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應國墓地

鎖定
應國墓地,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滍陽鎮北滍村西邊一道南北向的土嶺——滍陽嶺上。應國墓地最早建設於兩週時期,應國墓地共發掘了五百多座和一個馬葬場,其中有八十多座兩週墓葬和四百多座漢代墓葬。 [1] 
應國墓地分四個階段,西周早、中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期至戰國時期;戰國晚期及兩漢時期。 [6]  在應國墓地出土的文物中,青銅器最具特色,這些青銅器及其銘文對研究古代的禮制和應國的社會情況都有重要價值。 [3] 
2006年5月25日,應國墓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應國墓地
地理位置
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滍陽鎮北滍村西邊一道南北向的土嶺——滍陽嶺上 [1] 
所處時代
周至漢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 
編    號
6-0262-2-42 [2] 

應國墓地歷史沿革

1979年,北滍村應國墓地被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發現。 [3] 
1986年,應國墓地一號墓開始挖掘。 [1] 
1990年初,應國墓地發掘工作中斷。 [5] 
1991年10月,應國墓地發掘工作恢復。 [5] 
1993年,應國墓地考古隊伍不斷擴大。 [5] 
1997年,應國墓地考古隊伍由於經費被暫時解散。 [5] 
2001年,應國墓地考古任務圓滿完成。 [5] 

應國墓地建築格局

總述
應國墓地重點區鑽探5000平方米,共探出古墓葬30餘座。其中以漢墓居多,其餘為西周、春秋、戰國墓葬。發掘墓葬12座,其中西周墓1座、戰國墓1座、漢墓10座。 [4] 
西周墓
西周墓位於該墓地中部,是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向朝北,靠墓室北端有一個高2.6米的長方形平台(台階),當為墓道之用,單棺單槨,墓口長8.5、寬3.9、深5.1米。 [4] 
戰國墓
戰國墓在西周墓北側,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壁傾斜,口大底小,呈鬥狀。方向朝北。墓口長5.92、寬4.8、深5米,單棺單槨,該墓具有典型的楚墓風格。 [4] 
漢墓
漢墓主要包括小磚券墓和空心磚墓,形制多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小磚券頂或空心磚墓,也有個別多室墓。東漢墓居多,西漢墓較少。 [4] 

