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慶王墳

鎖定
位於昌平區西部。東鄰白羊城,西靠山,北起慶王墳墓羣,東南是西峯山。因墳而得名。
清代成村,因清代慶僖親王永瞵及其後代死後葬於該地,後逐漸由墳户發展成村,故名慶王墳。當地人俗稱“宮上”。並按方位分為東、西、南、北宮上。
中文名
慶王墳
地理位置
昌平區西部
建    於
清嘉慶年間
屬    性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慶王墳墓羣建於清嘉慶年間,共有陵園八處,主墓慶僖親王墓在東宮上。其它宮上還有五公文墓、副都統墓等,現僅存遺址。該墓羣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墓區內有一百餘株側柏為北京市一級保護古樹,另有側柏、油松、白皮松一百五十株為北京市二級保護古樹。
清墓。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昌平區流村鎮。陵地建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先後有慶禧親王永璘、慶良親王綿愍、慶密親王奕劻葬於此。原有大小墓園8處,墳墓22座。慶禧親王永璘墓坐西朝東,有單孔漢白玉石橋1座,碑樓1座,樓內有1916年溥儀撰寫的碑文,漢白玉碑1塊,南北朝房各三間,牆內有主墳寶頂。在永璘墓西為慶良、慶密二王墓。慶密親王墓前有漢白玉單孔石橋3座,後有正殿(享殿)三間,南北配殿各三間。墓區內有福晉及公主墳塋。“七七事變”後,慶王墳羣遭毀。園區內存有古松柏253株。永璘,清乾隆帝第十七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貝勒,嘉慶四年(1799)封惠郡王,尋改封慶郡王。嘉慶二十五年進封親王。慶良親王綿愍為永璘第三子,慶密親王奕劻為永璘嫡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