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吉思皇帝賜丘神仙手詔謁

鎖定
史書曾將蒙古軍隊的招安和丘處機“刀下救人”概括為“一言止殺”。
成吉思汗的異軍突起,打破了各方的實力格局,他自己擁有了強大的軍事力量並實施着他的大一統計劃。俗話説,“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難”,成吉思汗也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決定選招賢能之人治理天下。他得知丘處機博古通今,才能超羣,於是想招其為國師,幫助自己安國治天下。成吉思汗兩次遣使召見丘處機,可是丘處機隱居山林,深入簡出,避而不見。
成吉思汗求賢若渴,不肯放棄。於1219年第三次派遣近侍臣劉仲祿備輕騎素車、攜帶手詔請丘處機出山,演繹了又一個帝王虔誠躬迎,禮賢下士的故事。丘處機終於被成吉思汗的誠意所打動。公元1220年,他審時度勢決定西行拜見成吉思汗。
作品名稱
成吉思皇帝賜丘神仙手詔謁
作    者
成吉思汗
創作年代
1219年
文學體裁
詔書

成吉思皇帝賜丘神仙手詔謁背景介紹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為了一統天下,成吉思汗發動了大規模的擴張戰爭。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難,成吉思汗決定選招賢能之人治理天下。他得知丘處機博古通今,才能超羣,想招為國師。成吉思汗兩次遣使召見丘處機,可是丘處機隱居山林,深入簡出,避而不見。成吉思汗求賢若渴,不肯放棄。於1219年第三次派遣近侍臣劉仲祿備輕騎素車、攜帶手詔請丘處機出山,演繹了自三國以來又一個帝王虔誠躬迎,禮賢下士的故事。

成吉思皇帝賜丘神仙手詔謁詔書內容

制曰: [1] 
天厭中原驕華太極之性,朕居北野嗜慾莫生之情,反樸還淳,去奢從儉,每一衣一食,與牛豎馬圉共弊同饗。視民如赤子,養士若弟兄,謀素和,恩素畜,練萬眾以身人之先,臨百陣無念我之後,七載之中成大業,六合之內為一統。
非朕之行有德,蓋金之政無恆,是以受之天佑,獲承至尊。南連蠻宋,北接回紇,東夏西夷,悉稱臣佐。念我單于國千載百世已來,未之有也。然而任大守重,治平猶懼有缺,且夫刳舟剡楫,將欲濟江河也;聘賢選佐,將以安天下也。朕踐祚以來,勤心庶政,而三九之位未見其人。
訪聞丘師先生,體真履規,博物洽聞,探賾窮理,道充德著,懷古君子之肅夙,抱真上人之雅操。久棲巖谷,藏身隱行。闡祖師之遺化,坐致有道之士,雲集仙徑,莫可稱數。自干戈而後,伏知先生猶隱山東舊境,朕心仰懷無已。豈不聞渭水同車、茅廬三顧之事?奈何山川弦闊,有失躬迎之禮。朕但避位側身,齋戒沐浴,選差近侍官劉仲祿,備輕騎素車,不遠數千裏,謹邀先生暫屈仙步,不以沙漠悠遠為念。或以憂民當世之務,或以恤朕保身之術,朕親侍仙座,欽惟先生將咳唾之餘,但授一言,斯可矣。
今者,聊發朕之微意萬一,明於詔章,誠望先生既着大道之端,要善無不應,亦豈違眾生小願哉!
故諮詔示,惟宜知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