳國英、邱興、唐安奎 | 2010 |
多元化學校教育評價 | 四川省政府三等獎 | 李小融 | 2010 |
信念教育論 | 四川省政府一等獎 | 鍾璞 | 2010 |
物理教師培訓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 四川省政府二等獎 | 楊祖念等 | 2010 |
農村中小學骨幹教師“問題解決式”培訓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 四川省政府一等獎 | 曹子建、陳國英、陳鈺萍、邱興、徐鵬鵬、李小融、李德樹、王楓林、牟天偉、張鯤 | 2013年 |
引入先進理念,構建符合國情的學前教育專業0-3歲保教課程體系 | 四川省政府三等獎 | 劉存緒、文頤、唐大章、程敏、蔣榮輝 | 2013年 |
“三維一體”的新型教師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四川省政府一等獎 | 趙錫奎、曹子建、賴麟、李仲輝、楊果仁、李清樹、鍾璞、張曉丹、彭智平、胡曉萍 | 2013年 |
構建網絡開放式教學環境,提升計算機專科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研究與實踐 | 四川省政府三等獎 | 賴麟、高曉玲、周鑫燚、唐瓷、李婧暉 | 2013年 |
- 學生成績
截至2016年5月,成都師範學院組織學生參加了40餘項學科競賽項目,學生在各類全國學科競賽中成績突出。近4年該校在校大學生各級學科競賽獲獎1559項次(其中國家級264項次,省級503項次,校級792項次)。
[10]
成都師範學院學科建設
- 隊伍建設
成都師範學院合作交流
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日本、以色列、馬來西亞等國家和港澳台地區的10餘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交流關係。通過海外留學、合作辦學、國際交換生以及海外帶薪實習等多種形式,在教育國際化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
[10]
成都師範學院學術研究
編輯成都師範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四川省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心理與行為科學普及基地、四川STEAM科創教育科普基地、農村土地利用監測與評價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研究機構4個,建有四川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中心、四川中小學教師師德研究中心、四川省教育信息化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四川0-3歲兒童早期發展與教育研究中心、四川少年兒童組織與思想意識教育研究中心、成都融入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研究中心、四川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研究中心、四川勞動教育研究中心、四川中小學安全教育與管理研究中心、四川國際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等10個市廳級研究中心。建有室內空間佈局優化與安全保障實驗室、特色園藝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實驗室、功能分子結構優化與應用實驗室等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四川科創教育成都市科普基地1個。
[2]
此外還有兩個省級學會掛靠在該校。
[10]
[22]
- 省級科研平台
- 校級科研平台
校級研究所(18個):智能計算與信息技術研究所、體育文化產業研究所、數字媒體學習研究所、管理心理學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研究所、數學教育與教育數學研究所、農村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文獻信息研究所、功能分子研究所、BIM技術應用研究所、跨語言文化應用研究所、心理與行為研究所、學前教育研究所、西部人文研究所、蜀地音樂研究所、核酸研究所、藝術文化傳播研究所
[32]
成都師範學院研究成果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2012年以來,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8項(含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1項),省部級項目257項;公開發表論文4900餘篇,出版著作300餘部;獲發明專利授權、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外觀設計專利等1000餘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40餘項,被政府部門採納諮詢報告40餘份。
[2]
截至2016年5月,成都師範學院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565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項目8項、省部級項目55項、市廳級項目286項,校級項目181項,橫向項目28項;公開發表論文1918篇,其中全國中文核心期刊327篇,被SCI和SSCI收錄39篇、EI收錄33篇、CSSCI收錄108篇,出版著作(含教材)117部;其中“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7部;獲得實用新型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11項、外觀設計專利2項;獲得科研成果獎勵90項,其中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8項。
[29]
[34]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項目來源 | 項目類別 | 所屬單位 |
---|---|---|---|---|
城鄉教育一體化背景下農村教師配置問題研究 | 劉小強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西部項目 | 教育學院、心理學院 |
英國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研究 | 鄒威華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一般項目 | 外國語學院 |
基督教中國化視閾下《田家半月報》研究(1934—1957) | 王京強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政治學院、四川中小學教師師德研究中心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項目來源 | 項目類別 | 所屬單位 |
---|---|---|---|---|
學術生態視閾下的近代中國教育研究機構考察 | 王有春 |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 | 一般項目 | 教育學院、心理學院 |
現代川劇音樂的形成、發展及其變革研究 | 嶽聖東 |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 | 一般項目 | 音樂學院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項目來源 | 項目類別 | 所屬單位 |
