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懷遠樓

鎖定
懷遠樓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客家土樓 [2]  。懷遠樓位於福建省南靖縣梅林鎮坎下村東部,距南靖縣城54千米。建於1905-1909年,是建築工藝最精美、保護最好的雙環圓形土樓,堪稱傳統民宅建築藝術的佳作,2006年5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懷遠樓
類    別
中國傳統民居建築
投用時間
1905-1909年
地    址
福建省南靖縣梅林鎮坎下村東部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0:00-24:00
門票價格
10元
著名景點
詩禮庭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福建省漳州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景點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懷遠樓歷史沿革

遊客在懷遠樓的頂樓觀望。 遊客在懷遠樓的頂樓觀望。 [1]
福建懷遠樓申報世遺已被聯合國正式受理,而關於土樓的起源這一“世紀之謎”,仍有爭議,大多數人認為“中原人為避戰亂南遷建土樓聚族而居”、“土樓是客家文化的結晶”。
懷遠樓 懷遠樓
漳州土樓研究專家、曾五嶽先生認為福建圓土樓發源於九龍江中下游及比鄰地區,是漳州先民抗倭的產物。土樓是明代九龍江下游及比鄰地區的漳州人在抗擊倭寇的血雨腥風中創造出來的,它最早出現的時間應是明嘉靖年間。這可從諸多史料得到證實。
在明嘉靖六年(1527年),龍溪知縣劉天授修篡的《龍溪縣誌》裏並沒有任何關於“土樓”的隻字記載,但是明崇禎六年(1623年),《海澄縣志》卻記載了嘉靖丙辰三十五年(1556年)進士、廣東廉州知府、海澄人黃文豪的一首《詠土樓》詩,這是有史可查最早一首詠土樓的詩,在此之前,全國所有史籍中都沒有出現“土樓”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專有名詞
明萬曆元年(1573年)的《漳州府志》記載:“漳州土堡舊時尚少,……嘉靖四十等年以來,各處盜賊生髮,民間團築土圍、土樓日眾,沿海地方尤多。”並一一列出了龍溪、漳浦、詔安、海澄的土堡、土樓數量。這是正式文獻中第一次出現“土樓”這一名詞,而當時漳州府所屬的平和、龍巖漳平都沒有關於土樓的記載,可見在嘉靖年間,土樓僅分佈於九龍江下游兩岸。
明天啓元年間(1621-1627年),龍溪進士陳天定寫給漳州知府施邦曜的《北溪紀勝》説當時“煙火稠密,樓堡相望”,龍嶺(今華安縣華豐鎮)以下諸村“連山築堡”,可見當時九龍江中下游樓堡之多。如今在九龍江中下游的天寶、上坪、仙都等地仍保留明嘉靖至清初的土寨圓樓,就是實證。
懷遠樓 懷遠樓
土樓之所以首先出現在九龍江下游,源於民眾為了應付突如其來的倭患而採取的自衞措施。當時倭寇從海上登陸,沿九龍江迅速向內地流動,官兵猝不及防,自身難保,百姓只好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地取材,建造土堡、土樓以抵禦。這可從黃文豪寫作《詠土樓》的時間得到映證。
黃文豪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中舉,次年登進士第,而倭寇恰恰是在嘉靖丙辰同年開始對漳州進行大規模騷擾,當時民間爭相建造樓堡,黃文豪可謂土樓誕生的歷史見證人。
這首《詠土樓》真實地記錄了土樓誕生的原因,“倚山為城,斬木為兵”,指的是土樓的地理環境和建樓原由,“接空樓閣兮跨層層”,説明閩南低矮的堂屋已難抵擋倭寇進犯,只有多層樓閣才能保護生命安全。
懷遠樓 懷遠樓
清康熙《漳浦縣誌》也明確指出:“土堡之置,多因明季,民罹饒賊、倭寇之苦,於是有力者率里人依險築堡,以防賊害耳。”土樓原型是官方海防衞城。南靖的懷遠樓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華僑匯資白銀萬兩締造,龍巖適中鎮現存260多幢土樓,是福建土樓最為密集的地方,也是清代“煙商大款”構建的。由於南靖、永定土樓數量密集,恢宏壯觀。

