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應修人

鎖定
應修人(1900-1933),原名麟德,後更名修人,筆名丁九、丁休人等,浙江慈溪赭山應家河塘(今屬江北區半浦鄉)人。小學畢業,去上海福源錢莊學業,後任帳房。1919年五四運動中,發起組織“救國十人團”,始在《少年中國》、《文學週刊》等發表詩作。次年任中國棉業銀行出納股主任。1921年,發起組織上海通信圖書館,倡導青年讀書運動。次年4月赴杭,與馮雪峯、潘漠華、汪靜之結成湖畔詩社,編輯出版《湖畔》詩集,為國內第一個新詩社。1923年12月,與馮、潘、汪合出《春的歌集》,突起於詩壇,人稱“湖畔詩人”。1925年初去上海,主編《支那二月》文學月刊。“五卅”運動中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任支部書記,不久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次年底,受遣進廣東黃埔軍校,任中尉會計。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至武漢國民政府勞工部工作,7月赴蘇聯進東方大學(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回上海,在中共中央軍委工作,加入“左聯”,後任中共江蘇省委秘書長、宣傳部長。次年調中共中央組織部工作。1933年5月14日,因抵抗國民黨逮捕,墜樓犧牲。早年詩作多反映反封建禮教,感情真摯,風格清新。著有《金寶塔銀寶塔》、《修人集》等。 [1] 
中文名
應修人
別    名
應麟德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0年
逝世日期
1933年
出生地
浙江慈溪

