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懷姜

鎖定
懷姜,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1-2] 
博愛縣的清化姜,也叫“上莊姜”,主產於博愛縣北部的清化、上莊、柏山三個鄉鎮和沁陽市山王莊鎮一帶。懷姜栽培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古懷慶府盛產的生薑,辛辣多絲,具有抗寒、健胃、發汗、祛病之功效。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 [3] 
2016年12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懷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2] 
中文名
懷姜
產地名稱
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
品質特點
塊大絲細、香辣宜口、產量高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6年第128號
批准時間
2016年12月28日

懷姜產品特點

懷姜品質特性

懷姜即“清化姜”、“博愛姜”,主要分佈在博愛縣北部的許良、清化、月山、柏山及附近鄉鎮,是同類生薑中的佼佼者,為“懷慶三辣”之首。博愛姜塊大、絲細、品質佳、產量高、味道美、香辣宜口、百煮不爛、抗逆力強、含水量少,易加工儲藏。 [1] 
懷姜 懷姜

懷姜藥用價值

生薑在菜餚中可當調味品,可使菜餚味道鮮美,開胃、殺菌、驅寒,可謂益處多多。生薑味辛、性微温,入脾、胃、肺經,具有發汗解表、温中止嘔、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朱熹在《論語集註》中説:“姜能通神明,去穢惡。”《神農本草經》裏也有關於姜的記載:“乾薑,味辛温,主胸滿,咳逆上氣,温中止血,出汗,逐風;温脾,腸闢下痢。”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也推崇姜的妙用:“姜,辛而不勞,可蔬,可和,可果,可藥。”
生薑還有個別名叫“還魂草”,生薑熬的湯便叫“還魂湯”。蘇東坡的《東坡雜記》中記載錢塘慈安寺中有一位老僧,年紀八十有餘,鶴髮童顏,僧曰:“食生薑四十多年,故不老也。”民間也有:朝含三片姜,不用開藥方。“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等説法。 [1] 

懷姜產地環境

博愛縣土地疏鬆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氣候温和,獨特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宜懷姜的生長。
博愛縣城的清化鎮,是晉豫交通要道上著名的商業古鎮,是晉商出太行進入中原的必經之地,又是清末道清鐵路的終點,繁榮的商業重鎮為懷姜的傳播、銷售提供了便利條件。 [4] 
懷姜 懷姜

懷姜歷史淵源

懷姜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歷史,晉代詩人潘岳任懷慶令時,曾寫有"瓜瓞蔓長苞,姜杆紛廣畦"的詩句。記述了清化姜的分佈情況。
清乾隆下江南時,品嚐清化姜後,讚不絕口,將其奉為宮廷貢品。 [1] 
2007年,博愛縣建立了河南省懷姜標準化種植示範區。在懷姜種植過程中,先後制定了《懷姜種植技術規範》、《懷姜質量技術要求》等技術規範。
2016年,在博愛縣質監局的推動下,又制定了懷姜河南省地方標準。 [5] 

懷姜生產情況

2016年,懷姜種植面積擴大到320多公頃,年產量達600多噸。博愛縣從事懷姜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已達82家,產品包括懷薑糖膏、懷薑茶、懷姜醬等8種,姜產品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 [6] 
2017年,博愛縣懷姜的種植面積達到了5000餘畝,畝均效益達2.5萬元左右,年銷售額近5億元,帶動相關就業1萬餘人。 [7] 
懷姜 懷姜

懷姜產品榮譽

2009年6月,上莊姜種植與加工被列為第二批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4-5] 
2016年12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懷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2] 

懷姜地理標誌

懷姜地域保護範圍

懷姜產地範圍為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現轄行政區域。 [1-2] 

懷姜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傳統農家品種。
二、立地條件
選擇土壤類型為潮土,質地為重壤土,有機質含量≥1.5%,pH值7—8,三年以上輪作。
三、栽培管理
選用種用姜塊≥70克。
2.定植
4月中旬定植,每公頃11萬—12萬株。
3.施肥
每公頃施腐熟優質有機肥≥7.5萬千克。
4.遮蔭
出苗至8月10日前需遮蔭,之後撤除遮蔭設施。
5.收穫和貯藏
10月25日前收穫,鮮姜儲藏,温度保持在11—13℃,相對濕度90%—95%。
6.環境、安全要求
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塊節緊湊、絲細色黃、味道鮮辣、質地緻密。
2.理化指標
揮發油≥1.5毫升/100克,粗纖維含量≥0.40%,薑辣素含量≥0.04%,薑黃素含量≥3.5毫克/千克,總幹物質≥9.0%。
3.安全要求
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1-2] 

懷姜專用標誌使用

懷姜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河南省博愛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懷姜的檢測機構由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