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慈姥磯

鎖定
《慈姥磯》是南朝梁的詩人何遜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是一首抒發別情的詩,首聯寫夕陽美景,頷聯寫借賞景以解去鄉之憂愁,頸聯寫繼續賞景解憂,尾聯寫這憂愈解愈甚,不能自已。這首詩層次井然,步步深入,詩人對友人與故鄉的真情摯愛,躍然紙上。這首詩寫景狀物,細微貼切,對仗工整,聲韻合諧。
作品名稱
慈姥磯
出    處
《何水部集》
作    者
何遜
創作年代
南朝梁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慈姥磯作品原文

慈姥磯
暮煙起遙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賞夕,暫解去鄉憂
野岸平沙合,連山遠霧浮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歸舟。 [1] 

慈姥磯註釋譯文

慈姥磯詞語註釋

①慈姥磯:地名,在今安徽省當塗縣北四十里,突出於長江中。磯,突出於水邊的山石。
②遙岸:遠處的江岸。
③安流:流淌着的平靜的江水。
④“野岸”句:傍晚時與友人一起來欣賞江景,使自己暫時去掉了離別家鄉的憂愁。解,去掉。去,離開。
⑤平沙:廣闊的沙原。
⑥連山:連綿不斷的山巒。
⑦客:飄泊在外的人,作者自指。已:停止。 [3] 

慈姥磯白話譯文

傍晚的煙霞在遙遠的岸邊升起,將要落山的太陽照在平靜的江面上。
我和我的朋友一起欣賞江上的晚景,暫時化解了離鄉帶來的憂愁。
曠野中廣闊的沙灘在江流涯岸聚合,山巒間連綿起伏的繚霧冉冉浮蕩。
遠行的我止不住落下了傷心的眼淚,久久的立在江邊目送着友人漸行漸遠的歸船。

慈姥磯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辭家遠行,友人送他到慈姥磯(在今安徽當塗縣北)後即乘舟歸去,詩人遠望友人歸舟,思鄉之情油然濃烈起來而寫下這首詩。 [4] 

慈姥磯作品鑑賞

慈姥磯文學賞析

早在晉初的左思,就表達了六朝人對山水的美學觀點:“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在六朝人看來,自然山水比“悲音不共聲,皆快於耳”的音樂,更能渲泄人內心的痛苦,產生審美愉悦。因此,六朝人不僅創立了山水詩派,而且真正創造了山水的意境美。何遜這首《慈姥磯》正是如此。
“暮煙起遙岸,斜日照安流,一同心賞夕,暫解去鄉憂。”在這裏,山水的境界與人生的境界是相通的。在羈旅思鄉的憂愁中,詩人信步來到江邊,眼前驀地出現了一派輕柔靜謐、的麗多彩的暮天景象:藹藹而升的暮煙,宛如輕風托起一塊白紗,婀娜嬌柔、奇幻多姿、朦朧淡遠。寧靜的江面上,豔麗的夕陽撒下一片紅寶石,晚風徐來,波光粼粼、光彩奪目。大自然敝開她那母親般的懷抱,輕輕擁抱撫慰着遊子弧獨的心靈。在這一瞬間,詩人暫且忘記了羈旅的憂愁和悲傷,只覺得內心一片恬靜和安然。
“野岸平沙合,連山遠霧浮”。隨着詩人心情的豁然開朗平舒,自然境象也隨之闊大展開起來。詩人遙看一望無邊的沙岸和重疊起伏的山霧,不由心曠神怡,如醉如痴。然而,就在這一瞬間,“客悲不自已,江上望歸舟”。江面上出現了一葉歸舟。它使詩人陡然回到現實中來,又沉浸在不盡的思鄉憂愁。
陸時雍曰:“何避以本色見佳,後之採真者,欲之不及”。這可謂切中肯肇,概括了何遜創作的美學特徵。從這首《葱姥磯》可以看出,何遜的山水詩,善於以猜麗淺近的文辭,狀寫觸日可見的自然景物,並在其中寄高深擊真切的人生感謂,讀之使人黨得“語近情遙”,“隻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而這,正是中國詩歌美學推崇的最高境界。因此,何遜清新雋永的山水詩深為人們喜愛。齊梁時代雖然崇尚綺文風,但當時的文壇領袖沈約就稱,每讀何詩“一日復,猶不能已”而後代有些評論家,更是將何遜與謝眺、陶濬、鮑照相提並論,顯示出對何詩的特別賞愛。 [1] 

慈姥磯名家點評

清·王夫之《古詩評選》卷六:“有起有合,居然律也。乃起者非起,合者非合,一從《三百篇》來。太白間能用此,餘人不知。”
清·沈德潛《古詩源》卷十三:“已不能歸,而望他舟之歸,情事黯然。” [2] 

慈姥磯作者簡介

何遜(?—518年),南朝梁詩人。梁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何承天曾孫。少為範雲、沈約所稱賞。梁武帝天監中,曾任建安王蕭偉的記室,並隨蕭偉去江州。後來回建康,又任安成王蕭秀的幕僚,還兼任過尚書水部郎。晚年在廬陵王蕭續幕下任職,再度去江州,未幾病逝。後人稱“何記室”或“何水部”。何遜詩與劉孝綽齊名,號稱“何劉”,詩風明暢,多清麗佳句,聲律上已接近於唐代近體詩,其詩對後世詩人有較大影響。有集八卷,已佚。著有《何遜集》。 [5] 
參考資料
  • 1.    田軍.中國古代田園山水邊塞詩賞析集成.北京市:光明日報出版社,1991.12:第441-442頁
  • 2.    劉曉亮.至元集林  八代詩匯評.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09:第226頁
  • 3.    姜葆夫.漢魏六朝詩歌賞析.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1.02:第164-165頁
  • 4.    吳振標.中國古代名篇分類精賞  第1卷.上海:文匯出版社,2000.04:第129頁
  • 5.    吳小如.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第1591-15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