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慄冠縫葉鶯

鎖定
慄冠縫葉鶯(學名:Orthotomus castaneiceps):小型鳴禽。體型纖細,是體型較小的鳥類。喙細尖,上喙先端多有缺刻;翅短圓;尾中等;腿短而細。羽色以達、褐及橄欖綠為主,雌雄羽色相似。
棲息於灌木或稀疏林內,以昆蟲為主食,鳴聲清脆、多變、悦耳。在樹上以大型樹葉縫成袋狀巢;每窩產卵4-6枚,由雌鳥孵卵,兩性育雛,孵化期及雛期約12-14天。分佈於菲律賓班乃島馬斯巴特、吉馬拉斯省、 班塔延、內格羅斯島和宿務島。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1] 
中文名
慄冠縫葉鶯
拉丁學名
Orthotomus castaneicep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亞    目
鳴禽亞目
鶯科
縫葉鶯屬
慄冠縫葉鶯
亞    種
2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Walden, 1872
外文名
Chestnut-crowned Tailorbird

慄冠縫葉鶯形態特徵

慄冠縫葉鶯
慄冠縫葉鶯(3張)
慄冠縫葉鶯雌雄羽色相似。體長13釐米,體重11-12克。 典型的帶有刻度的尾巴,相對較長的尾巴略微向尖端傾斜。體型纖細,是體型較小的鳥類。喙細尖,上喙先端多有缺刻;翅短圓;腿短而細。羽色以灰、褐及橄欖綠為主。 [3] 

慄冠縫葉鶯分佈範圍

分佈於菲律賓班乃島馬斯巴特、吉馬拉斯省、班塔延、內格羅斯島和宿務島。 [3] 
慄冠縫葉鶯分佈圖 慄冠縫葉鶯分佈圖

慄冠縫葉鶯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