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慄頭地鶯滇西亞種

鎖定
慄頭地鶯滇西亞種(學名:Tesia castaneocoronata ripleyi)。在中國大陸,分佈於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
中文學名
慄頭地鶯滇西亞種
拉丁學名
Tesia castaneocoronata ripley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鶲科
亞    科
鶯亞科
地鶯屬
慄頭地鶯
亞    種
慄頭地鶯滇西亞種
定名人及年代
Deignan,1951

慄頭地鶯滇西亞種外形特徵

體小(10釐米)、立姿甚直而色彩豔麗的鶯。尾短而似鷦鷯,特徵為頭及頸背栗色。上體綠色,下體黃色,眼上後方有一白點。幼鳥上體橄欖褐色,下體橙慄。repleyi較指名亞種色淡。
虹膜-褐色;嘴-褐色,下嘴基色淺;腳-橄欖褐。 [1] 

慄頭地鶯滇西亞種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雲南 [2] 

慄頭地鶯滇西亞種生活習性

常於茂密潮濕森林中近溪流的林下覆蓋處。沿樹枝或圓木側身移動。垂直遷移的鳥,通常夏季於海拔2000-4000米,冬季在2000米以下。 [1] 
參考資料
  • 1.    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等.《中國鳥類野外手冊》: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352
  • 2.    慄頭地鶯滇西亞種  .中國動物物種數據庫[引用日期201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