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憶昔

(明代德祥詩作)

鎖定
《憶昔》是明代詩人德祥的一首七言絕句。
作品名稱
憶昔
作    者
德祥
創作年代
明代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目錄

憶昔作品原文

年餘五十二毛新,三十年中在戰塵。説與兒童都不聽,為渠生是太平人。

憶昔作品註釋

憶昔二毛

(1).斑白的頭髮。常用以指老年人。《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 杜預 注:“二毛,頭白有二色。” 晉 葛洪 《抱朴子·遐覽》:“二毛告暮,素志衰頹。” 宋 蘇軾 《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詩:“七千裏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 胡韞玉 《春日寄懷馬一浮》詩:“病餘人事懶,愁畏二毛侵。”
(2). 晉 潘岳 《秋興賦序》:“餘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後因以“二毛”指三十餘歲。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 信 年始二毛,即逢喪亂。” 倪璠 注:“以 滕王逌 序‘己亥,年六十七歲’逆數之,逢亂之歲, 子山 時年三十有六。” 宋 李宗諤 《先公談錄》:“ 宗諤 二毛之年,丁先公憂。”按:先公 李昉 死於公元九六六年, 宗諤 生於公元九六四年,時年三十三歲。
(3).即二毛子。 清 黃遵憲 《三哀詩》:“歡譁殺二毛,萬頭相傾擠。” 錢仲聯 箋註:“ 袁昶 《亂中日記》:‘見洋人呼曰大毛子,見教民呼曰二毛子。’”《中國歌謠資料·義和團歌謠·砍二毛》:“洋人進 中國 ,二毛直起腰。狗仗人勢,橫行霸道。”參見“ 二毛子 ”。
(4).方言。謂皮毛短。 謝覺哉 《孔夫子與老農》:“他又縫了許多衣服:狐皮桶子、羔皮桶子、二毛桶子,大毛桶子。” 李季 《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一封信》詩:“身穿二毛皮大衣,聽問路忙答話跳下牲靈。”

憶昔三十

(1).數詞。十的三倍。《詩·小雅·無羊》:“三十維物,爾牲則具。”《左傳·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於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歲。《穀梁傳·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簡文帝 《戲贈麗人》詩:“自矜心所愛,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贈王威古》詩:“三十羽林將,出身常事邊。”
(3).指三十年。 唐 權德輿 《古興》詩:“人生大限雖百歲,就中三十稱一世。”

憶昔年中

(1).即中年,壯年。《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吾年中時,嘗欲受其方。” 司馬貞 索隱:“案年中,謂中年時也。中年,亦壯年也。古人語自爾。”
(2).謂一年之內。如:這件事我一定在年中辦妥。

憶昔戰塵

戰場上的塵埃。借指戰爭。 唐 司空圖 《河湟有感》詩:“一自 蕭關 起戰塵, 河 湟 隔斷異鄉春。” 前蜀 韋莊 《清河縣樓作》詩:“千里戰塵連 上苑 , 九江 歸路隔 東周 。” 劉白羽 《寫在太陽初升的時候》:“在滿布戰塵的道路上,我們不是在一條道路上走過的嗎?”

憶昔兒童

古代凡年齡大於嬰兒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兒童,現代只指年紀小於少年的幼孩。《列子·仲尼》:“聞兒童謠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 唐 杜甫 《羌村》詩之三:“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清 金人瑞 《下車行》:“兒童合掌婦女拜,三年有成我能謳。” 巴金 《探索集·訪問廣島》:“我看見許多健康活潑的 廣島 兒童,在他們周圍開放着美麗的鮮花。”

憶昔不聽

(1).謂不聽從別人的意見。《韓非子·外儲説左下》:“ 齊侯 不聽左右, 魏主 不聽譽者,而明察照羣臣。”《後漢書·伏湛傳》:“ 步 欲留與 隆 共守二州, 隆 不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一回:“早勸他不聽,此刻後悔了,卻是遲了。”
(2).不允許。《北史·魏世祖太武帝紀》:“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詣太學……不聽私立學校,違者師身死,主人門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梅》:“及見女,暴怒,杖逐而出,不聽入門。”
(3).不定罪。《禮記·王制》:“司寇正刑明闢,以聽獄訟,必三刺。有旨無簡不聽。” 鄭玄 注:“簡,誠也。有其意無其誠者,不論以為罪。” 孔穎達 疏:“既得其所犯之罪雖有旨意,無誠實之狀,則不聽之,不論以為罪也。”

憶昔太平

(1).謂時世安寧和平。《呂氏春秋·大樂》:“天下太平,萬物安寧。”《史記·秦始皇本紀》:“黔首脩絜,人樂同則,嘉保太平。” 唐 温庭筠 《長安春晚》詩之二:“四方無事太平年,萬象鮮明禁火前。” 老舍 《龍鬚溝》第一幕:“有一天,溝不臭,水又清,國泰民安享太平。”
(2).泛指平靜無事。《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店主人見 張 客無事,偶語及此房內曾有婦人縊死,往往作怪,今番卻太平了。” 巴金 《家》三九:“帶着那麼多銀元,路上很不方便。幸而最近這一路還太平。”
(3).謂高低、勝負。《秦並六國平話》卷中:“ 周霸 不趕,在陣上高叫:‘ 秦 將願出陣分過太平。’”《七國春秋平話》捲上:“若有良將,願求出陣,定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