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應天曆

鎖定
宋代曆法名。北宋初年司天監少監王處訥等所制曆法,通行於北宋建隆四年(963年)至太平興國六年(981年)。
書    名
應天曆
頒佈時間
963年

應天曆歷史沿革

宋初沿用後周的《欽天曆》,此歷原為王樸造於顯德二年(955)。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因《欽天曆》不夠精確,詔司天監王處訥等別造新曆。王處訥等受命後經三年而製成新曆,宋太祖為之作序,賜名《應天曆》。建隆四年(963)頒用。 [2] 
《應天曆》行至太平興國時,推驗氣候漸差。宋太宗詔王處訥對曆法重加詳定。太平興國六年(983),新曆製成。正當此時,吳昭素、徐瑩、董昭吉等也都分別製成了新曆,並獻於太宗,王處訥的新曆最終被更進步的《乾元歷》(吳昭素所作)所淘汰。 [4]  [8] 

應天曆內容簡介

《應天曆》共6卷,分《歷經》、《算草》,《五更中星立成》、《晨昏分立成》、《晝夜日出入立成》、《晷影立成》等。原書已佚。 [1] 
在《應天曆》中,已有推算每年冬至日和十一月朔日所值星期序數的方法,也就是説,以七日為週期的星期制度正式引入了中國傳統官曆之中。這是為適應中國境內穆斯林的生活和宗教活動之需求而作出的,此後的《乾元歷》和《儀天曆》也都沿用這一方法。 [3]  後世學者認為,來自西域的回回天文學家馬依澤(921~1005)也參與了編撰,星期制度的引入,大約是馬依澤參與制歷所作的貢獻。 [2-3]  [5] 
此外,《應天曆》也運用了實測曆元法。從表面上看,《應天曆》取用的是上元積年法,但是,在推算氣、朔、月亮過近地點和過黃白交點的時間之時,均需加上某一特定的改正值。這實際上是給這四種天文量的計算另設起算點,與唐代傅仁均為《戊寅歷》曾設立的“加減差”相類似,即是實測曆元法的隱秘應用,是對唐代曹士蒍和後晉馬重績關於曆元改革的延續。在其後的《乾元歷》和《儀天曆》中,也都採用了相似的方法。 [3-4] 

應天曆作者簡介

王處訥,五代、北宋天文學家。河南洛陽人。先仕後漢,累官判司天監事。後周廣順中遷司天監少監,國子博士。入宋,遷少府少監司農少卿並判司天事,後拜司天監。建隆二年(961)奉詔造新曆,四年成,是為《應天曆》,次年頒行。又以漏刻不準,重定水秤及候中星,分五鼓時刻。 [6] 
馬依澤,宋代天文學家,號漁叟。西域魯穆國(今小亞細亞地區)人。信奉伊斯蘭教。精於歷算。宋太祖建隆二年(961),來中國居(今開封),將魯穆文字姓氏音譯為漢字馬依澤,遂以馬為姓。參與修撰《應天曆》,授司天監正,襲侯爵。老年喜歡秦地山水,於是攜子孫居西安府涇陽縣,卒於其地。 [7] 

應天曆後世評價

從總體上看,《應天曆》是一部保守的歷法。之所以這樣説,主要是因為它既完全中止了唐代曹士蒍開拓、邊岡重大發展了的高次函數新算法的運用,也對王樸《欽天曆》的若干創新未予理睬。此外,《應天曆》所取諸天文數據和天文表格的精度均平平,幾乎沒有特長者(它取近點月長度為27.55455日,誤差為0.8秒,是惟一較佳者);其計算方法基本上取自唐代一行大衍曆》或徐昂宣明歷》或邊岡崇玄歷》,至多作小的改動,可以説沒有什麼進展。《應天曆》僅僅保持在唐代徐昂《宣明歷》的水平上,大約是對它合適的評價。 [3]  (《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學卷》的評價)
參考資料
  • 1.    高文德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第1115頁。
  • 2.    白壽彝總主編、陳振主編.:《中國通史·12·第7卷·中古時代·五代遼宋夏金時期·》(下),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6,第1777頁。
  • 3.    盧嘉錫總主編、陳美東著:《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學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431頁。
  • 4.    盧嘉錫總主編、陳美東著:《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學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432頁。
  • 5.    唐宋時期中阿交往及其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阿合作論壇[引用日期2021-06-05]
  • 6.    虞雲國主編:《宋代文化史大辭典》(上冊),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6,“王處訥”條。
  • 7.    高文德 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第170頁.
  • 8.    滕豔輝:《宋代朔閏與交食研究》[D].西北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