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懸鐘埭烏魚

鎖定
“懸鐘埭烏魚”品質特徵為體延長,前部近圓筒形,後部側扁,一般體長 20~40釐米,體重500~1500克。全身被圓鱗,眼大、眼瞼發達。牙細小成絨毛狀,生於上下頜的邊緣。鰭條淺灰色,腹鰭基部有一黑色斑塊。烏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魚肉含蛋白質22%,脂肪4%。特別是冬至前的烏魚,魚體最為豐滿,腹背皆腴,特別肥美,常被作為賓館酒樓的海鮮佳餚。
中文名
懸鐘埭烏魚
產    地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
品    牌
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目錄

懸鐘埭烏魚簡介

詔安縣地處東南沿海,閩粵交界處,毗鄰廣東省饒平縣,地理座標為東經116°55′—117°22′,北緯23°35′—24°11′,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常春,光照充足,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447.5毫米,平均氣温21.3℃,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境內水系發達,主要河流有東溪和西溪,淡水總面積6.80萬畝,海區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海水養殖以貝類養殖歷史最早,品種有牡蠣、泥蚶、哈類等,而海水養殖魚類對象主要是鯔魚,又稱烏魚,或“海烏”,盛產於宮口港懸鐘埭海域一帶,沿海人民掌握烏魚的自然生態習性,並流傳有正月烏、二月鱸、三月尖頭......之説。宮口港懸鐘埭海域區域有豐富的蟹類資源,有東溪淡水和海水匯合處的獨特水質,泥肥水優,養殖的灘塗底質為泥沙或沙泥,氣侯温和,年平均水温20.9度,水清透明,潮流暢通,海水比重1.022~1.025,水温變動範圍攝氏9.6~10.25℃。潮間帶生物量豐富,浮游植物以藍藻、硅藻的數量最大,以熱帶性和暖水性的撓足類、磷蝦類、糠蝦類居多,適宜貝類生長,優越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地理條件造就了“懸鐘埭烏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優質特性。

懸鐘埭烏魚發展

據《 詔安縣誌 》 [1]  記載: 漢代前,詔安就有淡水養魚業。明代,有灘塗養殖業 。民國時期,大梧蠔、懸鐘埭烏魚、甲洲雞母埭大蝦、仙塘紅蟳等,均在縣內外享有盛名。新中國成立後,水產養殖業受到重視,養殖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加。1979年後,漁民進一步開發利用灘塗、近淺海等發展人工養殖業。至1992年,全縣海水養殖魚類面積增加到1350畝,放養烏魚、石斑魚、鱸魚,產量142噸。1996年放養1850畝,產量471噸。目前全縣懸鐘埭烏魚的養殖面積約1萬多畝,產量2萬7千多噸,產值1億多元。 [2] 
烏魚除了作為食品大受讚賞外,還有滋補身體的效用,深受消費者青睞。
懸鐘埭烏魚 懸鐘埭烏魚
2013年協會開始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申報 “懸鐘埭烏魚”地理證明標誌商標。由詔安縣梅嶺鎮水產養殖協會申請註冊的“懸鐘埭烏魚”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日前通過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准註冊。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