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慧南

鎖定
慧南(1002-1069年),佛教禪宗臨濟宗黃龍派的創始人。宋代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縣)人,俗姓章,世稱黃龍慧南。慧南初學禪宗雲門宗,後承法於臨濟宗傳人楚圓禪師。慧南主張“真如緣起説”,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真如”派生的,所以“極小同大”,於一毫端,現寶王剎;“極大同小”,可納須彌山入芥子中。慧南後至黃龍山崇恩院,開衍出黃龍派,為中國佛教禪宗五宗七派之一,臨濟宗的一派。
本    名
慧南
別    名
黃龍慧南
出生日期
1002年
逝世日期
1069年
主要成就
佛教禪宗臨濟宗黃龍派的創始人
籍    貫
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縣

目錄

慧南開宗

慧南像 慧南像 [1]
臨濟宗黃龍派的創始人慧南,臨濟下八世,俗姓章,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縣)人。年11為童行。侍奉信州懷玉寺智鑾,隨智鑾出,路上見祠廟,常杖擊火毀而去。19歲落髮受具,先依廬山歸宗寺,後依棲賢寺澄諟。繼而又依蘄州三角山(今屬湖北)懷澄學雲門宗,受懷澄印證,令分座接物,名振諸方。臨濟宗人云峯文悦見之,既讚賞其為人、見識,又嘆息其未得“本色鉗錘”。雲峯文悦認為懷澄所傳道法並非雲門正宗,而是沒有什麼用處的“死語”。為了“爭取”慧南,文悦禪師故意邀慧南同遊西山,並把話題引到雲門宗旨與懷澄所授之旨。文悦禪師乘機闡明己見,説“澄公雖是雲門之後,道法異矣”;又説:雲門如九轉丹砂,點鐵成金。澄公如藥汞銀,好看不中用,入煅即流失。慧南聽罷大怒,以枕擊文悦。第二天,文悦向慧南賠不是,接着又説:“雲門氣宇如王,甘‘死語’下乎?澄公有法授人,死語也。死語,其能活人乎?”接着又介紹慧南投石霜楚圓(即慈明禪師)。慧南心想,文悦並非石霜楚圓門人,而又要他投楚圓,想必並無惡意。於是便搶着試試看的心情,往投石霜。途中,又聽説楚圓不事事,慢侮叢林同道,又改變主意,折往衡嶽,投依福嚴賢,賢對慧南倒也看重,命他掌書記。不久,賢禪師圓寂,郡守便以楚圓繼賢禪師之位。慧南心中暗喜,想借此機會觀察楚圓為人,並檢驗文悦禪師之言。楚圓既至,便貶剝諸家之説,斥為邪説。昔日慧南所授的懷澄“密旨”,也全在被駁之列。慧南聽文悦禪師之言後,對懷澄的思想實際上已有所懷疑,經楚圓一説,慧南更痛感昔日所學之非。於是便懷香造室拜訪楚圓,請求指教。楚圓開始時還有些推託,不願接受慧南弟子禮。説慧南已“領徒遊方,名聞叢林”,即使有疑難,若蒙不棄,可坐下商討,何必行大禮。説罷便命侍者進榻,請坐。後經慧南一再請求,又經過一番“面試”,才總算接受慧南的弟子禮。慧南曾獻偈曰:“傑出叢林是趙州,老婆勘破沒來由。而今四海清如鏡,行人莫以路為仇”。楚圓以手點“沒”字,慧南頓悟,即將“沒”字改為“有”,心中暗服楚圓妙密。慧南侍楚圓月餘,又辭往他方,時年35。
公元1036年,慧南又到隆興黃龍山開法,慧南在此30年,以“擊將頹之法鼓,整已墜入玄綱”為己任,法席盛極一時。公元1069年示寂,諡普覺禪師,有《黃龍禪師語錄》等行世,嗣法弟子有黃龍祖心、寶峯克文、東林常總等,門葉繁茂,形成臨濟宗黃龍派。

