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都地奧礦業能源有限公司

鎖定
在“穩定發展製藥業,全面介入能源產業”的戰略指引下,地奧集團於2002年底成立成都地奧礦業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名稱
成都地奧礦業能源有限公司
外文名
Chengdu Diao mining energy Co. Ltd.
總部地點
成都
經營範圍
礦業,能源
員工數
200多名中高級技術管理人才
公司性質
民營獨資

成都地奧礦業能源有限公司公司簡介

憑藉優秀的企業經營管理優勢和雄厚的資金優勢,在短短的8年時間裏,地奧礦業能源有限公司通過快速的自主建設,強強聯合,依託中科院系統內煤炭科研中堅力量,狠抓安全生產、建設高產高效礦井,已迅速成長為煤炭行業內令人矚目的生力軍 [1] 
成都地奧礦業能源有限公司現有生產礦4個,在建礦5個,另有15億噸的優質煤炭儲量資源正在深入勘探中,已成為行業內,特別是西南地區極具發展潛力的新型煤炭企業。公司計劃用5-8年時間,打造一個年產1千萬噸,擁有13—15個礦,大約2萬名員工,並涉及煤炭資源勘查、煤炭生產、煤電、煤化工等眾多領域的礦業集團。
公司於2006年成立“有色金屬部”,現已有金屬礦5個,並在四川、甘肅、新疆、西藏、雲南、貴州等省區,分別獲得礦權,涉及鉛、鋅、銅、金、鎳、鐵等多個資源品種,目前已經進入勘查及建礦階段。同時,有色金屬部走出國門,在澳洲成功收購一個礦業公司,並獲得12個探礦權,其面積達2千多平方公里,主要為銅、金多金屬礦,目前也已經進入勘查階段。
成都地奧礦業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始終注重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才戰略觀。值煤業迅速發展之際,成都地奧礦業能源有限公司勘探、採礦、生產相關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大量聚集,並且常年從全國各地引進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每年從全國煤炭高校招收大量優秀畢業生;同時與高校共同辦學培養煤炭專業技術人員,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現已形成一支擁有近200多名中高級技術管理人才的高素質、高效率的專業技術隊伍。
在地奧集團“務實、創新、誠信、奉獻”的企業文化下明確公司的辦礦方針為“安全、高效、科學、適用”。公司的最終目標,是要將礦業能源公司建設成像地奧藥業一樣,在國內尤其是西南地區人才及其技術和管理水平領先的企業,為我國能源礦產事業在多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

成都地奧礦業能源有限公司生產優勢

成都地奧礦業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以來,構建了以礦業能源公司為利潤中心,以礦井為單位的生產考核中心,以預算為紐帶的分級考核體制。
礦業能源有限公司對各礦井子公司按照投資、採購、財務、技術人員四個方面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建立了規劃,計劃編制,安全指導,年度預算審定及考核,人才及資源整合調度,財務集中核算等利潤中心。
各生產礦井建立了資源利用率、安全、產量、成本、費用五大指標體系,層層分解,分級監督,責、權、利統一,激勵、約束均衡的考核獎懲機制。
成都地奧礦業能源有限公司以深化管理為根本,以技術進步為標準,不斷完善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強化成本管理、設備管理創新、提升管理手段,特別加強和健全安全體系:確立了“抓當前與抓長遠相結合,抓基礎與抓管理相結合”的工作思路,在安全意識、安全知識、安全制度、安全措施上狠下功夫,制訂了《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和《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了一事做一分析一處理一通報制度,增強了安全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杜絕了水、火、瓦斯、煤塵、頂板等重大惡性事故的發生。
成都地奧礦業能源有限公司在發展中通過體制、機制、制度、手段的不斷創新和完善,使公司有了新的發展和新的內涵,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了生產經營各項指標和職工收入的逐年增長,公司的銷售收入和盈利水平大幅增加,應對複雜市場變化的核心競爭力大大增強。

成都地奧礦業能源有限公司人才優勢

成都礦業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始終注重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才戰略觀。確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從全中國各地引進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每年從全國煤炭高校接收大量畢業生;與高校共同辦學培養煤炭專業技術人員,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現已形成一支高素質、高效率的專業技術隊伍,擁有各礦業專業技術管理人員126人,其中具有中級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68人,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23人。
公司的人才政策也不斷優化,注重把握建立市場經濟體制與企業管理體制的結合點、宏觀經濟運行機制與內部經濟運行機制的結合點,不斷深化礦井內部改革,全力推進管理人員考核競爭上崗、淘汰下崗和公開競聘工作,最大限度地激活了“人”這一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形成了“人人思進、共謀發展、共創輝煌”的良好局面。

成都地奧礦業能源有限公司集團榮譽

成都地奧集團多次獲得國家、省市各種獎勵及稱號,先後被評為“全國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四川省優秀企業”、“實施火炬計劃先進高新技術企業”,連續11年名列成都市納税大户前列。“地奧”商標被評為全國馳名商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