懷遠樓建築特色

遊客在與懷遠樓合影留念。 遊客在與懷遠樓合影留念。 [1]
懷遠樓最大特點就是它是一座雙環圓樓,大環和其他土樓一樣為住宅,小環為懷遠樓特有的學堂,平時是簡氏子孫讀書的地方,也是祭祀祖先的祠堂和族人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取名為“斯是室”,兩聯書為“斯堂詎為遊觀祈計敦書開耳目,是寶何嫌隘陋惟思尚德課兒孫” [1] 
懷遠樓 懷遠樓
土樓的特點是建造工期長,一般要花兩三年時間才能完工,較大者甚至要積數十年、幾代工匠的辛勞。所用木材須300~500立方米。因土牆下厚上窄,堅實牢固,“三防”(防風、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還能防火(三環土牆便是3道封火牆),特別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歎服。
幾乎所有土樓都曾經受過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驗,皆安然無恙。好的土樓即使經歷地震也僅在樓與樓之間裂一條裂縫,由於圓樓牆結構下面厚1.2米,向上延伸時略向內斜,呈梯形狀,向心力強。70多年來竟神奇地自然彌合,現僅留下一道一二公分寬的裂縫。
土樓建築的另一特色是結構極為規範,房間的規格大小一致。大多數土樓均只有一個大門供出入,樓內均有天井,可儲半年以上糧食,猶如一座堅固的城堡,易於防盜和防匪(舊時客家人常遭匪患,故壘築高大土牆以防不測)。由於牆壁較高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熱納涼,優點甚多。客家人建土樓時,將煙囱砌入土牆內,使廚房免受黑煙污染,十分潔淨。
土樓的興建,也是舊時客家人篤信風水的表現。迷信説法,認為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出口處有“凹煞”。建方樓時,他們以為其某個角會碰上“煞氣”,就在樓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當”字樣以避邪,或在樓角釘上繪有八卦、寫上字符的木板,用以“制煞”。圓樓無角,據説“煞氣”能滑走,所以為避“煞”,清代以後的土樓多為圓樓。總的看來,建土樓講求實效性是顯而易見的。
土樓不僅在建築風格上特色鮮明,大多數土樓的命名也寓意雋永、意味深長。土樓作為福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建築形式,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數十户、幾百人同住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因此,一部土樓史,便是一部鄉村家族史。土樓的子孫往往無須族譜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
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築成高大的樓堡,化平凡為神奇,又體現了客家人征服自然過程中匠心獨運的創造。20世紀60年代後,傳統的土樓已基本歇建,如今在閩西閩南保存有數百座形態各異的土樓,其中永定縣和南靖縣的數量最多,各有100多座大小土樓。在永定,土樓麇集於湖坑、古竹等少數鄉鎮,僅湖坑鄉就有54座;在南靖則以書洋、梅林等鄉為多。絕大多數土樓保留完好並依然住人。與一般民居錯雜共存,使龐然土樓猶如鶴立雞羣,格外引人注目。

