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

(2018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是2018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菲利普·津巴多、邁克爾·利佩、新曲線 出品、鄧羽、肖莉、唐小豔。
中文名
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
作    者
菲利普·津巴多
邁克爾·利佩
新曲線 出品
鄧羽
肖莉 展開
作者
菲利普·津巴多
邁克爾·利佩
新曲線 出品
鄧羽
肖莉
唐小豔 收起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8年
頁    數
406 頁
定    價
138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2] 
ISBN
9787115479167

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內容簡介

《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中譯本修訂版)是社會心理學精品譯叢中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著作,這本書的出版有着三十多年的醖釀過程。初的靈感來自津巴多教授為研究生開設的“態度改變原理”討論課,後來在在津巴多教授的研究生李·羅斯、朱迪·羅丁和埃比·埃布森(現在都已成為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的協助下,先後出了兩個版次的《態度影響與行為改變》。之後在1991年與司法心理學家利佩教授合作,增加了社會影響在司法、健康與幸福服務中的應用內容。本書出版後深受社會心理學專業人士的認可,成為研究社會影響過程的參考書目。同時也深受普通讀者的喜愛。
《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系統地總結了心理學在態度形成和改變方面的研究理論和實踐,從而幫助讀者理解你是如何影響他人,反過來又是如何被他 人和其他系統性力量所影響的。本書包括了社會影響的所有內容: 説服,順從,從眾,認知失調和自我歸因,條件反射,社會學習, 態度與行為的關係,態度的捲入,偏見,非言語溝通,甚至閾下影響。
此次我們對《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的中譯本進行了修訂,重新設計了封面和版式,調整了字號和行距,讓整本書看起來更為舒朗和美觀,進一步提升讀者的閲讀體驗。同時我們修改了中譯本中一些翻譯痕跡過重的句子,以適合的中文行文風格來表述。此外,我們還更正了中譯本中出現的一些錯漏之處,使之更加忠實於原文。
本書既可作為社會心理學專業高年級及研究人員的教材和參考用書,同時,因其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的寫作風格,更因其主題鮮明、 廣泛的實踐特點,所以也適用於從事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新聞、 外交、管理、市場營銷、文化、宣傳等工作的人,還包括所有關注自己和社會的人。正如作者津巴多教授所言,當你真正讀懂這本書,並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時,那麼你在改變他人或者社會時可能變得更加有影響力;另外當你遇到一些負面的從眾、屈服和服從壓力(比如傳銷或邪教宣傳)時,應用書中的知識能幫助你更好地抵制這些壓力。
本書既可作為社會心理學專業高年級及研究人員的教材和參考用書,同時,因其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的寫作風格,更因其主題鮮明、 廣泛的實踐特點,所以也適用於從事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新聞、 外交、管理、市場營銷、文化、宣傳等工作的人,還包括所有關注自己和社會的人。 [1] 