目錄

應修人人物生平

應修人,原名麟德,慈溪赭山(今屬江北區)人。小學未畢業便離家,到上海福源錢莊做學徒,在三年學徒期間勤奮刻苦,通過自學接觸到許多新思想。 [2] 
應修人像 應修人像
五四運動爆發後,福源錢莊由應修人發起組織救國十人團,以“提倡國貨,不用日貨,鼓勵儲蓄”為歸旨。應修人被推為救國十人團的書記,起草《商界之態度》並發動募捐。經過五四運動,應修人意識到羣眾的力量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只要組織起來,一切難關都可以攻破。他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修人”,即“修身以為人、修身以利人”之意。 [2] 
1921年,應修人和十幾個青年組織了讀書會,後參加的人漸漸增多。應修人倡議集中每人的書,建起一個小圖書館,館址設在天津路一家錢莊的樓上。稍後,本着竭盡全力為借書者服務的理念,圖書館採用通信借還制對外開放,對外稱上海通信圖書館(簡稱“上通圖”)。圖書館以宣傳新文化、新思想為旨趣,收藏有反映時代思想的各種學術文藝書報和能收集到的馬克思主義著作、新文化書籍。 [2] 
為了推展圖書館工作,他們成立上海通信圖書館共進會(簡稱“共進會”),惲代英楊賢江郭沫若鄭振鐸葉聖陶郁達夫等都曾為會員。在黨的關懷和各界讀者的支持下,圖書館不斷壯大。其間,應修人廣泛接觸羣眾,目擊身受階級對立和社會痼疾,開始參加革命活動。 [2] 
應修人故居 應修人故居
1925年,上海爆發五卅運動。應修人代表上通圖加入上海學術團體對外聯合會,參與該會主辦的《公理日報》的編輯出版工作。五卅運動的怒潮,使藴藏於應修人心中的激情騰躍,他成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上通圖成立團支部,應修人是第一任團支部書記。設在上通圖的共進會,實已是黨的一個外圍組織,而樣代英是該館的監察委員。這使應修人對馬克思主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更多認識。上通圖還與商務印書館保持着密切聯繫,而商務印書館其時已有黨的組織,是閘北工人運動的中心。在烈火的冶煉下,1925年七八月間,應修人在商務印書館加入中國共產黨。 [2] 
五四運動帶來科學和民主的新聲,也帶來新詩的崛起。給應修人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寫作白話詩。早在1922年3月,他為會晤詩友,請假一星期,從上海到杭州春遊。汪靜之潘漠華馮雪峯把各自的詩稿拿給應修人看,應修人閲後提議他們四人合出詩集,並動議成立“湖畔詩社”。5月上旬,詩集《湖畔》出版。這些詩帶着清新和纏綿的風格,受到廣大青年學生的喜愛。廣大讀者的支持、作家的鼓勵,使年輕的湖畔詩人更加熱心於新詩創作,這對發展新詩創作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 
1926年底,應修人受黨派遣,毅然放棄在銀行的優厚待遇,赴黃埔軍校。他在軍校擔任中尉會計,沒有公開共產黨員身份。繼上海發生四一二大屠殺後,廣州也發生四一五政變,反動派瘋狂捕殺革命羣眾、共產黨員。 [2] 
《應修人、潘漠華選集》 《應修人、潘漠華選集》
黃埔軍校的黨組織決定讓已暴露的共產黨員分批離開,應修人是最後一批撤走,回到上海的。5月,黨派其赴武漢國民政府勞工部,在蘇兆徵的領導下從事工人運動。國共分裂後,勞工部撤銷,黨的組織轉入地下。為保存實力,黨決定派遣一部分幹部赴蘇聯學習,應修人是其中一個。 [2] 
應修人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被編入第四班,與陳伯達陳昌浩帥孟奇等同班。張聞天是班副輔導員。1930年8月,應修人、曾嵐等許多學習期滿的同志裝扮成夫妻、華僑,在海蔘踐(今符拉迪沃斯託克)登上一艘裝木材的英國貨輪迴返上海。從此,應修人一直戰鬥在白色恐怖下。中央組織部把應修人和曾嵐分配在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需要,軍委秘書處要求應修人負責新建油印科,任務是把文件油印好後用秘密方法掩藏起來,由交通同志帶往蘇區。應修人是該科負責人。他負責把原稿從秘書處拿來,又把印好的東西送到交通同志所住的旅館。他在此工作了三四個月後,奉調中央組織部,半年後,又到臨時中央做會計。 [2] 
一·二八事變後不久,黨中央從上海撤至蘇區。組織上叫應修人留下,到江蘇省委工作。起初他擔任省委秘書,不日擔任宣傳部部長。除了日常事務外,應修人還負責省委主辦的小報編輯出版。那段時間,白色恐怖越來越嚴重,黨的地下組織經常遭到破壞,被捕的人中也時常有變節者。應修人和曾嵐還擔負遞送警報的任務。送警報,關係着黨組織和同志們的安全,一刻也不能耽誤。有時一夜要通知十幾個單位和個人轉移。有時剛送完回來,上級又送來新的警報。他們冒着風險,一次次巧妙地瞞過旁人,躲過特務的盯梢。 [2] 
陸定一題詞 陸定一題詞
1933年5月14日下午4時許,應修人按照事先安排,到崑山花園7號“左聯”書記丁玲住處聯繫工作。因叛徒出賣,丁玲及前來聯繫的潘梓年已被特務秘密綁架,屋裏埋伏了幾個密探。應修人推開門,發覺情況有異,立刻退至門外。丁玲的房子在二樓,他發現樓梯口已有特務把守,便向樓上跑。幾個特務追至四樓屋頂陽台,他與特務展開徒手搏鬥。由於寡不敵眾,應修人邊鬥邊向後退卻,從陽台邊緣失足跌落。 [2] 
應修人犧牲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發表《對青年作家應修人被害宣言》,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上海文化界、北平文化界也發表宣言,強烈譴責國民黨反動派秘密綁架丁玲、潘梓年及殺害革命作家應修人。 [2] 
參考資料
  • 1.    寧波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寧波市志 下.北京:中華書局,1995:3002
  • 2.    陳銀紹,王建雲編.百名英烈 中國共產黨在寧波100年.寧波:寧波出版社,2021: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