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憶幼子

鎖定
《憶幼子》是唐代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本詩主要講述了遠在異鄉的杜甫觸景生情感慨孤獨、思念兒子的情感。
作品名稱
憶幼子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憶幼子作品原文

驥子春猶隔,鶯歌暖正繁。 別離驚節換,聰慧與誰論。 澗水空山道,柴門老樹村。 憶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軒。

憶幼子註釋譯文

【鶴注】此至德二載春,公在長安作。公幼子宗武,小名驥子。
驥子春猶隔①,鶯歌暖正繁②。別離驚節換③,聰慧與誰論④。
澗水空山道⑤,柴門老樹村⑥。憶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軒⑦。
(此章,情景間敍。鶯歌節換,言景。子隔誰論,言情。澗水柴門,家在鄜州之景。愁睡晴軒,長安思子之情。春猶隔,自去夏離家,至春猶隔也。【趙汸注】本是聽鶯歌而憶幼子,起用倒敍法,即所云“恨別鳥驚心”也。)
①《北史》:裴宣明二子景鸞、景鴻,並有逸才,河東呼景鸞為驥子,景鴻為龍文。
②【黃生注】鶯歌,暗比學語之兒。樂府古詞:“花笑鶯歌詠。”盧照鄰詩:“鶯啼知歲隔。”
③蘇武詩:“良友遠別離。”鮑照詩:“何言淹留節回換。”
④諸葛武侯《與兄瑾書》:“瞻今八歲,聰慧可愛。”
⑤《尚書》孔安國傳:通道所經,有澗水壞道。魏徵詩:“空山啼夜猿。”
⑥曹植詩:“柴門何蕭條。”《抱朴子》:“午日稱仙人者,老樹也。”
⑦樁康《與山濤書》:“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生注】俯字善畫炙背之態。何遜詩:“晴軒連瑞氣。”

憶幼子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峯,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1-2] 
參考資料
  • 1.    《辭海》(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14頁
  • 2.    杜甫  .搜韻[引用日期202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