懷遠樓建築格局

遊客在參觀“斯是室”。 遊客在參觀“斯是室”。 [1]
懷遠樓的樓基用巨型鵝卵石三合土壘築而成,整座樓共有4層,高14.5米,每層34個房間,共有136個房間。懷遠樓因夯土配方獨特,夯築技藝高超,外牆表面光滑無剝落,也抵禦住了地震的損壞 [1] 
懷遠樓的結構極為規範,每間屋子的規格大小一致,每户四層,一層做飯,二層儲存糧食,三四層住人。樓內打有水井,可儲半年以上糧食,猶如一座堅固的城堡,易於防盜和防匪 [1] 
懷遠樓 懷遠樓
懷遠樓是一座“斯是室”為精巧秀氣“四架三間”上下堂建築,佔地190平方米,室內雕樑畫棟,古樸天然,對聯橫匾,書卷氣濃。堂上懸掛的橫匾刻着蒼勁有力的行楷“斯是室”大字,兩邊柱子上有副對聯,上聯是“斯堂詎為遊觀計敦書開耳目”,下聯是“是室何嫌隘惟思尚德課兒孫”。
在上廳,又有對聯“書為天下英雄膽,善是人間富貴根”、“世間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謀讀與耕”。在外門樓,也有一副聯“讀書教子紹謀遠,禮讓傳家衍慶長”,橫批是“詩禮堂”。
懷遠樓 懷遠樓
懷遠樓是雙環圓形土樓,簡氏家庭住宅,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坐北朝南,佔地1384.7平方米,高4層,1 4.5米,每層34間,共136間。樓門上有楹聯“懷以德敦以上藉此修齊遵祖訓,遠而山近而水憑茲靈秀育人文”。懷遠樓最引人注目之處,在於內院核心位置的祖堂也就是家族子弟讀書的地方“斯是室”。
在上廳,又有對聯“書為天下善是人間富貴根”、“世間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謀讀與耕”。在外門樓,也有一副聯“詩書教子詒謀遠,禮讓傳家衍慶長”,橫批是“詩禮庭”。足見其家族的耕讀傳承的門風,站在上廳往回看,進門口的反面上懸掛“助我義師”滏金匾,據説是民國將軍何應欽所題。
懷遠樓 懷遠樓
懷遠樓的樓基用巨型鵝卵石和三合土壘築3米多高,牆體光滑無剝落。站在樓外牆邊把臉貼着牆向上看,能看到樓基下圍小,中間大,上層又逐漸縮小,橄欖狀,據説此結構符合力學,可抗風,使樓更結實。
走進懷遠樓,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文化氣息。懷遠樓只設一個大門,大門頂上繪有八卦,八卦下方是大大的“懷遠樓”三個大字——懷遠樓的名字有兩個涵義:一是樓主來自河北懷楊簡氏家族,另一個則是要告誡簡氏子孫要胸懷遠大志向。兩側是一副對聯:“懷以德敦以人藉此修齊遵祖訓,遠而山近而水憑茲靈秀育人文。”
大門兩側還有四個裝飾花俏的四個大字“福祿壽全!”,是在告誡子孫,“福祿壽全”是相對的,只有努力才能獲得,而不是順理成章的。
走進大門,迎面就是“樓中樓”內環樓“詩禮庭”。大門至詩禮庭通道兩邊分別有磚牆把大天井隔開;在土樓走廊這側分別有兩個拱頂側門,右側門上大書“玉樹”,左側門上大書“寶田”,寄寓熱愛禾稼樹木、與自然和諧的願望。詩禮庭背後與土樓之間也以磚牆隔出一個天井,詩禮庭為磚木結構,面闊三間,是抬梁式五鳳樓,大門上書“詩禮庭”,兩側對聯:“詩書教子詒謀遠,禮讓傳家衍慶長。”
跨過小天井,迎面就是主體建築“斯是室”,堂上的橫匾上刻着蒼勁有力的金字“斯是室”,令人想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劉禹錫《陋室銘》)。斯是室兩邊的柱子掛上一副對聯:“斯堂誆為遊觀極計敦書開耳目,是室何嫌隘陋惟思尚德課兒孫”這裏不是供遊人閒逛的,而是長輩議政、小輩課業的場所。
懷遠樓 懷遠樓
走進上廳,又是有對聯,“書為天下英雄業,善是人間富貴根”;“天下良謀讀與耕,世間善事忠和孝”。正堂兩邊屋架斗拱上別出心裁地裝飾着木刻書卷式飾物,另有鐫篆書溜金對聯“月過花移影,弄聲風來竹”;“琴書千古意,曉春花木心”。
斯是室側門上有一大牌匾,金書“助我義師”四個大字,是前國民革命軍東路總指揮何應欽所贈“助我義師”牌匾——當年何應欽被漳州軍閥張毅的部隊圍困,簡姓的家族勢力比較強,幫助何應欽解圍,何應欽就得救後欣然題詞贈匾。。
“詩禮堂”的大門兩側、圍牆上鑲嵌着做工極其講究的帶有通花圖案的四方琉璃磚,是當年簡氏族人從南洋帶回的。
天井祖堂 天井祖堂
走出天井祖堂,祖堂旁邊建有一水井,至可飲水又可防火。東西南北各有木製樓梯上去,每層樓道相通,樓道也全是木製結構,採光條件都很好。進入第三層,房間大約不到十個平米,放下一張牀,就所剩無幾了,木板樓板,室外靠外牆邊有小方窗,整個房間小巧玲瓏,乾乾淨淨,每個房間前都放着一個加蓋的桶子,是用來方便用的。站在樓道上,透過三層的優美的弧形樓檐,可以看到樓外的遠山與藍天,會讓人覺得人與自然竟是如此融恰。

懷遠樓歷史文化

名稱含義
懷遠樓 懷遠樓
懷遠樓的名字有三重含義:
1、懷念遠方的親人
2、樓的主人來自河南“懷”地的遠方
3、訓示簡氏的子弟要胸懷遠大志向,更上一層樓

懷遠樓地理環境

  • 漳州市環境地貌
全市山地面積8000平方公里。海拔80-240米的丘陵地約2956平方公里,僅土地面積的23.56%。漳州位於北緯23.6度到25度之間,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温度21℃。1985年最高日氣温36.3℃,最低1.6℃。無霜期達330天以上,年日照2000-2300小時;年積温7701.5℃。年降雨量1000-1700毫米,雨季集中在三至六月。年平均風力二級。
懷遠樓 懷遠樓
懷遠樓位於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坎下村東部,漳州西北多山,東南臨海,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多樣,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西北部橫亙着博平嶺山脈,海拔700至1000米,平和縣境內的大芹山為最高點,海拔1544米,其他較著名的山嶺,有平和縣的小芹山、錄通山長泰縣天柱山良崗山漳浦縣梁山詔安縣九侯山雲霄、詔安、漳浦三縣交界的烏山等。

懷遠樓旅遊信息

交通
懷遠樓景區距市區92公里,距縣城54公里,可從漳州西客站乘車前往,門票10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