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慄蠶

鎖定
慄蠶是鱗翅目大蠶蛾科的一種昆蟲。俗稱燈籠蠶,廣泛分佈於日本、我國“三北”和中南等地區。慄蠶絲是價格昂貴的天然纖維,具有獨特的熒光閃爍性,被用作多種防偽標誌和高檔服飾品。
中文名
慄蠶
俗    稱
燈籠蠶
廣泛分佈
日本、我國“三北”和中南等地區
特    性
獨特的熒光閃爍性
中文學名
Dicty-opoea japonicaMoore
學    科
生命科學

慄蠶簡介

慄蠶又名銀杏大蠶,分佈在我國廣西、台灣東北和華北,一年發生一代,成蟲七十月間出現以卵越冬,繭絲褐色,繭層成鏤空網狀,酷似燈籠殼。取絲時先把繭放在8%-10%的鹼性溶液中煮2-3小時以除去膠質,然後清水除鹼,繭層即鬆解,拉出綿絲可與羊毛混紡作高級大衣料 [1] 
慄蠶 慄蠶
以核桃葉、板栗葉為主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屬鱗翅目大蠶蛾科,學名Dicty-opoea japonicaMoore.分佈於中國日本等地。主要食核桃、板栗、杏樹、楓楊、桷、櫪、樟、榆等樹葉。食核桃葉的繭重,繭層厚,食棣及板栗葉者較差。在遼寧、黑龍江、吉林、江西、廣西等省,每年完成一個世代,以卵越冬。有野生情況下,幼蟲在5月是下旬孵化,4眠或5眠,於6月下旬成熟,經50d左右老熟結繭,繭外觀呈燈籠狀,有大小不等的網眼。結成繭需時2d左右,經3-5d後化蛹,繭可繅絲,也可作絹紡原料,絲質優良。慄蠶也可以從熟蠶腹中取出絲腺,浸酸後拉長作釣魚絲或醫療用絲。

慄蠶特徵與特性

慄蠶絲具有獨特的熒光性和閃爍性,而被用做多種防偽標誌和高檔服飾的珍貴原料,目前已有少量生產。由於過量採集野生慄蠶繭,使其數量減少,實行人工馴養挽救野生慄蠶成為“十二五”期間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
卵為尖橢圓形,呈麻雀蛋色。
慄蠶
慄蠶(5張)
暖種最適温度18℃,發育起點温度10℃±0.6℃,孵化有效積温181.7℃±11.6℃。1-3齡幼蟲 (蠶)有較強的羣集性,4-5齡幼蟲在受到觸動時有假死落地的習性,在營繭前爬動頻繁。幼蟲期多為4眠5齡,3齡後體色開始分離,到5齡期分離出橄欖黃綠和螳螂綠等多種體色。蛹(繭)長橢圓形,初為白色,逐漸變為慄棕色或淡咖啡色。蛹粉含蛋白質51.73%、脂肪22.42%,還含有19種氨基酸,人體必需的9種氨基酸樣樣俱全。成蟲(蛾)體色有慄棕、古銅綠、虎皮黃、松鼠灰等10多種顏色,有強烈的趨光性,在交配時受到觸動極易散對。絲的品質優良,手紡紗的熒光反射率高達14.9%,其中素紗和染色紗分別比柞蠶手紡紗高出1.10和9.23個百分點。染色的慄蠶絹絲在自然光下用肉眼可以觀察到鮮明的閃爍性。

慄蠶馴養與飼養

慄蠶在馴養過程中適於採取全齡期野外稀養的方法,不僅省工、省力、降低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多次剪移造成蠶期和繭期的損失。慄蠶為雜食性昆蟲,楓楊、核桃秋、柞樹、板栗、銀杏和樟樹等樹種的嫩葉均可成為它的飼料,其中尤以楓楊與核桃秋最為適宜,食用後可使健繭率達到97%以上。繭層率達到70%以上。暖卵室要選擇地勢高燥、陽光均勻、環境整潔、排濕換氣條件好的房屋。在暖卵前要用3%甲醛藥液對蠶室(室温保持在26℃左右)和蠶具進行徹底消毒,封閉48小時,暖卵時期應比收蟻時期提前25-28天。在見到蠶苗後每個收蟻袋內裝入5-6克種卵,牢固地拴在楓楊或核桃秋樹的中上部枝叉上,在蟻蠶孵出後即可沿着樹枝向上爬行取食樹葉,在3齡眠之前將蠶剪移到大蠶場。每棵樹的飼養量以吃到作繭時樹葉還剩2/5為宜。在多數蠶化蛹結束,體壁硬化後選擇晴天摘收蠶繭,摘回後要薄攤擺放,並儘快剝繭、選繭、售繭。種繭要及時穿掛,妥善保存,以備制種。

