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澤民

鎖定
成澤民(1918年3月-2007年3月2日),山西汾陽人,1937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解放軍政治學院。後歷任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軍副政委,軍政委,瀋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瀋陽軍區副政委。是中共九大代表。
2007年3月2日,成澤民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瀋陽逝世,享年90歲。 [1] 
中文名
成澤民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山西汾陽
出生日期
1918年3月
逝世日期
2007年3月2日
畢業院校
解放軍政治學院
主要成就
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 

成澤民人物生平

成澤民,1918年3月出生於汾陽市肖家莊鎮望春村,1932年入河汾中學(現汾陽中學)讀書,1937年3月參加山西軍政訓練班 [2]  ,投筆從戎投身抗日,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革命生涯中,他歷任學員、指導員、幹事、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主任、軍政治部副主任、師政治委員、軍政治部主任、軍副政治委員、軍政治委員,瀋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職,參加了百團大戰、浮翼、青浮、上黨、長治、中原、淮海、渡江、西藏剿匪和平叛等戰役戰鬥,為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建設做出了貢獻。
成澤民是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成澤民主要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山西平遙遊擊支隊二大隊政治指導員、太嶽部隊十一旅三十一團一營政治教導員等職。先後參加了百團大戰、浮翼、青浮、上黨、長治等戰役、戰鬥。
期間,他轉戰南北,出生入死,表現出無私無畏、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和對共產主義事業的赤膽忠心。他認真貫徹黨中央關於對敵鬥爭的方針政策,不斷總結對日作戰經驗,積極爭取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帶領部隊多次出色粉碎日偽軍的掃蕩和圍剿,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頑固勢力的囂張氣焰,為鞏固和發展抗日根據地、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2] 
解放戰爭時期,成澤民歷任太嶽區十一旅三十一團政治處主任,第十四軍四十二師一二六團政治委員等職,先後參加了著名的中原戰役、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作戰中,他身先士卒,英勇頑強,指揮果斷,出色地完成了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在淮海戰役中,他堅持走羣眾路線,善於發揚軍事民主,注重調動和發揮各級指揮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造性地開展戰時政治工作,因功績顯著,被評為二等功臣。
新中國成立後,成澤民歷任第十四軍四十二師政治部主任、第十四軍政治部副主任、第十四軍四十二師政治委員等職。期間,他帶領部隊先後三次進軍西藏參加剿匪任務,殲滅了盤踞在當地的國民黨反動派殘餘勢力,保護了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任師政治委員時,他在西藏平叛戰鬥中負責昌(都)南地區總指揮工作。他充分發揮和調動廣大羣眾的積極性,全面深入地分析情況,客觀果斷地處理問題,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特別是注重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把叛亂分子與不明真相的普通羣眾區別開來,很快掌握了敵人的活動規律,一舉全殲昌南地區守敵,為奪取全國最後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成澤民歷任第十四軍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瀋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瀋陽軍區副政治委員等職。他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認真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關於軍隊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身作則,嚴格要求,求真務實,勤奮工作,贏得了廣大官兵的尊敬和愛戴,他一心撲在工作上,經常深入部隊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指導工作,為我軍的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2] 

成澤民所獲榮譽

曾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在1988年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是汾陽籍在外人士中屈指可數的傑出人物之一。 [2] 

成澤民人物著作

成澤民離休後,分別在1992年和1995年同廖運周、梁凱元、甄連生等編撰了《戰鬥在高原》、《甄華紀念文集》等,並於2002年3月出版《往事雜憶》,具體地介紹一些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鬥爭歷程;介紹一些所接觸到的、為革命事業而獻身的戰友和人民羣眾;介紹一些我們黨、毛澤東同志和他的戰友們領導革命戰爭的實踐活動。 [2] 

成澤民人物逝世

2007年3月2日,瀋陽軍區原副政治委員成澤民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瀋陽逝世,享年90歲。 [1] 

成澤民人物評價

成澤民關心國家和軍隊建設,關心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他一生熱愛學習,關心時事,年邁時仍專心研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黨的創新理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表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和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執着追求。
成澤民是汾陽人民的驕傲,他為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立的功績永載史冊,他堅定的革命信仰、忠貞的愛國情懷、以及視死如歸的偉大民族之魂將永遠成為激勵人民奮勇前進的精神力量。(《呂梁日報》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