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鎖定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拼音:Qìngfǔ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複句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左傳·閔公元年》。 [1]  [5] 
《左傳·閔公元年》載:慶父是魯國公子,先後殺死兩位國君,齊國大夫仲孫湫説如果不除去慶父,魯國的災難是不會終止的。後用“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來比喻不清除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國家就不得安寧;在句子中一般充當賓語,含貶義。 [1] 
中文名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拼    音
Qìngfǔ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5] 
出    處
《左傳·閔公元年》
成文用法
作賓語、分句
同義詞
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語法結構
複句式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成語出處

齊仲孫湫來省難,書曰“仲孫”,亦嘉之也。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對曰:“難不已,將自斃,君其待之。”(《左傳·閔公元年》) [2] 
後人從這個故事中提取出成語“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後演變為“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成語故事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故事配圖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故事配圖(2張)
春秋時期,魯莊公姬同有三個弟弟:慶父叔牙季友,其中,魯莊公和季友是同母兄弟,而慶父和叔牙是另一母親所生。這樣,兄弟四人就自然而然分為兩派。慶父為人十分專橫,與叔牙結為私黨,一直蓄謀爭奪君位。
魯莊公三十二年,魯莊公生了重病,按照傳統的“世襲制”,君位應該傳給自己的兒子。但因為莊公正夫人哀姜沒有生子,既無“嫡嗣”,便從“庶子”中議立。莊公與叔牙、季友商量繼承人的問題。叔牙因受了慶父的唆使,主張立慶父為儲君;而季友力主立魯莊公與其寵姬所生的兒子公子般。季友知道慶父一心想當國君,怕叔牙支持慶父叛亂,所以奉魯莊公之命,送藥酒令叔牙自殺了,魯莊公死後,就擁立公子般做了國君。
慶父很不滿公子般繼承君位,便與哀姜密謀暗殺公子般。恰好有個叫犖(luò)的養馬人,身強力壯,性情魯莽,因受過公子般的責罰而懷恨在心,慶父就唆使犖乘喪期刺死了公子般,慶父為了掩人耳目,誓不登上君位,卻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的兒子、年僅八歲的姬開為國君,稱魯閔公。季友聽説這事後,知道慶父不會放過自己,就趁亂躲到陳國去了。而慶父得手之後,心中雖然高興,但為了避殺君篡位之搛,也離開魯國去了齊國。
魯閔公的舅舅是齊國的國君齊桓公。齊桓公當然支持魯閔公,而且幫助季友回魯國做了國相。閔公元年冬天,齊桓公派大夫仲孫湫到魯國訪問,探探情況。仲孫湫在魯國瞭解到:慶父的野心還沒有死,魯國的禍害還沒完。所以他回國向齊桓公報告道:“不除去慶父這個禍患,魯國的災難就不會停止。”
為了挽回局面,慶父也回到魯國,伺機發動政變。沒過多久,慶父就夥同哀姜指使一個叫卜齮的人殺了閔公,自立為君。季友沒有辦法,只得帶着公子申逃到邾國(今山東鄒縣),併發出文告聲討慶父,要求國人殺慶父,立公子申為君,自從莊公死後,魯國就一直動亂不安,戰亂使得許多人無家可歸,所以季友的號召發出之後,國人紛紛響應,一起聲討慶父。慶父一看形勢不妙,立即逃亡到莒國(今山東莒縣),哀姜也逃到邾國。
公子申回國當上國君,即魯僖公,季友買通莒國押回慶父。慶父自知難逃一死,便在返回途中自殺了;哀姜是齊公室之女,其所作所為讓齊國蒙羞,也被召回並誅殺。 [6]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成語寓意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為了爭奪王位,先後殺了兩位國君,自然不得人心。季友一心扶持新君,獲得了老百姓的支持。慶父屢屢興起內亂,引起國人不滿。這個成語主要的寓意有二:第一,只有內部團結,國家才會強盛,穩定壓倒一切。第二,正所謂擒賊先擒王,想要處理好問題,一定要找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因為事物內部的主要矛盾是決定事物性質和發展的本質因素。只有找到事物的內部主要矛盾並處理好,才能解決好事情。 [7-8]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比喻不清除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國家就不得安寧。在句子中一般充當作賓語、分句;含貶義。 [3] 
  • 運用示例
唐·房玄齡等《晉書·李密傳》:“出為温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1] 
毛澤東《南京政府向何處去?》:“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戰犯不除,國無寧日。這個道理,難道現在還不明白麼?” [4] 
參考資料
  • 1.    許振生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成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01:557
  • 2.    左丘明,呂不韋,劉向;吳茹芝譯.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文庫 左傳 呂氏春秋 戰國策 圖文精釋版[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6.01:21
  • 3.    章俗,谷超編撰.成語典故源流故事賞析辭書[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0.06:第410頁
  • 4.    楊為珍編寫.古句新用[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01:157
  •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09:1070
  • 6.    新家庭書架編委會著.中華成語故事全集 新[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01:22
  • 7.    李波主編.中華成語典故 上[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0.08:124
  • 8.    陳營編著.開闊閲讀 讓孩子更聰明的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M].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