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懸棺葬

鎖定
中國古代葬式的一種。即人死後,親屬殮遺體入棺,將木棺懸置於插入懸崖絕壁的木樁上,或置於崖洞中、崖縫內,或半懸於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臨深溪,無從攀登。其俗流行於南方少數民族地區,懸置越高,表示對死者越是尊敬。
中文名
懸棺葬
外文名
Hanging coffins buried
實行地區
黔、滇、粵、浙、贛等
所屬葬式
崖葬

懸棺葬相關簡介

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屬崖葬中的一種。在懸崖上鑿數孔釘以木樁,將棺木置其上;或將棺木一頭置於崖穴中,另一頭架於絕壁所釘木樁上。人在崖下可見棺木,故名。“懸棺”一詞,來源於梁陳間顧野王(519~581)“地仙之宅,半崖有懸棺數千”(《太平御覽》卷47引)一語。1946年中國學者考察四川珙縣興文懸棺葬時,始將此詞作為專稱。
黔、滇、湘、桂、粵、浙、贛、閩、皖等省的少數民族實行此葬儀。懸棺主要存在於福建武夷山地區和四川與雲南交界的珙縣、興文、筠連鎮雄昭通等縣。與珙縣懸棺葬並存的還有崖畫。
各地發現的懸棺葬,葬具與年代各不相同。福建武夷山地區的多系整木挖制的船形棺,屬春秋、戰國之物。這一地區白崖懸棺隨葬品有龜狀木盤及大麻苧麻、絲、棉紡織品殘片、殘竹蓆等。四川珙縣、興文一帶的多系整木挖制的長方形棺,其上為人字坡蓋,屬元、明時期之物。珙縣洛表懸棺的隨葬品以衣服為主,其上裝飾繁縟,隨葬的竹筷上寫有漢字。

懸棺葬史書記載

三國吳沈瑩臨海水土異物志》:“父母死亡,殺犬祭之,作四方函以盛屍。飲酒歌舞畢,仍懸着高山岩石之間,不埋土中作冢也。”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十四:“五溪蠻父母死……盡產為棺,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自山上懸索大柩,彌高者以為至殮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巖穴間,高者絕地千尺,或臨大河,不施蔽蓋。”

懸棺葬歷史淵源

懸棺葬地的選擇必須依山傍水和船形棺的使用反映出懸棺葬起源於江河湖海的水居民族。
據歷史文獻記載和掌握的考古資料,福建、江西等東南地區的懸棺葬在我國懸棺葬年代中最早,且為古代越族之葬習。《漢書·嚴助傳》:“越方外之地……處溪谷之間,篁竹之中,習於水斗,便於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險”。古代越人的經濟生活“陸事寡而水事眾,於是人民被髮文身……短褚不袴,以便涉遊,短袂攘卷以便刺舟。”
上述記載表明,我國古代越人所處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生活與江河湖海息息相關。人類社會的宗教觀念產生以後,人們便根據鬼魂到另一世界去生活的幻想,將人的現實生活附加給鬼魂世界。因此許多民族的喪葬習俗都具有事死如事生的特點。基於這樣一種宗教觀念,古代越人便將懸棺葬地選在依山傍水的懸崖峭壁。人的生命雖已結束,然而死者的鬼魂與原先的社會羣體尚繼續保持着密切聯繫。在冥冥之中他依然與他的親人在以前所處的地理環境中生活。
船是我國古代越人重要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福建武夷山船棺是迄今為止我國懸棺葬中最早的葬具。白巖、觀音巖保存較好的兩具船葬全長3.5至5米左右,寬約0.55米、高0.6至0.7米。無論從形狀、大小等方面來看,武夷山船棺均與閩北江河及閩南廈門等地沿海所用的木船和漁船相似。這種情況表明,船形棺最早很可能就是實用器物。

懸棺葬分佈區域

神秘僰人族懸棺 神秘僰人族懸棺
依據文獻及實地考察,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區,均有此種葬俗。江西貴溪仙岩、福建武夷山、重慶忠縣卧馬函、重慶奉節縣夔峽風箱峽、四川珙縣麻塘壩螃蟹溪山崖等地。曾發現大批戰國至秦、漢之際的古代懸棺葬遺物。

懸棺葬棺置入龕

《臨海水土異物志》 《臨海水土異物志》
懸棺葬是古代一種比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選擇一處壁立千仞的懸崖,用我們二十一世紀仍不知曉的方法,將仙逝者連同裝殮他的尺棺高高地懸掛(置)於懸崖半腰的適當位置。葬地的形勢各異,歸葬的個體方式也略有差別:或於崖壁鑿孔,椽木為樁,尺棺就置放在崖樁拓展出來的空間;或在約壁上開鑿石龕,屍棺置入龕內;或利用懸崖上的天然巖溝、巖墩、巖洞置放屍棺……人死了,要找個歸宿,要為失去靈魂的軀殼找一個妥當的安置辦法,從這個意義上講,懸棺葬和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等葬式一樣平常。然而,凝神屏息想想:一口沉甸甸的屍棺,一具冷冰冰的屍骨,怎麼會“飛”到那高高的懸崖上?屍棺的主人是誰?我們有限的智慧還難以解讀這用千年的沉默寫下的寓言,夢魘中便無法逃避懸棺的陰影。