慧南遊歷

後慧南又遊方廣後洞,識泉大道。泉大道:“機辯逸羣”,對慧南很賞識。後來慧南來到同安(福建同安)崇勝禪院開法,對泐譚懷澄遣僧來審慧南提倡之語。慧南迴答“智海無性,因覺妄而成凡;覺妄無虛,即凡心而見佛。便爾休去,將謂同安無摺合,隨汝顛倒所欲?南鬥七,北斗八”。此句的前半段是宣傳慧南“即凡而佛”的解脱思想,後半段暗示他與懷澄已分道揚鑣。後來慧南又移住廬山歸宗寺。不久,歸宗寺失火,慧南受累入獄。縣吏百端求其隙,慧南卻怡然引咎,不以累人。慧南獲釋後從不提縣吏橫逆之事。後來慧南到筠州黃檗山(江西萬安縣境),結庵於溪,名曰積翠。江、湖、閩、粵之信徒多有來從者。

慧南弘法

對於道,慧南禪師認為,“道”是一種恆常不變的存在,“古之天地日月,猶今之天地日月;古之萬物性情,猶今之萬物性情。天地日月固無易也,萬物性情固無變化,道何為而獨變乎?”而且在慧南禪師看來,道無疑滯,無始無終,無前無後,無形無記。雖不假言説,但為使人體悟此道,不得已而説之:“大道無中,誰復前後?長空絕跡,何用量之?空即如是,道豈言哉?雖然如是,上根輩不假言論,中下之流又爭免得。”非僅如此,慧南禪師在奉行“道不假修”祖訓的前提下,對於有志之士,則寄予更大的期望,要他們志存高遠,悟道日深。因為“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道之與聖,總在歸宗杖頭上。汝等諸人,何不識取?”而且,慧南禪師以為“道如山,愈升而愈高,愈行而愈遠。學者卑淺,盡其力而止身。惟有志於道者,乃能窮其高遠。”
在教導學人正確認識與把握道的同時,慧南禪師也教示他們要正確認識“法身”,強調“法身無相,依智海以為源。含識之流,總法身而為體,只為情生智隔,於日用而不知,想變體殊,趣業緣而莫返。”“法身無相,應物現形。般若無知,隨緣即照。”慧南禪師開示學人,要懂得體道見性成佛,關鍵認識佛性,進而體道。然而,對此之首要在於有志於道。所以慧南禪師對於出家僧眾要求很嚴,教導他們既出家,就要稟丈夫決烈之志:“夫出家者,須稟丈夫決烈之志,截斷兩頭,歸家穩坐。然後大開門户,運出自己家財。”要踐酬這樣的大志,就要不落兩邊,杜絕分別心,拋棄萬法差別相。同時注重息心、忘念,堅持專心恆一,勤奮不懈,不斷積累,“夫聖賢之學,非造次可成,須在積累。積累之要,惟專與勤。屏絕嗜好,行之勿倦,然後擴而充之,可盡天下之妙。”對學人的接引,慧南禪師在使用“三關”之法的同時,還用“一足令”。據《黃龍四家語錄》卷一載,僧問:“作家不啐啄,啐啄不作家。大眾臨筵,諸師作家相見。”師垂下一足。進雲:“焰裏尋飛雪,水下火燒天。”師乃收足。慧南禪師的此舉,禪林稱曰“一足令”。“一足令”的最早使用當推青原行思和尚,但其後無人再用。慧南禪師將其發揚光大,在叢林獲譽很高,“黃龍行此令,十方諸佛,無敢違者;一切聖賢,無敢越者,無量法門,一切妙義,天下老和尚舌頭,始終一印,無敢異者。”慧南禪師遁入空門之後,數十年如一日,深入經藏,恆心苦修,恪守祖師“本來付有法,付了言無法。各各須自悟,悟了無無法”的信條,但是看到當時文字禪的蔓延,似有成災之虞,因而也有自己的看法。首先是教誡學佛法不在言句本身,認為“諸佛出世,假設言論,祖師西來,不掛唇吻”,文字禪是“呈華麗言句”之作,強調“我佛如來,摩揭陀國親行此令,二十八祖遞相傳授。洎後石頭、馬祖,馬駒踏殺天下人;臨濟、德山,棒喝疾如雷電。後來兒孫不肖,雖舉其令而不能行,但呈華麗言句。”而且語重心長地指出,熱衷“文字禪”是“後來子孫不肖,祖父田園,不耕不種,一時荒廢,向外弛求。縱有些少知解,盡是浮財不實。”強調“古人求道求自心,求得心空道自親。今人求道外求聲,尋聲逐色轉勞神。勞神復勞神,顛倒何紛紛!”因此,慧南禪師誠懇地勸告他們:“所以作家不如歸家,多虛不如少實。”其次,慧南禪師主張應該恪守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之祖訓,但面對末法時代,上根之人不多的實際,必要的“提唱”是應當的。“不有提唱,孰辨宗由?不有問答,孰明邪正?”所以,應當是出語隨緣,視機而施,
不可固執,要使活語,切不可熱衷於玩弄文字,“古人隨時一言半句,亦無巧妙。今人用盡心力安排,終不到他境界,用此思維辨於佛境,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縱經塵劫,終不能著。”可見慧南禪師對於以語言文字來顯示、傳達、保存、弘傳佛法的態度是圓融的,希望學人在使用語言文字弘傳佛法時,切不可執着,更不能雕琢,以免捨本逐末,誤己誤人。
慧南禪師自開法以來,數坐道場,對於叢林建設多有建樹。首先,慧南禪師強調叢林建設好壞,長老人選很為重要,認為“夫長者之職,乃道德之器。先聖建叢林,陳綱紀,立名位,選擇有道德衲子,命之曰長老者,非苟竊是名也。慈明先師嘗曰:‘與其守道老死丘壑,不若行道領眾建叢林。’豈非善守長老之職者?則佛祖之道德存歟?”有了有道德的長老,叢林的下一步關鍵在於規矩要嚴,道風要正。這就要求每個常住僧眾嚴守戒律,循規蹈矩,做到“進止嚴重,見者敬畏”。千萬不可有違規矩,否則“規矩既亂,諸事參差。一人失事,眾人不安”,那叢林也就難以維繫了。其次,對於叢林建設,還應注意得眾,尤其是叢林的長老,要正確地對待“人情”,認為“人情者,為世之福田,蓋理道所由生也。故時之否泰,事之損益,惟聖人通天下之情。”所以,慧南禪師自己就很注意人情的圓融,在接引學人時,因人施教,視機而行,當機立斷,切入為宜,“遇方則方,遇圓即圓”。一旦看中,大膽使用,一梁一柱,所以強將手下無弱兵,門下學人“一個個硬剝剝地”而非等閒之輩。也正是這樣,慧南禪師法筵一開,四方衲子慕名而至,“人天大善知識,須是和尚始得。”尤其是晚年開法黃龍,座下徒嗣甚眾,後人評之曰“天下有志學道者皆集南公。”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黃龍得勢,首在得人”。