慄蠶發育過程

慄蠶成蟲

在遼寧省瀋陽市成蟲於8月下旬開始羽化,9月上、中旬大批羽化。羽化時間多在17-20時,展翅後當晚或次晚進行交尾,交尾經過24小時左右產卵於樹幹離地面1-2m處;卵常產於樹皮縫隙中聚集成堆每堆卵數少則數十粒,多則達百餘粒。少數蛾產卵於繭上每蛾產卵量為200-300粒,成蟲飛翔力強,趨光性強。壽命約為5-6天。

慄蠶

卵與卵之間有粘液腺分泌的粘液粘連,不易剝下孵化早晚均有,孵化高峯在10時左右,咬破卵殼至鑽出約3-4分鐘卵是赤眼螄和黑卵蜂(Telenomus sp.)越冬的天然寄主。

慄蠶幼蟲

初孵幼蟲多棲息於樹幹或樹皮縫隙間,待温暖時爬上枝葉取食常十餘頭或數十頭羣集一葉片上取食。1、2齡時從葉緣咬食,成缺刻;2齡每次取食時間為4-8分鐘取食速度為9-10次/分,兩次食葉間為30-40分鐘;3、4齡時較分散;5、6齡時,分散取食,1-3齡呈正趨端性。常棲息樹梢嫩葉表面,4-5齡則常居於葉背。中午炎熱時,常沿樹幹爬下到蔭涼處或飲水。幼蟲共5齡或6齡經58-64日老熟營繭。各齡經過為9、7、8、9、13,全齡經過46日,易被鼠類食害。老熟蠶排出體內粘稠狀熟蠶尿。蟲體收縮變粗而微透明,這時長毛開始擦落營繭時,先沿葉柄或細枝縱向吐絲以後逐漸吐絲做成網格狀骨架,並繼續吐絲使網格加粗繭掛樹上的葉間或枝上吐絲經過約為2-3日結繭後經3-5日化蛹天敵有紅緣獵蜷柞蠶絨繭蠊及蜘蛛類等 [2] 

慄蠶養殖技術

一、稀放
慄蠶在馴養過程中適於採取全齡期野外稀放法,不僅省工、省力、降低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多次剪移造成蠶期和繭期的損失。
二、飼料
慄蠶為雜食性昆蟲,楓楊、核桃秋、柞樹、板栗、銀杏和樟樹等樹種的嫩葉均可食用,其中以楓楊與核桃秋最為適宜,健繭率達到97%以上,繭層率達到70%以上。
三、暖卵
暖卵室要選擇地勢高燥、光照均勻、環境整潔、排濕換氣條件好的房屋。在暖卵前要用3%甲醛藥液對蠶室(室温保持26℃左右)和蠶具進行徹底消毒,封閉48小時。暖卵時期應比收蟻時期提前25-28天。
四、飼養時期
一般應於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蟻,適當早收蟻有利於保苗,並且可以避免大蠶期受到高温的影響。
五、野外收蟻
在見到苗蠶後每個收蟻袋內裝入5-6克種卵,直接拴在楓楊或核桃秋樹的中上部枝權上,要緊貼樹幹,待蠶孵出後即可沿着樹枝向上取食樹葉,以吃到3齡眠前還剩1/3葉量為宜,在3齡眠之前將蠶剪移到大蠶場。
六、飼養密度
每棵樹的飼養量以吃到作繭時樹葉還剩2/5為宜。如果發現蠶量過密,就要在眠前或眠起後選擇晴朗無風或微風的好天氣移蠶。
七、摘取
蠶繭多數蠶在化蛹結束、體壁硬化後在晴天摘取蠶繭,摘回後要薄攤擺放,以免堆積過厚而生熱,並應儘快剝繭、選繭、銷售。種繭要及時穿掛,以備制種。
參考資料
  • 1.    浙江大學編著,中國蠶業史 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1,第1383頁
  • 2.    蘇倫安主編,野蠶學 蠶學專業用,農業出版社,1993年09月第1版,第2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