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圖書目錄

譯叢新序 IX
譯叢序 XII
主編序 XIII
作者序(中文版序) XVII
作者序(英文版序) XIX
前 言 XXI
第 1 章 充滿影響力的世界 1
社會影響的過程和情境 2
關於影響——來自“名人堂”(“惡人谷”)的故事 4
人際影響:皈依和個人接觸 4
溝通與説服:“山姆,再説一遍” 11
大眾傳媒的影響:煙草及廣告 19
影響的ABC:態度(Attitudes)、行為(Behavior)和認知(Cognitions) 27
態度系統 29
一個正在組織化的主題:以變促變 30
以態度為中心的其他主題 31
社會心理學視角 32
各章概要 34
小 結 35
問題與練習 37
第 2 章 影響行為:直接途徑 38
行為得以強化時的學習 39
工具性學習與列聯強化 40
社會學習理論 41
侵犯行為的模仿 45
榜樣的陰與陽 47
認可與不認可:社會獎賞的力量 49
從眾:保全面子與贏得體面,獲得知識 51
從眾的成因 53
從眾:好事還是壞事 60
服從:權威下的行為 61
米爾格拉姆的腳本:如果希特勒叫你電擊陌生人,你會服從嗎 61
從普通人的角度來解釋異常的行為 65
按下不服從的退出按鈕 70
膝跳反射心理:由啓發法形成的影響 71
互惠規則 72
承諾規則 75
起點:當內部改變源於外部影響 79
小 結 80
問題與練習 82
第 3 章 行為影響態度:因做而信 83
歸因與自我歸因 85
歸因理論 85
自我知覺與自我歸因 91
自我説服與角色扮演 96
世界是舞台,我們是演員 97
再論自我説服:電視是否施加了影響 100
自我辯解心理學:認知失調理論 102
影響認知失調大小的因素 104
認知失調與理由不足效應:越少越好 105
減小認知失調的模式 112
認知失調與不道德的商業決策 115
認知失調、自我歸因以及自我肯定:相似性與獨特性 116
過度合理化 117
不同過程的相似性 118
自尊的確認 118
結 論 118
小 結 119
問題與練習 121
第 4 章 説服改變態度:請相信我 122
尋求影響:社會比較過程 124
相關特徵的相似 125
觀點的相似 126
相異性作為比較的基礎 127
成為影響的對象:説服訴求 128
説服過程的階段 129
初和後的階段 130
呈現與曝光 131
觀念的過濾 132
媒體觀點的管理 133
注 意 135
屏 蔽 137
接受和屏蔽 139
理 解 140
接受:的障礙 142
認知反應:有意義的思考 142
接受的捷徑:使用啓發法而不是系統分析 145
電視播送的形象 150
系統加工的客觀性和偏差 154
通往持久説服的暫時障礙 155
小 結 156
問題與練習 158
第 5 章 長久説服:態度改變的持續和行為結果 159
播撒保持的種子:確立強烈、明確且的態度 161
適度的曝光 161
複雜信息的重複 167
保持:讓説服經得起時間考驗 170
再説一次,反覆而更強烈地 170
系統分析:主動的頭腦產生持久的態度 172
態度:自發的從屬者 173
首因與近因:我還是第二 177
將態度轉化為行為:終的説服 178
超越態度的情境力量 178
當態度屈從於行為:一致性的條件 182
對説服的獎賞來之不易 187
小 結 188
問題與練習 190
第 6 章 影響的拒與受:説服的陰陽面 191
頑固的頭腦:抵制和選擇性遵從 192
結構的效力:堅定性的認知基礎 193
捲入狀態:抵制説服和接納説服的動機基礎 197
克服抵制:解放極權主義的自我 205
正視(可解釋性)的作用 206
唱反調的人是無罪的 206
問題指向哪裏,我們就跟到哪裏——即使自相矛盾 209
讓被説服者產生共鳴 211
另一個:説服是輕而易舉的事 213
缺乏抵制:相關的案例 213
形成抵制的能力 216
引導壓力轉向有利的方向 220
偏見:一種致命的態度 221
從現在來看 221
從歷史來看 221
社會心理學對偏見的關注 222
偏見態度的起源 223
後提示:做一個開放而不人云亦云的人 226
小 結 228
問題與練習 230
第 7 章 影響、覺察與無意識:潛移默化的改變 231
對影響的覺察與意識 234
覺察、聯想與情緒 235
覺察和“更高層次”的心理過程 241
向自動化轉變 244
非言語(且不一定是有意識的)信息 246
觀看:通過聲音和表情形成印象 249
情感與謊言的視覺與聽覺 255
説服與非言語溝通 260
非言語行為的自我知覺:我點頭了,因此我是同意的 261
閾下刺激:難以察覺的影響 262
利用閾下“視覺”改變心理的可能性 264
閾下音頻信息與嵌入式書面信息:不太可能的影響 268
影響的倫理道德——覺察之外和覺察以內 271
覺察與意識:結束語 273
小 結 274
問題與練習 275
第 8 章 影響與司法制度:艱難的歷程 277
抗辯模式:競爭性説服能確保法律公正嗎 279
公正與偏見:一個權衡的問題 280
抗辯制中十分微妙的社會心理 281
警察局:證據蒐集 284
目擊者的證詞:我親眼所見 284
什麼是朋友之間的小小坦白 290
法庭:説服的戰場 294
審判中的出庭辯護律師 295
鑑別證人 300
合 議 庭 304
大多數情況下的多數決定原則 305
少數派偶然的力量 309
本不應產生影響的事物確實發揮了影響 311
結束語:心理學與法律 314
小 結 314
問題與練習 316
第 9 章 健康與幸福服務中的社會影響 317
親環境影響:説服能保護地球嗎 318
環境態度:行為鏈中的薄弱環節 319
增強動機:收益高於成本的親環境行為 321
增加顯著性:將親環境行為牢記於心 323
從個人習慣到全球性的污染:普遍的差距 325
健康的促進 327
大眾説服:公眾有知識就更健康嗎 328
醫囑:為什麼病人不按醫囑行事 339
心理健康的社會心理學途徑 344
任何名義的治療……都是一種影響 345
作為説服性溝通的治療 346
認知-行為治療與歸因治療:思考並且竭盡全力 346
認知失調與治療:承諾、選擇與努力 350
社會影響,美好生活和你的未來 353
小 結 353
問題與練習 355
附 錄 A 研究與實驗方法 357
附 錄 B 態度及其成分的測量 370
參考文獻 378

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作者簡介

[美]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
津巴多教授是美國心理學協會(APA)前主席,科學協會主席委員會(CSS P ) 前主席,斯坦福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在斯坦福大學教授心理學導論課程長達50年,以“斯坦福監獄實驗”聞名於世,被譽為“當代心理學的聲音和麪孔”。津巴多在社會心理學研究領域中碩果累累,發表了350多篇專業論文和通俗文章,出版了50多部著作,榮獲美國心理學協會頒發的西爾格德普通心理學終身成就獎。
[美] 邁克爾·利佩(Michael R. Leippe)
利佩教授現為美國約翰傑司法學院(John Jay College)心理學系教授。利佩教授是實驗社會心理學方面的專家,研究方向是各種領域裏的社會影響和態度改變,尤其對司法心理學中的目擊者回憶的精確性、暗示性、可信度和記憶報告有特別的研究。他多次獲得美國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是美國心理科學協會(APS)、美國司法心理學學會和實驗社會心理學學會的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