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慶陽市人民政府

鎖定
慶陽市人民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慶陽市國家行政機關
中文名
慶陽市人民政府
辦公地址
慶陽市西峯區慶州西路1號
性    質
國家行政機關
常住人口
226.66萬(2018年) [1] 

慶陽市人民政府歷史沿革

慶陽為華夏始祖軒轅黃帝部落發祥地。
夏時,今境內戎狄部族繁多,周先祖不窋率族奔戎狄之間,定居北豳(慶城、寧縣及周邊區域),建立邦國。
商、周至春秋戰國,今境內先後建有葷粥、豳國、鬼方、羌方、義渠、彭盧、鬱郅等方國,以義渠勢力最為強大。
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秦奪得義渠國都邑,遂“縣義渠”。秦昭王三十六年(前271)秦滅義渠戎國,置北地郡,轄境內義渠道及泥陽、鬱郅、陰密、彭陽、弋居、安武、方渠7縣,全境為秦屬地。
漢代有北地、安定、上郡3郡,西漢時隸屬朔方刺史部,東漢時隸屬涼州刺史部。北地郡轄境內略畔、義渠2道及馬領(嶺)、方渠、鬱郅、大要、泥陽、弋居、歸德7縣,另有治所不詳的除道與五街、回獲2縣;安定郡轄境內彭陽、安俾、臨涇、撫夷、參䜌、安武6縣;上郡轄境內襄樂、陽周、獨樂3縣。
魏晉時期,大部分地方被少數民族部族佔領,在南部設北地、安定2郡及泥陽、富平、臨涇、西川4縣。
三國時隸屬曹魏。
西晉十六國時先後為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夏國屬地。
南北朝時,境內建置多變,轄域無常,先後為北魏、西魏、北周領地。
隋代,境內郡州轉換頻繁。開皇三年(583),置寧州,十六年置慶州。大業間,改寧州為北地郡,改慶州為弘化郡。境內大部分時段有13縣。北地郡轄彭原、襄樂、定安、羅川4縣;弘化郡轄弘化、合水、弘德、洛源、馬嶺、華池、三泉7縣。境外的安定郡轄境內臨涇1縣,平涼郡轄百泉1縣。
唐代,境內建置經歷弘州、慶州總管府,慶州、寧州、安化郡都督府及關內道之變遷。大部分時段,慶州轄洛源、方渠、懷安、馬嶺、華池、延慶(白馬)、同川、安化(順化)、蟠交、樂蟠10縣;寧州轄安定、真寧(羅川)、襄樂、彭原、豐義、定平6縣;原州轄臨涇、百泉2縣。唐於開元四年(716),割原州都督府羈縻芳池、安定、安化3州都督府,為慶州都督府羈縻地區。
五代時,境內慶、寧、原、衍4州並存。大部分時段,慶州轄順化、樂蟠、華池、合水、洛源5縣;寧州轄定安、真寧、襄樂、豐義、彭原5縣;原州轄臨涇1縣;衍州轄定平1縣。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置慶州團練,屬陝西路;乾德元年(963)復為慶州;慶曆元年(1041)改稱環慶路;政和七年(1117)升慶陽軍節度;宣和七年(1125)始為慶陽府。宋代境內大部分時段有4州11縣。慶、寧、環3州隸屬永興軍路,原州隸屬秦鳳路。慶州轄安化、華池、樂蟠3縣;寧州轄定安、彭原、真寧、襄樂、定平5縣;環洲轄通遠1縣;原州轄臨涇、彭陽2縣。境內另有軍政合一的寨、城、堡、關最多時29個。
金初置安國軍,旋改定安軍節度。境內有慶陽府及寧、環、原3州,同屬慶原路。皇統二年(1142)置慶原路總管府。慶陽府轄彭原、合水2縣;寧州轄定安(大定七年改安定)、定平、襄樂、真寧4縣;環州轄通遠1縣;原州轄臨涇、彭陽2縣。境外鎮戎州之三川、東山2縣轄境內部分區域。境內另有鎮、寨、城、堡20多個。