慧南禪理

慧南主張“真如緣起説”,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真如”派生的,所以“極小同大”,於一毫端,現寶王剎;“極大同小”,可納須彌山入芥子中。
慧南在黃龍常問僧眾:“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生緣在何處?”正當問答交鋒,卻復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正答問間,卻又改變話題問:“我腳何似驢腳”。30餘年,反覆如此。此三句話説的是一種“禪機”,佛教界稱之為“黃龍三關”,慧南為此也寫了一首偈頌:“生緣斷處伸驢腳,驢腳伸時佛手開。為報五湖參學者,三關一一透將來。”慧南用此考驗信徒是否參悟,能否觸機即悟,但實際上,學法者“多不湊機”。直至今日,也還很難説,什麼是慧南的標準答案。
慧南禪師一生虔誠奉佛,悟道之後,先後開法廬山歸宗、黃檗積翠、隆興黃龍數座道場。尤其在黃龍,晉院之始即發“黃龍出世,時當末運,擊將頹之法鼓,整已墜之玄綱”之宏願。而後一直以“翻思有負公侯命,旦夕彷徨益厚顏”而自勵,以振興宗門為己任。苦心經營,終於黃龍一派,橫被天下,名震千秋。當時,黃龍“法席之盛,堪比泐潭馬祖、百丈大智。”黃龍寺則被稱為“天生獅子之窟,不二旃檀之林。”慧南禪師座下法筵常盛,嗣法弟子有祖心晦堂、寶峯克文、東林常感、雲居元 祐、隆慶慶閒、泐潭洪英等數十人。此後,代相傳承,形成險絕凌厲之宗風,人稱“黃龍宗”,即史稱“五家七宗”之一。宋淳熙三年(1186),日僧明庵榮西來華,於虛庵懷敝門下受授黃龍宗脈。歸國之後,開日本臨濟宗建仁寺一派,成為日本禪宗二十四流中之黃龍派。不僅如此,慧南禪師的禪法,遍傳緇素,就連宋明理學大家周敦頤也曾自道“吾此妙心實啓黃龍”。
參考資料
  • 1.    慧南像取自虛雲和尚重輯,1935年刊本《佛祖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