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慧光

(南北朝時期佛教高僧)

鎖定
慧光(487~556),北朝時定州長盧(今河北定州)人,俗姓楊。十三歲出家,在洛陽受業於佛陀扇多,受律部,於《四分律》有草創之功。後世尊為四分律宗之祖,亦為地論師南道系創始者。後參與勒那摩提譯事。著述頗多,主要有《十地論疏》、《四分律疏》、《大乘義律》、《華嚴經疏》、《涅槃經疏》等。曾任北魏僧都、東魏國統之職,故又稱“光統律師”。北齊初卒於鄴大覺寺,年七十。北朝時定州長盧(今河北滄州)人,俗姓楊。十三歲出家,在洛陽受業於佛陀扇多,受律部,於《四分律》有草創之功。後世尊為四分律宗之祖,亦為地論師南道系創始者。後參與勒那摩提譯事。著述頗多,主要有《十地論疏》、《四分律疏》、《大乘義律》、《華嚴經疏》、《涅槃經疏》等。曾任北魏僧都、東魏國統之職,故又稱“光統律師”。北齊初卒於鄴大覺寺,年七十。 [1] 
中文名
慧光
別    名
惠光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487年
逝世日期
556年
主要成就
佛教四分律宗開祖
出生地
定縣(今河北省定州)
信    仰
佛教
身    份
高僧

慧光人物簡介

慧光是南北朝時代的義學高僧。俗姓楊,定州(今河北省定縣)人,十三歲時,跟隨父親洛陽,歸依了佛陀扇多,不久,佛陀便度他出家,常為人講經,有聖沙彌之稱。佛陀以戒律為智慧的基本,令他先聽講《四分律》。既而回鄉,受具足戒。後到洛陽參學,並貫通了南北方言,從事著述。當時譯師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三家,分別翻譯。助譯者方言各異,以致傳述分歧而發生爭執。慧光也列席譯場,他既諳習語言,常常為之溝通,完成譯業。就在此時,他曾受教於勒那摩提,得其傳授。後來撰成《十地經論疏》,發揮經論的奧旨,《地論》學派由此流傳。他又註解《華嚴》、《涅盤》等經,並造《四分律疏》,刪定《羯磨戒本》;又著有《玄宗論》《大乘律義章》等。但以上著述現存的只有《華嚴經義記》卷一的斷片(現收入《大正藏》第八十五卷),其餘都散佚了。東魏時(534—550),他任國僧都。北齊時(550—580),應召入鄴都,住大覺寺,轉任國統。學者稱他為光統律師。後來在寺圓寂,年七十歲。

慧光人物事蹟

慧光是地論師南道派的開創者。關於《十地經論》的傳譯,在勒那摩提和菩提流支間,有不同的見解,從而勒那摩提的弟子慧光和菩提流支的弟子道寵之間,也顯出師承的不同。這樣《地論》的弘揚,以相州(即鄴都)為中心,慧光、道寵南北兩道分為兩派。後來北道派受了攝論學派的影響,而有變化,南道派保持了純粹的傳統,並且名德輩出,獨盛一時。慧光的著作雖多不傳,但在他的再傳弟子慧遠所撰《大乘義章·八識義》中,看得出這派學説的特別主張,是説阿黎耶識即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亦即真如、法性,而為一切法緣起的本源。
慧光的弟子很多,傳承他的地論學説的,有法上、僧範、道憑、慧順、靈詢、僧達、道慎、安廩、曇衍、曇遵、曇隱等,其中以法上為上首,道憑四傳到智儼,開闢華嚴立宗的端緒,所以華嚴宗也可視為南道地論師系統的發展
慧光又是四分律宗的開祖。《四分律》從北魏道復律師繼承法聰,作科文式的《律疏》四卷以後,才打開研習的門徑。慧光更根據律家的口傳,繼續研究,作《四分律疏》一百二十紙,並刪定《羯磨戒本》,遂為法侶所傳誦。每次開講常有僧眾千人列席,後世推他為四分律宗的開山。慧光弟子中傳承四分律學系統的有道雲、道暉、洪理以及曾宗奉道復的曇隱等。由道雲三傳至道宣,律宗乃完全建立。
另外,慧光對於教判也有獨到的見解。他有三教、四宗兩種教判説。三教是説漸教、頓教和圓教。他説釋迦一代的教法,為根機未熟的先説無常後説常,又先説空後説不空,漸次而説,這是漸教。為根機成熟的,於一法門具足説常與無常、空與不空、更無漸次,這是頓教。又為上達分段佛境的,説如來果德圓滿自在的法門,這是圓教,也就是《華嚴經》所説。這種漸、頓、圓三教説,後來就成為“南三北七”中北七教判的通相。四宗是説因緣宗、假名宗、誑相宗、常宗。慧光以為一代佛教中,第一、薩婆多部的毗曇學説,諸法各有體性,皆從六因四緣而生,可以稱為因緣宗。第二、《成實論》説一切法皆無實體,但有假相假名,可以稱為假名宗。第三、如《大品》及《三論》説諸法不但無有實體,即假相亦虛誑不實,可以稱為誑相宗。第四、《涅盤》、《華嚴》等,説常住佛性,可以稱為常宗。這個四宗教判,是慧光依《地論》南道派的主張對當時盛行的經典和學説所作的判斷。 [2] 
參考資料
  • 1.    鄭天挺,吳澤,楊志玖 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下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第3167頁.
  • 2.    中國佛教協會編. 中國佛教 第2輯[M]. 北京:知識出版社, 1982. 第73-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