---|---|---|---|---|
通識教育視野下培養師範生教師專業素養及就業核心競爭力研究 | 曹子建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重點項目 | 教育學院、心理學院 |
西部地區流動兒童社會支持改善與主觀幸福感提升研究 | 胡韜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學科共建 | 教育學院、心理學院 |
兒童組織認同研究 | 姜金棟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團隊項目 | 教育學院、心理學院 |
弱勢少年兒童羣體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特點研究 | 廖全明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基地項目 | 教育學院、心理學院 |
基於混合學習原理的教師混合培訓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 劉延金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學科共建 | 教育學院、心理學院 |
《四川省教育督導立法》研究 | 萬濤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學科共建 | 教育學院、心理學院 |
涼山州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水平調查 | 楊柯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學科共建 | 教育學院、心理學院 |
基於詢證實踐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構建研究 | 張灝 | 四川省科技廳 | 軟科學 | 教育學院、心理學院 |
四川省優良桑品種抗旱性比較研究 | 任迎虹 | 四川省科技廳 | 應用基礎 | 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 |
電商交易市場服務質量影響研究 | 高丁莉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學科共建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新常態下科技創新助推成都服務業出口研究 | 匡後權 | 成都市科技局 | 軟科學項目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基於可比價IO-SDA模型的我國二氧化碳強度研究 | 李海英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學科共建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基於價值創造的企業無形資源問題研究 | 邱凱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學科共建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成都綜合保税區向自由貿易轉型的制度創新研究 | 王勇術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學科共建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新常態背景下四川農業支持保護政策優化研究 | 楊建利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一般項目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漢語及物構式擴展與不及物動詞帶賓語句的關係的研究 | 呂建軍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一般項目 | 文學與新聞學院 |
符合大腦新皮層認知機理的知識表達方法研究 | 匡胤 | 四川省科技廳 | 應用基礎 | 計算機科學學院 |
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服務於地方經濟發展的研究 | 餘偉 | 成都市科技局 | 軟科學項目 | 計算機科學學院 |
伯明翰學派“後殖民理論”研究 | 伏珊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外語專項 | 教師教育學院 |
四川民族地區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實證研究 | 熊豔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一般項目 | |
基層小學“校級少工委”組織架構及其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 晏祥暉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基地項目 | 基礎教育研究中心 |
基於社區的0—3歲兒童早期教養區域推進研究 | 文頤 | 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辦 | 一般項目 | 四川0-3歲兒童早期發展與教育研究中心 |
成都師範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3年,成都師範學院圖書館已建成集教育、理、工、文、藝術等學科為主的綜合性藏書體系,覆蓋學校所有專業。擁有館藏紙質文獻140萬餘冊,各種數據庫20餘個
[36]
,各類報刊2200餘種,電子文獻4.2TB。該館已與國家科技文獻中心(NSTL)、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四川大學圖書館等簽訂館際互借的協議,可通過原文傳送、代查代檢的手段幫助讀者獲取資源。
[10]
- 學術期刊
《成都師範學院學報》創刊於1985年,是四川省教育廳主管,成都師範學院主辦的省級公開學術月刊。是《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CNKI)和《中國數字化期刊羣》(萬方數據)、《維普資訊》等大型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37]
期刊先後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四川省高校優秀學報;
[34]
2015年11月,《成都師範學院學報》獲評“四川省社會科學特色學術期刊”。
[38]
成都師範學院文化傳統
編輯成都師範學院形象標識
- 校名
成都師範學院校名由歐陽中石先生為學校題寫。
- 校徽
學院徽志是雙圓套圓形徽標,以錦繡紅為標準色。雙圓之間上方是學校英文名“CDENGDU NORMAL UNIVERSITY”、下方是歐陽中石先生校名題字“成都師範學院”。內圓正中是“師”圖像標誌。
[39]
成都師範學院學院校訓
愛 真 篤 為
- 愛(師範教育的內在要求 )
愛是教育的起點,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愛的教育內涵:公正、理解、寬容、尊重、信任、愛護、欣賞、讚美。
實現愛的教育途徑是:奉獻、交往、分享、鼓勵、引領。
師範院校不僅要培養有愛心的老師,還要促使學生從教後努力培養富有愛心的學生,教育學生愛自己、愛父母、愛同學、愛朋友、愛黨,愛社會主義,愛祖國,愛一切應該愛的人。
- 真(做人的內在要求)
求真:追求真理是教育的核心價值,教育本身是科學和藝術的緊密結合。
