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慶源

鎖定
慶源古村位於江西省婺源縣東北部的段莘鄉,與安徽黃山市休寧縣五城僅隔一座五龍山,東與浙江開化也只隔一條馬金嶺。這裏峽谷深幽,寬如太行之盤谷,美如武陵之桃源,地處萬山之巔,阻外而溢中,是始祖幾經選擇的避亂勝地,素有小桃源之稱。慶源村口“別有天”古亭內現仍留有古人絕句“空山隱卧好煙霞,水不通舟陸不車,一任中原戎馬亂,桃源深處是吾家”。原亭大門口兩側有聯為“車馬絕喧闐憶前人三徑怡情託跡不殊陶靖節、雞犬聲相聞惟此地四民安堵落花猶似武陵源”。橫聯為“桃源深處”。説慶源古村是小桃源,亦源於此。
中文名
慶源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性    別

慶源歷史淵源

慶源 慶源
慶源建村於唐開元間(公元674年),是一個有1300多年曆史的古村落。現今有四個自然村,總人口1743人。有水田1852畝、茶地843畝、山坡緩地面積4800畝。相傳古村始祖小八公尋幽探奇來到此地,見高山環抱之下竟有如此開闊地帶,遂結廬建村於下水口。當年太平軍的一支部隊,前鋒進入慶源村頭隘口,看到這裏山閉澗斷,疑為山谷盡頭,於是折回梧村,下嶺經段莘方向而去。

慶源後人發展

風光掠影
風光掠影(20張)
後人在此建一路亭,亭壁題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句古詩。面對慶源地理形勢,竟是如此貼切神合。慶源古村因溪畔兀立一塊巨大青石,似補天遺石而原稱“女媧村”,古村四面峯巒聳翠,自古以來戎馬絕跡,地勢險要,四民安堵。後人喜慶始祖庇廕,擇此桃源勝地,又改村名為慶源,亦稱小桃源或小源。 慶源古村地貌極為奇特,狹長的山谷兩側,海拔600米以上的二條山脈對面相峙,東側山脈稱“觀音合掌”,五個山巒似合掌後的指尖,主峯腳下突起一座圓形小山,稱其為“明鏡山”。西側山脈稱“天邊來龍”,蜿曲舒展如躍,雲開霧散日與“明鏡山”相呼應 。一條寬約10米的小溪穿村而過,把慶源古村一分為東、西兩岸人家。

慶源奇特地貌

整個村貌猶似一條小,船身“依屏對鏡”,船頭船尾隨着山勢的閉合形成狹窄的隘口,是進出村莊的咽喉之路,也將慶源村嚴嚴實實地遮蔽起來。進村隘口人稱“老虎跳梁”,指山閉澗斷,老虎刀只有跳上山樑而逃。村頭村末的前後隘口處各有一條近10華里盤山峻嶺通往山下。
??鬼斧神工的奇特地貌,層巒迭嶂的山脈形成無法逾越的天塹。對峙的大山好象也頗通有人間靈性,鬼設神施地把慶源古村雕塑成“天外來龍桂屏嶺,合掌觀者坐鏡台”的人間淨土與佛地仙景。
慶源村山高氣清,土肥霧重,空氣清新不染纖塵,泉水清澈賦含靈氣,山腰終年雲遮霧繞,慶源古村的茶葉稱。
明代中葉,風水先生一公夫人認為慶源地處高山峽谷,前後無開闊之地,陰氣大重,導致男丁不旺,率眾在村莊左右兩側最高峯上建起了土堆尖和石堆尖,“山頭樹祖記,村有陽剛氣”。現石尖已倒,土堆尖,石堆尖高有二丈,成為一道人為的歷史遺蹟。特殊的生態環境小氣候,使這裏的物候較山下要推遲半個多月,當山下桃花凋謝之時,而這裏正處於盛花期,不由人吟誦起白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的詩句,倍感慶源古村別有一番人間天地。

慶源本地特產

雲霧茶,茶香、汁濃,膾炙人口。茶葉一直走俏港澳市場;冷水塘魚、深山石鯽聞名遐邇。 自古婺源有“段莘陽基,慶源陰地”之説。

慶源路況信息

對於各地駕車前往上述地方的建議:
轎車:如果不是特別愛惜自己的車,以上地點可以前往,注意可能會託底。如果遇上雨天,小部分路段會有泥坑,小心駕駛。如果心疼自己的車,建議在曉起包當地的農用小卡車前往;
越野車:不多説了,這些地方本來就是它們的訓練場。
中巴:無論什麼天氣,暢通無阻;
三十多座的大巴:開到江嶺山下是沒有問題的,如果要開上江嶺,慶源,我的建議是不推薦,如果堅持要去,一定謹慎駕駛,也並不是去不了。
四十座以上的大巴:不建議前往以上地點,如果緊持要去江嶺山下,我的建議是謹慎駕駛,在山下有路口,調頭還是可以的。但強烈反對開上江嶺的盤山公路,到時很多車子很可能因為你的大車卡在彎道上引起堵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