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應聲阿哥

鎖定
《應聲阿哥》是王君正執導的兒童影片,由姬晨牧主演,於1982年上映。
該片講述6歲的北京兒童京京來到景頗山區看望在那裏工作的媽媽,在景頗鄉親們的幫助下改掉自身的缺點,並與景頗小朋友結下深厚情誼的故 [1] 
中文名
應聲阿哥
類    型
兒童、劇情
出品公司
北京兒童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中國
導    演
王君正
編    劇
王君正
編    劇
嚴亭亭
主    演
姬晨牧
片    長
86 分鐘
上映時間
1982年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應聲阿哥劇情簡介

《應聲阿哥》劇照和海報
《應聲阿哥》劇照和海報(12張)
6歲的北京兒童京京,跟着梅乾阿叔到了神秘的景頗山,來找搞植物考察的媽媽。京京住在麻雙奶奶家,認識了麻雙奶奶的孫子、與他同歲的小泥猴。媽媽要進森林工作,京京為媽媽送行,當媽媽走遠時,他含着淚大聲喊:“媽媽。”山裏遠遠地也有跟着喊:“媽媽——媽媽——”麻雙奶奶告訴他,這是“應聲阿哥”在呼喚。
京京害怕大黑牛,不願跟牛在一個水塘裏洗澡,大黑牛向他走來,嚇得他往後退掉進水裏,景頗小朋友把他拉了起來。京京有漂亮的衣服,有小人書和玩具。但他的電子自控小汽車只讓小泥猴一個人玩,不讓別的小朋友玩。沒想到,小泥猴竟生氣地走了,景頗小朋友也都跟着走了。京京的香蕉口琴丟了,硬説別人偷的,用土塊打了要生小牛的大黑牛肚子。他蠻不講理地摔壞了小泥猴的木“汽車”,還同小泥猴打了一架。他獨自一人在森林裏迷了路,要不是“應聲阿哥”的喊聲救了他,也許他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從此以後,京京變了。他不怕大黑牛了,還和小泥猴他們採蘑菇賣了給大黑牛買紅糖;他把耳絲分給小朋友吃,也學會了背水、打草。
一天晚上,大黑牛要生小牛了,麻雙奶奶讓他和小泥猴去找梅乾阿叔幫忙。梅乾阿叔住在對面的公社裏,天黑路遠怕大黑牛等不及。聰明的小泥猴在山頂上呼喊:“梅乾阿叔。”“應聲阿哥”又來幫忙,山裏響起了“梅乾阿叔”的喊聲,不一會兒,對面山上亮起火光,傳來梅乾阿叔的回答。京京忽然明白了是誰把他救出了大森林,是誰在關心他,幫助他。京京與小泥猴緊緊地抱在一起。
京京要跟媽媽回北京了,他流着眼淚向景頗小朋友告別。京京把玩具都送給了小朋友,也接受了他們送的禮物。京京跑上山頂跟應聲阿哥告別,他和小朋友們喊着:“我們是好朋友。”“應聲阿哥”也回答着:“我們是好朋友,好朋友——”京京帶着應聲阿哥的祝福回北京去了 [1] 

應聲阿哥演職員表

應聲阿哥演員表

    • 姬晨牧 飾 京京
    • 尚勒剛 飾 小泥猴
    • 段虹 飾 麻雙奶奶
    • 劉曉華 飾 媽媽
    • 李世江 飾 梅乾阿叔
    • 王佳 飾 木果
    • 張鵬 飾 勒丁
    • 劉歡 飾 勒幹
    • 程劼 飾 木蘭

應聲阿哥職員表

製作人 孫勇
導演 王君正
副導演(助理) 陳凱歌
編劇 王君正、嚴婷婷
攝影 汝水仁
配樂 王酩
剪輯 賈文錦
道具 高恕、王建忠
美術設計 巫亞華、郝靜遠
造型設計 胡純美
服裝設計 董菊英
燈光 王琦珊、谷天江
錄音 桂枝林
佈景師 李根茂
展開
責任編輯
曉龍
音響
楊來祥
指揮
韓中傑
演奏
中央樂團
演唱
北京實驗二小合唱隊
演職員表參考資 [2] 

應聲阿哥角色介紹

  • 京京
    演員 姬晨牧

    6歲的北京小朋友,來雲南探望在景頗山區工作的媽媽。因為在北京奶奶對他很疼愛,卻不注意對他進行正確的思想品德教育,致使他身上有自私、任性、高傲、嬌氣等不少缺點。在景頗山寨,在麻雙奶奶的教導下,他逐漸認識和克服了缺點,變成了講團結、懂友誼、愛勞動的孩子,與山區孩子建立了真摯的情誼。

  • 小泥猴
    演員 尚勒剛

    麻雙奶奶的孫子,和京京同歲的景頗族小朋友,勤勞、勇敢、憨厚、純樸、友愛。一見面他就把京京當成家裏人,即使因為京京的驕嬌二氣,兩人曾經打過架,他也仍然真誠地關心着京京。

