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慶都

(古代城市名)

鎖定
慶都,今望都。張晏《漢書》注云:堯山在北,堯母慶都山在南,堯母登堯山,望都(孤)山曰望都,望都縣以此得名。古代慶都邑幅廣闊,三阿、太子庵、固城、都山都是慶都域。固城原為望都!曰望都。
中文名
慶都
別    名
望都
所在國家
中國
望都古屬冀州,為堯帝受封故土,故名慶都。周屬幷州,秦朝置郡;漢武帝封中山靖王為廣望候,因此改為望都縣;晉宋皆為縣;北齊劃入北平;唐武德四年復又置縣,屬定州;金大定年間又改為慶都,泰和六年隸中山府;元初屬真定府,後歸保定路。清乾隆十二年十月,高宗巡幸五台,車駕至此,因慶都為堯母之名,故又改為望都。抗戰時期,曾先後改為新望縣,曉峯縣,旋即改為雲彪縣。迄戰略相持階段,日寇重兵壓境,為打破敵人細碎分割的“囚籠”政策,順平(完縣)、唐縣、望都、定州重新劃界,在平漢路東成立望定縣,路西為雲彪縣。轉入戰略反攻階段,望定縣撤銷,恢復雲彪縣建制,不久改為望都縣。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地市合併後隸屬於保定市。
縣地原系慶都一隅爾,曰名成陽,堯母殂落於此故有堯母台,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使使者祠唐堯於成陽靈台,號曰:“靈台大母”。從此以後,歷代堯母陵,建堯母祠連續重修不斷,到明清時代最為興盛。
堯母陵位於望都城內東南角,原有堯母祠堯母陵,雞鳴井等建築,清康熙十六年9(公元1677年)邑令李天;乾隆五十年(公元1786年)知縣沈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邑令趙啓心等多欠重修,到民國初年,堯母陵高規模宏偉壯觀,四周繞一牆。頭門二門俱系磚牆,左右各開二門,殿龕祀奉堯母神像,前廊壁嵌石刻詩,兩傍廂屋亦系成文心,殿東豎一碑,陽篆堯母陵三字,字徑三尺,為明萬曆年間蘄水司農部郎朱昌篆,碑陰刻楊紹程撰文,傍豎明朝縣令原秉謙碑,西豎一碑,邑人太守麻典撰文;殿西側三十步隔一垣牆,矮架木坊橫額曰?堯母陵進二十步有井"聖泉"(即雞鳴井),相傳,投入井中一枚錢幣,就能聽雞嗚聲,故稱雞嗚井。井上覆一亭,稱"硯金亭"。井東有大碑一,清康熙年間尚書湯斌撰文,亭北五步即陵。殿前槐榆交蔭宏敞而幽秀,遠則羣眾峯花攢翠崗畫罨,近則九水環清,涵泓毓粹,真不愧千年古城,萬年香火。為我縣八景之首"靈台瑞靄"。
悠久的歷史,積澱瞭望都深厚的文化底藴,堯母陵、堯帝廟、漢孫程墓表現了建築、壁畫藝術的高超與輝煌;廣為流傳的堯母傳説和淳樸的椒鄉風情奠定了望都文化的基礎;明末清初民間藝人創作的地方戲《新穎調》,成為中國獨一無二的劇種。
燦爛的文化,孕育了一代代享譽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清末民初,一代武林宗師孫祿堂,祖籍望都東任疃村,他廣學博取,集形意、八卦、太極精華於一爐,創孫氏太極拳,獨樹武林一幟,享譽海內外,桃李滿天下。著名學者胡厚宣,系望都大王莊人,他用盡畢生心血,致力於研究甲骨文,所著《甲骨文合集》,具有里程碑意義,被國人譽為“中國甲骨研究第一人”。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村裏,望都東關村人,在《紅旗譜》、《啊,搖籃》、《陳奐生上城》等諸多經典影視劇中,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創造了多種性格的人物形象,把中國北方農民的憨厚淳樸和濃郁的鄉土氣息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