元代境內有慶陽府及寧、環、鎮原3州,均隸陝西行省鞏昌等處總帥府。慶陽府為散府,轄合水1縣;寧州轄真寧1縣;環州與鎮原州不領縣。境內另有8鎮7寨5城建置。
明代境內大部分時段設慶州府及府轄寧州與環縣、安化、合水、真寧4縣和平涼府所轄鎮原縣,另設慶陽衞、環縣守禦千户所。全境隸屬陝西行省,後改陝西布政司。
清代境內設慶陽府,康熙四年(1665)改隸屬甘肅布政司,雍正五年(1728)裁衞歸府。慶陽府轄寧州與安化、合水、正寧、環縣、董志分縣5縣,另有涇州所轄鎮原縣。
民國時,1913廢除府、州制,全境屬隴東道(治在平涼),次年改屬涇原道。寧州改為寧縣,安化縣改為慶陽縣,董志分縣併入慶陽縣。1927年廢道,改為涇原行政區。1935甘肅省在慶陽縣西峯鎮設第三行政督察區,轄境內慶陽、鎮原、寧縣、正寧、合水、環縣6縣。
1932年3月起,境內始有中國共產黨割據政權轄地(寺村塬)。1934年11月7日,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在南梁成立,同日成立華池、赤安2縣蘇維埃政府;11月在正寧縣成立南區革命委員會;12月成立慶北縣蘇維埃政府。1935年7月,設關中特區;8月,成立正旬彬革命委員會,後改為新正縣;11月成立新寧縣革命委員會;同月建立陝甘省,轄華池、慶北等縣,1936年改陝甘省為陝甘寧省。1936年6月起,先後成立曲子、環縣、定環、赤慶縣。1937年成立關中分區;9月,陝甘寧省撤銷,成立慶環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0年 1月,分置隴東分區、環縣分區;8月,環縣分區併入隴東分區。1949年5月,關中分區改為三原分區。轄境內新正、新寧2縣;6月,新正、新寧縣改為正寧、寧縣,劃歸隴東分區管轄;同年8月,隴東分區改為慶陽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幾經合併後的慶陽、鎮原、寧縣、正寧、合水、華池、曲子、環縣8縣,併成立縣級西峯市;9月,慶陽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所在地遷西峯市,隸屬甘肅行政公署。
1949年12月2日,慶陽專員公署屬甘肅省人民政府。1955年10月,平涼、慶陽兩專區合併為平涼專區,慶陽專區各縣均屬平涼專區管轄。1959年至1961年,境內僅有慶陽、鎮原、寧縣、環縣4縣,華池縣併入慶陽縣,正寧縣併入寧縣,合水縣分別併入慶陽縣和寧縣。1961年12月,慶陽專區與平涼專區分置。1962年1月,慶陽專員公署正式辦公,並恢復華池、合水、正寧3縣建置。慶陽專署下轄慶陽、環縣、華池、合水、正寧、寧縣、鎮原7縣。1968年4月,慶陽專區專員公署改稱慶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恢復並改稱慶陽地區行政公署。1985年5月從慶陽縣析出西峯鎮周圍9鄉鎮,置縣級西峯市。慶陽地區轄7縣1市。2002年6月22日,撤銷慶陽地區,設立地級慶陽市,同時更名西峯市為西峯區,慶陽縣為慶城縣,市人民政府駐西峯區。慶陽市轄西峯區、慶城縣、環縣、華池縣、合水縣、正寧縣、寧縣、鎮原縣8縣區。 [2] 

慶陽市人民政府政府領導

市長:周繼軍
副市長:孔衞濤、徐剛、史建芳、毛萬東、吳寶定、何英禪、張小強、張平宗(掛職) [5-7] 
秘書長:劉選明 [3-4] 

慶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地址

慶陽市人民政府位於慶陽市西峯區慶州西路1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