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慄培元

鎖定
慄培元(1909-2007),江蘇省邳州市人,1938年4月參加革命,194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邳睢鋼邊區抗日義勇軍副指揮,魯南第三行署副主任兼總隊長,魯中南第五軍務區第一副司令員,總參謀部軍事交通部副部長等職。慄培元因病於2007年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1] 
中文名
慄培元
出生日期
1909年
逝世日期
2007年2月21日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慄培元人物簡介

慄培元,江蘇邳縣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秋,由於叛徒出賣被捕入獄。1930 年出獄後,在邳縣北部地區從事革命宣傳活動。抗日戰爭時期,任邳縣抗日青年救國團主任,邳縣獨立團團長,邳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解放戰爭時期,任魯南三專署專員,魯南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華東野戰軍支前司令部交通部長,煤炭供應部長,華 東軍區運輸司令部副參謀長,上海鐵路總局第一副局長兼南昌鐵路局局長、黨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軍委軍事運輸司令部第一副參謀長,總參謀部軍事交通部副部長,軍委鷹潭運輸司令部常務副司令員,總參謀部軍事交通部部長,總後勤部軍交部顧問。 [2] 

慄培元人物生平

慄培元幼時父親病逝,隨母親在外祖母家生活。11歲時隨大舅一起去南京,在孤兒院做童工。因不能忍受院長的折磨,偷跑回家同母親一起生活,靠親友幫助在邳城小學讀書。小學畢業後,由於經濟困難無法繼續上學,回家鄉四户任教。在進步師生的影響下,他經常參加一些愛國活動。1928年,經姜井義同志介紹參加中國共產黨,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29年秋,由於叛徒出賣被捕入獄。1930年,經組織營救出獄後,在邳北地區繼續從事黨的宣傳活動。這一時期,他先後在四户、吳塘、白馬寺、張場、季林、顏家、大謝湖、上灘、漢莊等處以教書為掩護,在農民中組織“貧佃農協會”、“短工會”,在學生中組織“讀書會”,與張明五同志一起參與小張場、坡裏、大謝湖的農民反霸鬥爭,並組織開展坡裏短工會罷工鬥爭,多次以“蘇魯邊區共產黨”名義印刷傳單到台兒莊等地散發。
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和宋承堯告別了西安的宋綺雲同志返回徐州,與在第五戰區內搞統戰工作的中共蘇皖特委書記郭子化同志取得聯繫,積極從事抗日活動。1939年3月,邳縣獨立團成立,慄培元任團長。1940年3月,邳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他被選為縣長,後任山東省第三專署副專員、軍分區副司令員。1949年任華東軍事鐵道部副部長。1950年任抗美援朝後勤部副部長。1953年以後一直任中央軍事鐵道部長。 [3] 
參考資料
  • 1.    慄培元同志逝世[N].解放軍報,2007-07-03(第五版)
  • 2.    葉緒昌主編;王廣達,劉順發,鄒嘉南副主編.江蘇革命史詞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第667-668頁
  • 3.    邳州市工會志編纂委員會.邳州市工會志: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33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