  • 麻雙奶奶
    演員 段虹

    小泥猴的奶奶,京京媽媽的房東,善良、勤勞、儉樸。她對京京思想上的缺點,不是聽之任之,任其發展,而是積極主動地利用各種機會言傳身教,啓發誘導孩子改正缺點。

  • 媽媽
    演員 劉曉華

    京京的媽媽,科學工作者,長期在雲南從事野外考察工作。兒子京京的到來讓她欣喜不已,但看到京京被奶奶慣出一身毛病後,她不禁轉喜為憂。

角色介紹參考資 [1]  [6-7] 

應聲阿哥音樂原聲

插曲
曲名
作詞
作曲
《媽媽告訴我一句話》
嚴亭亭、王君正
王酩 [3] 

應聲阿哥幕後花絮

編劇於亭亭認為雲南的景頗族為國家守邊防,既能征戰又善歌舞,頗有特點,就把影片故事舞台確定為景頗族山 [4] 
該片中送別京京的戲是最後拍的,拍完後攝製組就要離開,所以,拍那場戲時,受別離情緒影響,孩子們哭成一團,在旁邊的攝製組人員也哭得一塌糊 [4] 

應聲阿哥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獎項
獲獎方
結果
1983年
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獎 [5] 
優秀兒童故事片
《應聲阿哥》
獲獎

應聲阿哥幕後製作

創作初衷
作為一個母親,導演王君正認為20世80年代初獨生子女比例日益增加,對孩子的教育也就更加重要。她不希望孩子僅是媽媽的嬌寶貝,而希望他們從小懂得自愛、自尊、自強,養成助人為樂、勇敢堅強的性格。這成為她創作《應聲阿哥》一片的初 [8] 
與王君正曾合作過電影《苗苗》的編劇於亭亭是雲南人,覺得雲南挺有特點,而且在閒聊時她向王君正提到日本一個與回聲有關的童話,這對王君正很有啓發,決定與於亭亭一起去雲南採風。在中途她們遇到橫斷山脈綜合考察團,王君正靈機一動,把故里孩子母親的身份設定為考察團的科學工作者,並構思了故事的大致情 [4] 
演員指導
扮演小泥猴的景頗族男孩是第一次拍電影,心理比較脆弱,在拍片時總是忍不住斜着眼睛看攝影機旁邊的導演,導致劇組浪費了寶貴的膠片,劇組工作人員堅決要求換人。但王君正導演堅持認為,既然啓用少數民族孩子來演,就一定要有耐心。她與那位小演員建立感情,經常鼓勵他,終於幫他順利完成了表 [4] 

應聲阿哥影片評價

該片一開始就把人物帶進了一個清新的、令人胸襟開朗的環境中,為友誼的主題的開展和人物精神面貌的變化提供了一個和諧的基調。緊接着,友誼的旋律便在景頗孩子們歡迎京京的歡樂聲中呈現出來,而再往後,發展和加強了這個旋律的,則正是大自然美好的聲音。該片是一部好影片,京京這個人物寫得比較生動,但是,看了以後,多少給人一種作者過分顯露地表出了自己的意圖的感覺。影片的前半部分,創作者過於單一地描繪了京京的缺點,而沒有以更豐富的色彩描繪出這個孩子可能具有的其他素質。而景頗小朋友則幾乎都是很懂事的好孩子,創作者使他們與京京形成鮮明的對照,以突出京京的缺點,這裏的色彩對比,反差過於大了。影片的後半部分京京有了進步時,他原來的那些缺點竟然一下子改正得那麼徹底、乾淨,一點影子也沒有了,在實際生活裏情況恐怕不會是這樣 [9] (中國電影家協會編審、《電影藝術》原主編秦裕權評)
該片所表現的美的感情、愛的暖流,如陣陣温馨的春風,吹拂着人們的心坎。小觀眾們在動情之時,幼小的心靈一定會受到美好情操的薰陶,一定會受到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的啓示。影片的兒童情趣,較多地融在秀美的景頗山區風光和淳厚的山寨風情之中。片中的兒童形象有着較強的感情色彩。影片對小泥猴感情的描寫,是比較動人的。但對於京京的形象塑造在一定程度上顯得概念化,不如小泥猴真切生動。影片結尾送別京京一場戲,對孩子們的感情描寫明顯露出人為的痕 [6] (《當代電影》原主編劉懷舜評)
參考資料
  • 1.    《應聲阿哥》劇情  .1905電影網[引用日期2019-04-22]
  • 2.    電影《應聲阿哥》(1905電影網/1983)片頭字幕05:28-07:22  .1905電影網[引用日期2022-01-31]
  • 3.    貴州人民廣播電台、貴州省圖書館、貴州人民出版合編.中外電影電視新歌200首: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113
  • 4.    周夏,汪憶嵐,於清.王君正訪談錄[J]當代電影,2019(10):64-69
  • 5.    中國電影家協會(編).中國電影年鑑1983:中國電影出版社,1984:343
  • 6.    中國電影家協會(編).中國電影年鑑1983:中國電影出版社,1984:476-480
  • 7.    菁菁.讓花朵沐浴共產主義思想的甘露--兒童影片《應聲阿哥》觀後[J]人民教育,1982(8):56-57
  • 8.    中國電影出版社編.電影導演的探索第三集:中國電影出版社,233-236:1985
  • 9.    中國電影家協會(編).中國電影年鑑1983:中國電影出版社,1984:47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