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懷鄉起義

(革命事件)

鎖定
懷鄉起義,是1927年12月15日中共南路特委和信宜縣委領導人民舉行的。它是中共信宜縣委組織領導信宜人民,以革命武裝奪取政權的一次偉大革命實踐,是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各地舉行的100多次武裝起義中的一次,在信宜乃至廣東地區的革命鬥爭史上,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 [2] 
中文名
懷鄉起義
地    址
信宜縣
領    導
中國共產黨
發生時間
1927年12月15日

懷鄉起義歷史背景

懷鄉起義三大政策

1923年6月,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中國共產黨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統一戰線,並允許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把國民黨改組成民主革命的聯盟。1924年1月,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建立了民族革命統一戰線,確立“聯俄、聯共和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此後,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國民革命和農民運動蓬勃發展。 [3] 

懷鄉起義減租減息鬥爭

1925年12月,在廣東國民大學讀書的共產黨員羅克明(池洞扶參村人,幼年隨祖父遷居懷鄉鎮百片坑村),受中國共產黨廣東區委委派,回家鄉信宜從事建黨及農民運動工作。他廣泛發動學生、農民羣眾,經過一段努力,建立了懷鄉、東鎮兩個區級黨組織和13個鄉黨支部。在普遍建立鄉村農會的基礎上,成立懷鄉、思賀兩個區農會,全縣農會會員達4萬多人,開展減租減息等鬥爭,全縣農會會員達4萬多人。 [3] 

懷鄉起義事件經過

懷鄉起義準備工作

1927年。已經掌握了國民黨最高權力的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縣內許多農會被國民黨反動派強迫解散。羅克明設法保存懷鄉地區的農會而轉入秘密活動。同年5月,中共信宜縣委成立,羅克明任書記,朱也赤、陳業之任委員,下轄懷鄉、東鎮2個區委、13個黨支部、2個直屬黨小組,黨員發展到200多名,團員700多名。信宜縣委堅決貫徹上級黨委指示,大力擴展武裝隊伍,成立信宜縣革命委員會,羅克明為主任。8月,共青團廣東省委潘考鑑到懷鄉傳達南昌起義情況和“八七”會議精神,以及毛澤東“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主張。10月以後,中共中央南方局、廣東省委和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關於策動農村武裝暴動的指示,相繼由中共南路特委傳達下來。信宜縣委按照上級黨委指示,派陳文炎、張樹年代表信宜黨組織參加廣州起義,同時加緊準備懷鄉起義,成立信宜縣國民革命軍,朱也赤任司令,羅克明任副司令,下設5個組,分別做好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 [3] 

懷鄉起義起義過程

1927年12月15日晚上,起義指揮部調集農軍200多人,由陳業之負責;先鋒隊25人,全一色短槍,由朱也赤負責。起義軍在當晚夜黑之後,分別隱蔽於懷鄉圩附近的多嶺、石坑坳和懷鄉圩頭、圩尾的河堤竹林下面,斷絕一切往來行人,潛伏待命。到了10點多鐘,羅克明、朱也赤在指揮部發出命令:利用夜色掩護,逐步將部隊推進至圩尾、圩背大營地、圩頭、圩邊,把懷鄉圩、二區區署、七區團練局團團包圍。快到1點鐘時,朱也赤帶領先鋒隊迅速包圍了團練局。國民黨區長周植盛正在團練局打牌,他的兩個衞兵在門口守衞。聽到團練局的掛鐘“當”一聲,先鋒隊“砰砰”兩槍,兩個衞兵應聲倒地。硝煙起處,先鋒隊員衝進團練局,周植盛猝不及防,束手就擒。起義指揮者命令周植盛叫開區署大門,俘虜區署官兵10多人,繳獲長短槍10多支、子彈一批,接着在區署大門上掛起“懷鄉區蘇維埃政府”紅色橫額,大門兩邊豎起“司令朱”、“縣長羅”兩面大旗,在粵西地區第一次建立起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政權。
16日,起義軍在懷鄉圩背大營地召開羣眾大會,宣佈革命政府近期綱領: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打倒蔣介石反動派;實行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實行減租減息和耕者有其田;廢除苛捐雜税,廢除蓄婢、盲婚等封建制度;把周植盛交給羣眾公審處理;把印金倉的稻穀平價糶給貧苦農民。這一天,懷鄉地區農民紛紛前來祝賀,懷鄉圩所有店鋪都插上了紅旗,工商各界均表示堅決支持革命政府。
懷鄉起義的勝利震動了整個信宜。4天后,縣長楊偉績糾集縣兵民團1200多人前來鎮壓。由於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羅克明、朱也赤決定主動撤離懷鄉,率領武裝隊伍數十人,轉移到白石鎮白泥衝。次日中午,國民黨縣兵民團近千人,追趕至白泥衝,與起義軍隔江對峙。朱也赤、羅克明率領起義軍同敵人戰鬥四天三夜後,安全突圍轉移洪冠活動。
1928年1月17日,信宜縣委將懷鄉起義情況書面報告省委。同年3月中旬,敵人又來圍攻洪冠。羅克明率黨團骨幹再次轉移到錢排、雲開、達垌活動。國民黨縣政府旋懸賞通緝羅克明、潘定耀、陳業之等懷鄉起義骨幹,洗劫他們的家庭。羅克明率領的起義黨團骨幹,在雲開地區經2個多月的努力,建立起3個黨支部,發展團員70多人,組織起70多人槍的農民赤衞軍。
1928年秋,楊偉績請調正規軍一個營來到達垌,形勢惡化。羅克明被迫撤離達垌,前往香港向廣東省委彙報情況,其他起義人員化整為零,分散隱蔽活動,轟轟烈烈的懷鄉起義就此結束。 [4] 