應國墓地文物遺存

綜述
應國墓地共發掘墓葬500多座和一個殉葬坑(馬坑),包括80多座兩週墓葬與400餘座漢代及其他時期的墓葬。 [1]  它分為四個階段: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前應國時期;春秋晚期的楚國;春秋晚期至戰國中期的後應國時期;西漢到東漢。第一階段為西周早、中期,共有墓葬14座,其形制大多為長方形豎穴土壙墓,墓壁傾斜度較小,大、中型墓葬的葬具為單棺單槨,小型墓多為單棺墓。第二階段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是共有墓葬25座,其中大型墓的形制大都為帶有長方形斜坡墓道的“甲”字形墓,中、小形墓皆為長方形豎穴土壙墓,墓壁較長。墓葬的葬具多為單棺單槨,少數為單棺。第三階段為春秋中期至戰國時期,共有墓葬28座。其形制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壙墓,口大底小,墓壁傾斜度較大。葬具為單棺單槨。他們都分佈在嶺脊上。第四階段是戰國晚期及兩漢時期,共有墓葬290座。墓葬形制以豎穴磚室墓為大宗,間有少量豎穴土坑墓與洞室墓。磚室墓有的用空心磚,有的用小磚。空心磚墓依形制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在長方形豎穴土坑底部建空心磚墓室,墓口一般為3x1.3,深度2~5米。墓室頂、壁、底均用空心磚構築,在墓的一端用兩塊特製空心磚豎立在左、右兩側,中間留空,是為墓門,墓磚緊靠坑壁,在墓門前留有空地,供建墓者立足和放置隨葬器;另一種有斜坡墓道,在墓道底部鑿洞室,洞室平面多為4x1.8米,深4~5米。在洞室內建空心磚墓室,並用空心磚或小磚封門,隨葬品置墓室內。 [6] 
第一階段,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前應國時期貴族墓。
1號墓和2號墓:春秋早期墓,這是應國最後一代國君及共夫人的墓葬。應國墓地一號墓發掘出隨葬器物,銅禮器有鼎5件、簋6件、方壺2件、盤、盉、方甌、方彝各1件,共17件,還出土了琮、璜、圭、瑪瑙珠項飾、人形佩、柄形器和鷹形佩等玉器。 [1] 
6號墓和7號墓:春秋早期墓葬,它是一座應國國君應侯墓和應國國君夫人墓,6號墓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甲”字形墓;7號墓是一座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兩墓井列埋葬,為一對夫婦墓,這兩墓是應國墓地出土玉器最多的墓葬。 [1] 
50號墓:西周中期小型貴族墓,出土了一件帶有長篇銘文的匍益,這件銅器從藝術觀賞價值和歷史文獻價值來看都堪稱“國寶”。 [1] 
84號墓和85號墓: 84號墓的主人是西周中期應國的一代國君。 該墓出土了玉戚(或稱鉞)、銅人面具及原始青瓷簋。玉戚是祭祀場所的儀仗器,是權力的象徵。銅人面具周邊有用以繫繩的穿孔,可固定在某種器具或戴於人的面部,其用途和性質可能是巫師使用的法器。古代的部落首領或王,往往集政、軍、巫權於一身。凡隨葬銅人面具的墓葬大多數是大型墓,其主人是王或是侯。原始瓷器在商周時期是很珍貴的,在中原地區眾多的西周貴族中隨葬的很少;85號墓出土的豆形器和獸面紋帶蓋盂,墓地中還隨葬了比較豐富的以玉器為主體的組合佩飾和大量的單件佩飾,顯示出墓主人氣魄華麗的裝飾。 [1] 
86號墓:為西周中期規模最大的一座應國國君墓,是一座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出土有人面具和獸面具,該墓兩度被盜,墓中銅禮器被盜空。 [1] 
95號應伯墓、96號應姚墓和8號墓、9號墓:這兩組均為西周晚期墓,都是應國國君及其兩位夫人的墓葬。 [1] 
104號墓和105號墓:它是西周中晚期的應國國君及其夫人的墓葬。兩墓東西並穴而葬,出土有四件應公簋。從銅器銘文分析,104號 墓是毗之墓;105號墓是應媛毗丈夫的墓葬。 [1] 
230號墓:西周早期一座大型貴族墓葬,位於232號墓應公大墓的北側,是除232號墓之外該墓地所有應國墓中規格最高的墓葬。從應國墓地國君墓葬的排列位置來看,這座墓應是一座應國國君一應侯或應公的墓葬,隨葬數量較多是海貝。 [1] 
231號墓:它是一座應公少夫人墓,與232號墓並列,應為並穴而葬的夫妻墓。 [1] 
232號墓:它是一座應公大墓,位於墓地南區的最南端,為大型積石墓。有着長達30餘米弧形墓道,是應國墓地年代最早(西周早期晚段的康王晚期)且墓道最長的一座大型“甲”字形墓。它裏面發掘出了流通貨幣,表明墓主人生前擁有大量的財富,是第二代應國國君(第一代應國國君應公的長子)。該墓嚴重被盜,隨葬銅器的數量很少。 [1] 
242號墓:西周早期墓,該墓出土一件妾鼎和一件柞伯簋,前者是應國銅器,後者是柞國銅器。從妾鼎銘文中可知,妾是公(應公)的庶子、新任應侯的弟弟,是242號墓的墓主人。作為柞國銅器的柞伯簋隨葬於應國墓地242號墓中。 [1] 
第二階段,春秋晚期的楚國貴族墓。
3號墓、4號墓和5號墓:春秋晚期墓,三座墓大致東西並穴而葬。3號墓出土了許公買戈與曾子壽籃等兩件許國和曾國的青銅器。應國墓地所發現的東周楚墓中級別最高的大墓,是應國復國後的第一位國君。它的發現,對研究應國墓地中的楚國墓葬的年代大有裨益。4號墓、5號墓的墓主人都應是應侯夫人。 [1] 
第三階段,春秋晚期至戰國中期的後應國時期貴族墓。
311號墓:它是一座八邊形墓葬,戰國早期墓,應國國君夫人墓,墓內填充青膏泥木槨而得以保存較好。 [1] 
313號墓、321號墓 :該墓為戰國早期的大型楚國貴族墓。321號墓為戰國中期大型楚國貴族墓,揭示了當時中原文化與楚文化相互交流;313號墓出土的是,曾國與羅國的有銘文的青銅器。 [1] 
第四階段,戰國晚期到兩漢時期的平民墓。
西漢至東漢時期的平民墓葬,多半為磚室墓,包括空心磚墓和小磚券頂墓兩種。空心磚上大都有模印幾何形圖案,個別磚上或模印有“亭長”等人物形象或車馬出行圖像。少數小磚券頂墓設有石門,石門及其門框與門楣上刻有青龍、白虎、朱雀或龍食魚等圖像,隨葬器物一般都是日常生活所用陶質器皿和一些模型明器。 [1] 

應國墓地所獲榮譽

1996年,應國墓地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1] 
2000年,應國墓地被評為河南省二十世紀十項重要考古發現之一。 [6] 

應國墓地保護措施

1985年11月,應國墓地被平頂山市政府公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1986年11月,應國墓地被平頂山市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1986~1996年,國家文物局連續多年嚮應國墓地撥款並且通知滍陽嶺上,所有磚廠停工停產,配合考古工作。 [7] 
2006年5月25日,應國墓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應國墓地旅遊信息

應國墓地地理位置

應國墓地,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滍陽鎮北滍村西邊一道南北向的土嶺——滍陽嶺上。 [1] 

應國墓地交通信息

沿着S242公路和長安路可以到達。
參考資料
  • 1.    秦方奇主編.《鷹城古韻 平頂山》.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9:123.
  • 2.    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佈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政府網[引用日期2023-03-29]
  • 3.    新華區政協文史委員會編;王文卿主編;吳會亭副主編;何廷森著.《新華區政協文史資料 第3輯 滍陽舊事》.平頂山:新華區政協文史委員會,2011.03:6.
  • 4.    徐光冀主編;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年鑑 1992》.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241.
  • 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局編.《平頂山應國墓地 1 上》:大象出版社,2012.07:10.
  • 6.    徵求意見稿.《滍陽春秋 》.平頂山:文物出版社,2008.01:33.
  • 7.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局編.《平頂山應國墓地 1 下》.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07: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