真心待人:真心待人必須恪守善良、熱情、守信、負責的原則。
真情做事:首先,真情做事的前提是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其次,真情做事在教育領域的過程體現是:教育就是服務。再次,真情做事以享受工作,感受快樂,體會幸福為目的。
學做真人:“學做真人”的內涵表述為有真情、有真知、説真話、做真事。“學做真人”的實踐途徑:學會知識、學會思考、學會做人、學會處世。
- 篤(做事的內在要求)
明確而堅定的目標;重視細節的態度;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
- 為(社會認同的內在要求)
有為是學生成長和學校發展的立世之本,是社會認同的前提。
奮發向上,積極有為是學校辦學和學生成長的不懈追求,也是教育學院辦學歷史的濃縮寫照。品德高尚、知識淵博、勇於進取、心懷天下是學生有為的標識;創造知識,傳承文化,培養人才,服務社會是學校有為的標識。
[39]
成都師範學院學校領導
編輯成都師範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院長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常委、副院長 |
成都師範學院歷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
宮成恆 | 四川教育行政學校分黨總支書記 | 1955年9月~1958年2月 |
劉新基 | 四川教育行政學校分黨總支副書記 | 1955年9月~1964年1月 |
四川教育行政學校分黨總支書記、校長 | 1956年2月~1964年1月 | |
宋維屏 | 四川教育行政學校副校長 | 1959年1月~1964年1月 |
魯光 | 四川教育幹部進修學院院長 | 1965年1月~1974年8月 |
孫鵬飛 | 四川教育幹部進修學院副院長、黨委書記 | 1965年1月~1976年3月 |
張安國 | 四川教育幹部進修學院副院長 | 1965年1月~1976年3月 |
向國靈 | 四川省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 1978年10月~1984年4月 |
盧自德 | 四川省教育學院副院長、第一副院長 | 1978年12月~1984年1月 |
王芙英 | 四川省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 1978年12月~1984年1月 |
周啓亞 | 四川省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 | 1978年12月~1984年1月 |
李晉銘 | 四川省教育學院副院長 | 1978年12月~1984年1月 |
四川省教育學院顧問 | 1978年12月~1984年1月 | |
張安國 | 四川省教育學院顧問 | 1978年12月~1984年1月 |
崔培忠 | 四川省教育學院副院長 | 1982年5月~1984年1月 |
周啓亞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1983年12月~1988年11月 |
向國靈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 1984年5月~1985年5月 |
盧自德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常委、第一副院長、院長 | 1985年5月~1990年11月 |
崔培忠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 | 1984年5月~1988年11月 |
任貴祿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 1985年5月~1986年9月 |
譚維明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 | 1985年5月~1988年11月 |
原鈞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書記、正院級調研員 | 1986年9月~1992年8月 |
張慶遠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 | 1988年11月~1996年3月 |
陳篤謙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副院級調研員 | 1988年11月~1994年3月 |
羅開貴 | 四川教育學院副院長.常務副院長.黨委書記 | 1990年10月~1998年6月 |
楊宗義 | 四川教育學院院長 | 1990年11月~1992年8月 |
張俊明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正院級調研員 | 1990年10月~1999年11月 |
張萃強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 1991年12月~1997年5月 |
王可植 | 四川教育學院院長 | 1992年8月~2003年4月 |
陳金奎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 | 1992年8月~1997年3月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 | 1993年9月~2000年10月 | |
副院級調研員兼工會主席 | 1994年12月~1999年11月 | |
歐天相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 | 1996年9月~2003年10月 |
黃克艱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 1998年6月~2008年12月 |
鍾治光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正廳級調研員 | 1998年6月~2009年6月 |
簡昌福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 | 2001年12月~2009年6月 |
宋強剛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 正廳級調研員 | 2003年4月~2011年4月 |
孫康 | 四川教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 |
成都師範學院知名校友
編輯人文科學界 | |
教育界 | |
鄧永前 | |
工商界 | |
黨政界 | 楊興平 |
鄧修明 | |
- 參考資料
-
- 1. 四川省教育廳關於公佈四川省第二批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立項名單的通知(川教函〔2016〕681號) .四川省教育廳[引用日期2018-05-23]
- 2. 學校概況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6-11-05]
- 3. 成都師範學院 .温江大學城[引用日期2017-05-24]
- 4. 成人成師 成人成才 成師成才 成就未來 甲子風華 桃李天下 ——成都師範學院60年辦學崢嶸歷程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4]
- 5. 校史沿革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6-5-11]
- 6. 成都師範學院隆重揭牌 .成都教育[引用日期2013-12-13]
- 7. 成都師範學院揭牌 .四川日報網.2012-06-17[引用日期2013-12-13]
- 8. 四川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關於新增學士學位授予單位的公示 .四川教育網[引用日期2016-11-25]
