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慶雲舊城

鎖定
明洪武六年(1373),置慶雲縣。知縣楊思義移縣治於鬲津河(今漳衞新河)北岸慶雲鄉址,草創城垣。明正統二年(1437年),知縣王恭,大加修葺,初具規模。“城凡四門,東西孔道皆有關旋,以南北二門地僻閉之。1964年,慶雲縣劃歸山東省,縣城移至解家集,仍沿用慶雲縣名。原慶雲縣城改為鹽山縣慶雲鎮,俗稱老慶雲。
中文名
慶雲舊城
位    置
慶雲縣
始建於
明洪武六年(1373)
俗    稱
老慶雲
主要景點
泰山行宮、鈴鐺閣、大成殿(文廟)

慶雲舊城基本介紹

慶雲八景全圖 慶雲八景全圖
”成化二年(1466),知縣張彪重築,城牆週迴四里,高一丈五尺,又浚池於下,寬三丈,深一丈。表立四門,東曰“瞻岱”、南曰“觀瀾”、西曰“拱宸”、北曰“望海”,南北二門仍閉。以後各代,或改四門,或建樓櫓將台,多有修葺,不一一贅述。至1964年調整行政區劃,建新縣城,鬲津河北岸慶雲城,為縣治凡590餘年。置慶雲縣時,因境內有慶雲鄉,以此名縣並移縣治於此。慶雲鄉址原稱李太僕家。東二里許,有一條土阜,蟠踞鬲津河中流,蜿蜒數里,形如卧龍,名卧龍岡。卧龍岡四面環水,岡上樹繁草盛,其上空常被五彩祥雲籠罩。史記天官書曰:“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困,是謂卿雲。”卿雲,古以為祥瑞之氣。取其意,且卿通慶,故取名慶雲。鹹奉四年《慶雲縣志》有“如直棣慶雲,地濱海瀅,星次危分,噓氣成雲,邑由斯而得慶”之説,崔旭曰:“無棣舊有慶雲鄉,明初因以名縣永樂避諱之説,後人附會今以明史正之。”可見慶雲地名歷史悠久。李太僕家成為慶雲一條街,後移至四合村。
慶雲舊城碧霞祠 慶雲舊城碧霞祠

慶雲舊城景觀

泰山行宮:
泰山行宮
泰山行宮(7張)
位於今縣治北10公里。現鹽山縣慶雲鎮西關西頭,原鬲津河北岸。建於明洪武六年(1373),佔地面積約4000多平方米。相傳姜太公保大周統一天下,各大小官員及眷屬均封神位,泰山頂封讓於碧霞元君,碧霞娘娘遂隆旨,為西地長安到泰山每500裏建一行宮,為其歇間,故名曰泰山行宮。為舊誌慶雲八景之一,曰“西山暮笛”羣眾有“慶雲閣、海豐塔、東光縣的鐵菩薩”之説,泰山行宮主體——正殿,進深五間,面闊三間,單檐四柱。建築在1.2米高的台基之上,四周沿築矮花牆。青磚筒瓦,花卉滴水,龍紋瓦當。大脊兩側各有一隻吞脊大獸,蟠屈上彎,北負寶劍。殿內6根朱柱佈局合理。東西山牆的南北兩側各有一組鏤空磚雕,均為神話人物,一組是“王母東巡”,一組是“天女散花”,造型玲瓏獨特。山牆屬硬山小式造風格。殿內正位供奉泰山奶奶、東側眼光奶奶、西側送子奶奶,殿後面觀世音菩薩
鈴鐺閣:
鈴鐺閣
鈴鐺閣(4張)
是泰山行宮的主要附屬建築,為樓閣式建築,高17米,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殿宇式單檐歇山造,四檐角飛起,有檐柱18根。因四邊椽頭有108只鈴鐺,且四檐角又有4只大鈴鐺,微風鈴鳴,縈紆耳畔,故稱“鈴鐺閣”。閣內供奉玉皇大帝神位。下層是磚砌拱券式通道,為出入泰山行宮之門。通道兩側各有拱門,內建有迂迴曲折的踏道可通達上層。鈴鐺閣是舊慶雲縣城的三景之一,即小鬼山、鈴鐺閣、一步三孔橋。
大成殿(文廟):
位於原慶雲城內東南角,古稱學宮。明洪武六年鼎建,佔地900平方米,大成殿脊以翠覆頂,兩頭磚雕龍頭,頂掛鎏金瓦,四角飛檐。殿內有十二根明柱,粗達一圍。基地高出地面1.6米,修有台基坡磴。殿內供孔子像。東西兩側廂房,高台基,前出廈,磚牆瓦頂,內供歷代社會名流賢達塑像。院內有清康熙五年重修廟學碑一筒,七十年代又重修。
縣衙二堂:
在今鹽山縣慶雲鎮政府內。明洪武六年建,系原慶雲衙的主體建築之一,面闊五間,長16.5米,進深四間,寬9.5米。硬山頂,小式造。
天宮寺:'
慶雲舊城 慶雲舊城
在舊慶雲縣城內西部,建於唐太和中,相傳有大比丘飛錫而來,徘徊顧瞻,縛廬棲止,於茲厥後漸成巨剎,樓閣崢嶗,鍾漁互答于山光水色間,一時龍象固雲盛矣。唐太和皇帝曾為該寺賜額。金末毀於戰亂。元至大四年(1311)、明成化四年(1468)、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先後重修。寺僧洪秀戒律精嚴,兼工吟詠,有“蒲團靜坐千山月,竹户閒棲一片雲”句。弟子壽平,谷稱小眼法師,博覽釋典。明代名臣鄒元標,字爾瞻,江西吉水人,官司左都御史加太子太保,因犯顏敢諫被謫寓此,曾於殿壁題三教(佛、道、儒)歸一説,筆勢飛舞,人皆慕而臨之。左都御史鄒元標與小眼法師壽平為方外交。(方外交即出使異域的使者)。
縣境古屬黃河沖積平原一部分。卧龍岡及老烏山是由黃河及其支脈遷徙動盪所形成。卧龍岡位於原後張鄉東周村北鬲津河中,土阜隆起,蜿蜒數里,形若卧龍。卧龍岡上樹木葱鬱,五彩祥雲繚繞,是舊慶雲縣的八景之一,龍岡晴嵐。明洪武六年置慶雲縣,縣治選址左近,至1965年建新縣城,為慶雲縣治590餘年。自1956年治理開挖鬲津河,卧龍岡被挖,部分灘地尚存遺蹟。

慶雲舊城無棣溝

舊慶雲城北7.5公里,在河北鹽山境內,古稱無棣水(河),乃清河支流。春秋前即有此河,為齊國北界。秦時,方士徐福率千童(500童男、500童女)乘船由此河出海,為始皇尋求長生不老之藥,後東渡日本。隋末,河道淤塞,唐貞觀時浚之,闢水路碼頭,以通漁鹽之利,為唐以後通商之河道。今為早時蓄水,雨季排澇的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