懸棺葬置棺方式

懸棺葬的置棺方式有以下幾種:
(1)木樁架壑式。棺木架置於天然崖洞或在岩石裂隙所打的木樁之上。此種形式見於福建武夷山、湖南、四川等地,在湘西沅水兩岸和川東長江三峽地區尤為常見。
(2)崖洞式(包括天然巖隙式)。即利用臨河峭壁上的天然洞穴或裂隙,略加修整(壘築、填平)置棺其內。這種形式在各地懸棺葬中均有發現。
(3)橫穴式。在臨江崖壁上開鑿長方式橫龕,大小寬窄以容一具長約2米,高、寬約為0.5米左右的棺木為限,棺側外露。這種置棺方式見於川南、川東長江三峽等地。
(4)方穴式。在臨江崖壁上開鑿寬約1.5米或稍小的方洞,或者利用天然洞穴加工成方洞,置棺其內。此種形式在川東南、湘西和鄂西等地常見。
(5)懸崖木樁式。在臨江絕壁上開鑿小方孔,打入木樁,然後架棺其上。這種形式多見於川南、湘西等地。
(6)崖緣式。在海邊陡峭崖壁上常有突出的狹窄崖緣形成天然平台,棺木置放上面,此種形式在台灣和東南亞海島地區較為常見。

懸棺葬懸棺葬具

據掌握的科學資料,我國南方各地的懸棺葬具絕大多數為整木刳空而成,按棺木的外形大體上可區分為如下幾種:
(1)船形棺。這種棺頭尾上翹,形狀同於現今江河濱海所使用的小木船,主要見於福建武夷山。據實地考察,川東長江三峽地區二十一世紀未發現船形棺。
(2)圓筒形棺和方形棺。這兩種棺木在我國懸棺葬中最為普遍,它們分圓筒形和長方體形,而且絕大多數棺的棺蓋,棺身系同一段整木剖開,挖空而成,子母口閉合。
迄今為止木板拼合式棺在我國懸棺葬中極為罕見。根據川東長江三峽所見某些殘棺板推測,可能有木板拼合式棺。

懸棺葬宗教觀念

懸棺葬反映的宗教觀念主要是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在鬼魂崇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家庭、私有制產生和發展的產物。人們迷信祖先的靈魂具有佑護子孫後代的神秘力量,儘管鬼魂是人們恐懼的對象,但對死去的祖先卻極為崇敬。人死後,人們想盡一切辦法來安撫死者,以取悦祖先的靈魂,並祈求得到祖先靈魂的保護。
屍骸是靈魂的寄居之所,毀壞屍骸會使祖先的靈魂失去依託。為使祖先靈魂得到永久的安息,因此在葬法上要儘量避免野獸和其他人為等因素的傷害。懸棺葬的宗教目的蓋源於此。一方面懸棺葬濱水而葬,祖先的鬼魂在陰間仍與親人們生活在一起,另一方面,棺木懸棺葬於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人跡罕至,野獸亦難侵害,正符合人們的期望。
張鶩朝野僉載》雲:“五溪蠻,父母死,於村外閣其屍三年而葬……盡產為棺,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彌高以為至孝”。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中部地區的托拉賈人(Toraja)直到二十一世紀尚行懸棺葬俗,他們在陡峭的懸崖絕壁選擇置棺之所,認為棺穴挖鑿得越高越好。人們相信,屍骸在空中保存的時間越長越加吉利,死者的靈魂就越容易步人另一個世界,子孫後代便會受到祖先靈魂的長久佑護。於是人們不惜傾家蕩產,不僅將殮屍棺木懸葬在險峻的峭壁之上,而且爭相放置得越高越好。

懸棺葬四川珙縣

麻塘壩螃蟹溪山崖等地,曾發現大批戰國至秦、漢之際的古代懸棺葬遺物。

懸棺葬雲南

《臨海水土異物志》 《臨海水土異物志》
在雲南,今昭通地區沿金沙江、白水江、關河流域的懸棺不説是絕無僅有,肯定是分佈最多、最為集中的地區。就已知情況,鹽津縣豆沙關底坪棺木巖、靈官巖,威信縣的瓦石、石洞、永善縣地黃華,不下10餘處;巖樁、巖墩、巖龕、巖溝、巖洞等各種懸棺葬的形式一應俱全。尤其是豆沙關懸棺,保存最多、最完好,地勢最險峻,被學者稱為“上古遺存,天下奇蹟”,“懸棺博物館”。
豆沙關懸棺在鹽津縣豆沙鄉石門村關河南岸的絕壁上,緊傍213國道。秦開“五尺道”、漢修南夷道、隋造偏梁橋閣、唐開石門道,都無一例外地選擇豆沙關作為人滇的門户。“關津樞紐”,“南滇鎖鑰”,名不虛傳。關河北岸,“五尺道”貴跡、石門關古城堡、唐貞元十年御史中丞袁滋冊南詔題名摩崖,昭示着這裏曾有過人文蔚起的繁榮。關河南岸,削壁騰立,參天而起,高達四五百米,懸棺就存放於絕壁半腰一工方形巖坎內。20世紀30年代調查有棺40多具,此後,或墮落入關河,或被好奇者、居心叵測者破壞,今仍存有10餘具。遠眺,在清淡得近乎透明的天穹下,在沉重得勢將傾倒的絕壁的陰影中,屍棺累累,凌空懸置,確實會讓人生出許多難以言喻的思緒,臆想出許多神魔怪異的故事,難怪熊大人要苦苦祈告“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萬歲兮無厲無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