- 9. 68所高校組成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成立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20-07-02]
- 10. 學院簡介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6-5-11]
- 11. 教育科學學院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4]
- 12. 四川省教育廳關於公佈第四批省級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項目的通知-2009省教育廳批文“四川教育學院教師職業素養中心” .成都師範學院 教務處[引用日期2017-02-15]
- 13. 四川省教育廳關於開展高等學校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驗收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15〕686號) .成都師範學院 教務處 [引用日期2017-02-15]
- 14. 四川省教育廳關於公佈2015年高等學校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項目的通知-(川教函〔2015〕685號)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5]
- 15. 實習基地建設 .成都師範學院 教務處 [引用日期2017-02-15]
- 16.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 .成都師範學院 教務處[引用日期2017-02-15]
- 17. 國家精品開放課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5]
- 18. 省級精品開放課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5]
- 19. 教學效果與教學成果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5]
- 20. 關於組織申報2016年省社科聯學科共建項目的通知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5]
- 21. 成都師範學院順利通過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審核評估 .中國高校之窗[引用日期2017-02-16]
- 22. 研究機構 .成都師範學院科技處[引用日期2013-12-13]
- 23. 省哲社重點研究基地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5]
- 24. 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5]
- 25. 省高校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5]
- 26. 區域與國別重點研究基地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5]
- 27. 我校“四川兒童組織認同研究團隊”喜獲四川省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4]
- 28. 成都師範學院科研創新團隊基本情況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4]
- 29. 學院簡介 .成都師範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引用日期2016-05-11]
- 30. 學院概況 .成都師範學院心理學院[引用日期2016-05-11]
- 31. 校級研究中心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5]
- 32. 校級研究所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5]
- 33. 校級創新團隊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5]
- 34. 科研機構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3-12-13]
- 35. 2015年科研統計年報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7-02-15]
- 36. 館情介紹 .成都師範學院圖書館[引用日期2017-02-15]
- 37. 《成都師範學院學報》簡介 .成都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引用日期2013-12-13]
- 38. 《成都師範學院學報》被評為“第二屆四川省學術特色期刊” .成都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引用日期2017-02-15]
- 39. 校徽校訓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3-12-13]
- 40. 現任領導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6-11-19]
- 41. 歷任領導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13-12-13]
- 42. 專家隊伍-人事處 .成都師範學院人事處[引用日期2021-03-07]
- 43. 省政府發佈幹部任免 敬茂明任省經信廳副廳長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21-04-06]
- 44. 學院簡介-成都師範學院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21-05-22]
- 45. 教育部關於實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9-17]
- 46. 打造警務服務前沿陣地,成都師範學院校園警務站掛牌成立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1-07]
- 47. 四川首批27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名單公佈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3-05]
- 48. 普通高等教育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22-11-11]
- 49. 喜訊:我校5個專業入選國家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成都師範學院.2022-06-13[引用日期2023-01-14]
- 50. 全國高等學校名單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3-02-18]
- 51. 教學單位 .成都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23-03-16]
- 52. 杜偉任成都師範學院黨委書記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23-03-29]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