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戏剧月刊

上海1928年创刊的戏曲期刊
《戏剧月刊》创刊于1928年6月10日,是以京剧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杂志,该刊由戏剧月社出版,上海大东书局印刷发行,主编为当时著名戏剧理论家刘豁公,他主张对于戏剧不要墨守旧章,却也不赞成一笔抹煞。最好是把戏剧成分分析起来。好的地方竭力保护,坏的地方进行酌量改良。
该刊是对旧戏的宣传、研究、评论,有铜图、脸谱、文字三个栏目,图文并茂。分图片和文字两部分。图片主要是名伶剧照、舞台照、生活照;文字涉及京剧、昆剧,以京剧为主。主要撰稿人有郑过宜、吴我尊、周瘦鹃、周剑云等。1932年9月出至第3卷笫12期后停刊。共出36期。最后一期为谭鑫培专号。 [3]
中文名
《戏剧月刊》
语    种
中文
类    别
以京剧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杂志
编辑单位
戏剧月刊社出版
创刊时间
1928年6月10日
出版周期
月刊 [3]
发行单位
上海大东书局
期    数
36期
停刊时间
1932年9月
主    编
刘豁公

期刊简介

播报
编辑
《戏剧月刊》 [1]
1928年6月,刘豁公主编的《戏剧月刊》创刊。该刊由戏剧月社出辩霸燥版,大东书局发行。该刊分图片和文字两部分。图片主要是名伶剧照、舞台照、生活照;文字涉及京剧、昆剧,以京剧为主。主要撰稿人有郑过宜、吴我尊、周瘦鹃、周剑云等。主干王得天,理事编辑婶洒郑过宜。
该刊是对旧戏的宣传、研究、评论,有铜图、脸谱、文字三个栏目,图文并茂。铜图为当时知名演员的戏装、时船朽去乎装、便装照片。每期的照片、脸谱都有十余幅。文字内容有对剧本唱腔等表演艺术的研究(如《论京剧唱法取经之不同》、《青衣唱法概论》、《谭腔之研究》),有对流派、演员的评论(如《梅荀尚程之我见》、《京派新戏和海派新戏的分析》)、有剧坛情况的报道(如《上海戏院变迁志》、《重庆剧场之概况》漏腊),有名伶的介绍(如《杨宝森小史》、《汪笑侬传》、《名伶小纪》)。栏目刊载大量的剧谈、剧话(如《退思庐剧话》、《啸庵剧谈》)亦刊载剧本唱词(如《乌龙院剧本》)。此外,刊物还以当时知名演员为中心,推出梅兰芳、程艳秋、尚小云、杨小楼、谭鑫培专号。主要撰稿人有刘豁公、张次溪、海上漱石生、张肖伧、看云楼主人、小织组端举帘馆主等。 [3]
1931年9月停刊,最后试少讲一期为谭鑫培专号。刊物出版以来受到热烈欢迎,销量束市“由四五千逐渐增加到一万三千以上”(3卷12期卷首语),但因日本侵华停刊,“只棕霸再不料东瀛帝国主义者大炮一轰竟把我们惨淡经营的一点根基全轰去,致使本刊不得已而停刊”(3卷12期卷首语)。月刊,戏剧刊物。 [3]

办刊宗旨

播报
编辑
宗旨为“绝不主张墨守旧章,却也不赞成一笔抹煞”,力主做到发表的文章,能将“好的地方,像腔调、韵味、板眼、武工等类应该竭力的保留;坏的地方,象不通的戏调,无理取闹的做派等类,应该酌量改良”。刊登过“四大名旦”、王风卿、杨小楼、孟小冬、李万春、琴雪芳等名伶的戏装便照。连载要文有孙玉声的《上海戏园变迁志》、刘蛰里的《戏曲沿革》、张燕侨的《廿年来戏剧杂谈》、齐如山的《论戏剧之中州韵有统一语言之能力》、张肖他的《谈捉放曹之唱词念白及谭调之一斑》等。剧评类文章有刘豁公的《哀梨室戏谈》、詹脉脉的《退思庐剧话》、小织帘馆主的《名伶小记》、张肖伦的《西西室剧话》等。此外,还发表过时慧宝、梅雨田、刘彼荫、方星椎等人小传。其他主要撰述人还有余空我、舒舍予、严独鹤、吴我尊、姚民哀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