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都市第五十中學

鎖定
成都市第五十中學是成都市重點中學,創辦於1947年,2001年被評為市校風示範學校,2003年通過市文明單位和市示範性普通高中的評估驗收。學校坐落城南航空路,北鄰四川大學直線距離1.5公里,有完善的硬件設施和良好的育人環境。學校師資力量強,有專任教師99名,其中高級教師35名,中級教師48名,市區學科帶頭人5名,省市區優秀教師26名,省市區骨幹教師及後備人選達45名。
2008年與成都市第十二中學(現為四川大學附屬中學)進行徹底的深層次整合,2012正式成為成都市第十二中學初中部(科華校區),成都市第五十中學至此消失。
中文名
成都市第五十中學
外文名
ChengDu NO.50 Middle School
簡    稱
成都五十中
創辦時間
1947年
辦學性質
高級完全中學
校    訓
求真 務實 進取 為成功的人生做準備
地    址
成都市航空路16號
主要獎項
市校風示範學校
所屬地區
成都武侯區
主要院系
完全高中
地    位
成都市重點中學
現    名
四川大學附屬中學

成都市第五十中學學校介紹

成都市第五十中學校史

1947年學校創建,德勝中學,簡稱“德中”。
1997年校慶50年之時,改名為成都五十中,以此紀念學校建校50週年,校園內部有金魚水池。
2001年被評為市校風示範學校。
2002年以棕北中學、棕北聯中為依託組建了棕北教育集團,2003年成都市第五十中學正式併入棕北教育集團 [1]  。2005年-2006年期間,棕北中學由於要提升改造學校,將大部分學生轉移到成都五十中,借教學樓就讀,成都五十中高三、高二全部轉移至成都五十中初中部教學樓學習。2007年已經沒有與棕北教育集團合作。
2003年通過市文明單位和市示範性普通高中的評估驗收。
2008年五十中迎來武侯教育普通高中高位均衡發展的新機遇,根據5月4日武侯區教育局關於十二中與五十中深度整合的會議精神,成都五十中與成都市第十二中學進行徹底的深層次整合。
2012正式成為成都十二中初中部(科華校區),成都五十中至此消失。

成都市第五十中學辦學特色

學校秉承“教育的根本是傳承文明、啓迪智慧、塑造靈魂”的辦學宗旨,堅持 “以學習的作風把工作做雅,以服務的作風把工作做實,以創新的作風把工作做活”的學校精神,實施“為成功的人生做準備”的培養目標,立足於學生的適應性發展,注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創新實踐能力。學校為追求最佳教學質量為目的,加大基礎建設的投入,投資近二千萬元,建立了完善的理化生實驗室,學生閲覽室、網絡管理中心、電子閲覽室、多媒體功能室、英語口語室和學生服務中心,同時通過推行家校通校園ID卡管理,午間分層輔導(學科答疑、電子閲覽、開放圖書館等),住校生實施“封閉式”管理(配有專職生活老師,二十四小時全程為學生服務),特長生專業指導,為學生最優發展提供適應性空間。

成都市第五十中學教學特色

學校率先在四川省建立全面、系統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其教學質量的核心競爭力是為學生的最優發展提供適應性發展空間的教育。學校堅持夯實基礎學科課程,走立足於“以教帶研,以研促教”的務實科研之路,形成了一系列的校本特色課程。“七中”網絡實驗課程、英語口語訓練課程、數學思維訓練課程、藝術課程、心理健康課程等一系列校本課程的設置,校園“十佳”學生、誠信考試班級等評價方式的改革,“全員、全程、全方位,針對性、滲透性、體驗性,日常化、系列化和校本化”的德育工作格局的形成,為學生的發展鋪設了通向未來的陽光大道。學校重視藝體教育,體育工作成績突出,碩果累累。
成都五十中正大門 成都五十中正大門

成都市第五十中學教學成果

2007年,該校2008屆吳駿遙同學參加"第八屆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喜獲全國三等獎 [2]  ,是整個武侯區首個獲此殊榮的學生,並享受了高考加15分的獎勵(該學生同時獲得”成都市第三屆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四川省電腦製作活動“一等獎),對此《電腦愛好者》雜誌、《中國電腦教育報》記者對其進行了專訪。後就讀於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現四川傳媒學院,位於團結鎮)。
2008年2月,該校高 2010屆廖凱同學參加第二屆“中新國際音樂大賽”,在近1000名中外選手中脱穎而出,獲得單簧管6組冠軍,這是成都首箇中學生獲些殊榮,對此多家媒體進行相關報道。

成都市第五十中學歷史榮譽

隨着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深入與推廣,學校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教學質量成績顯著。
2007年,五十中高考本科文化生上線率為96.7%。校連續獲市、區教育局表彰。在全國、省、市、區學科競賽和科技創作比賽中,學生獲獎136項;藝體特長生高考藝術上線率100%。
學校獲全省高校和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最高獎項“四川省第十一屆教育科研成果”、成都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和武侯區教學成果一等獎。
學校2006年作為國際文化交流組織(ASF)項目學校和“四川省漢語國際推廣中學實習基地學校”以來,多次開展了同美國、日本、古巴等多個國家的雙向交流活動。
2007年6月該校高2007級學生姚玲玲、羅家玉、劉潔、蘇永笑等公派古巴哈瓦那大學留學,同時接納土耳其和意大利高中學生各1名在該校留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