懷鄉起義主要人物

朱也赤(1898—1928),1922年5月在廣州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轉中國共產黨黨員,在廣州從事革命工作3年多後,於1925年11月被派回茂名開展革命工作。他是中共茂名縣支部創建者,曾任廣東省農協南路辦事處總幹事、中共南路黨組織負責人、南路農民革命委員會主任、南路總指揮等職,組織領導了著名的“懷鄉起義”“沙田暴動”,1928年12月被捕壯烈犧牲。 [1] 
朱也赤 朱也赤
羅克明 羅克明
羅克明是扶參村人,1902年出生,幼時隨祖父遷居懷鄉,1919年考入廣東第九中學(現高州中學)讀書,畢業後即回到懷新小學教語文,大力宣傳新文化,反對舊八股,深受同事和學生的愛戴。1925年秋,他進入廣東國民大學讀書,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受中共廣東省委派遣回信宜從事建黨工作和開展農民運動,並在扶參小學召開了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開展了減租減息、破除迷信、禁養婢女和反對買賣婚姻等活動。農代會後,繼續擴大黨團和農會組織,到1927年4月,在全縣建立了2個區農會和35個鄉農會,會員4萬多人。黨團組織不斷壯大。1927年5月,他和朱也赤、陳業之等人正式成立了中共信宜縣委,由羅克明任中共信宜縣委第一任書記。按中共中央和廣東省委指示,羅克明與朱也赤在懷鄉地區組織了一支50多人的武裝隊伍,1927年12月15日,他和朱也赤領導了著名的懷鄉武裝起義。 [5] 

懷鄉起義後世紀念

懷鄉起義指揮部舊址,位於信宜市懷鄉鎮平梅行政村懷鄉中心小學。
懷鄉起義指揮部舊址,建於民國初年,重修於2009年,磚木結構,兩層樓房,坐北向南,建築面積257平方米。展陳面積180平方米,展陳內容包括指揮部辦公室、農軍的衣服和鞋、一大至十九大光輝歷程圖片等,共有展品10件、文物8件。
懷鄉起義指揮部舊址 懷鄉起義指揮部舊址
信宜懷鄉起義紀念室位於懷鄉起義指揮部舊址前面,建於2007年,坐北向南,建築佔地面積180平方米。紀念室展陳面積160平方米,展線長度54米,繪製有“懷鄉起義勝利慶功大會”油畫和連環畫49幅,以連環畫的形式介紹懷鄉起義的歷史過程,同時設立有主要領導人雕像,展出農民協會會旗、羅克明使用的墨硯、農民協會會員證章等實物;仿製起義軍使用的大刀、三齒、長矛、火藥槍、步槍、手槍、手榴彈等槍械;還有《懷鄉起義》、《信宜黨史資料》(第一輯)、《懷鄉起義的前後回憶》等文件和信宜黨史資料。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