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感情潔癖

鎖定
感情潔癖指過分要求對方所謂的絕對純潔,不論身體還是精神上。比如對方不能與異性曖昧、容不下第三者、對對方的情感經歷耿耿於懷,對對方過去的不潔行為不能接受。有着高度純淨的愛情觀,追求長期穩定的關係,一旦出現“感情不潔”這種非正常狀態,便因失望留下心理陰影。
感情潔癖的另一種説法為:什麼都可以亂七八糟,但唯獨對感情有高度自制,唯恐被情感之事找上,像避開一雙伸向自己衣角的髒手一樣避開感情 [1] 
中文名
感情潔癖
解    釋
忍受不了對方一點點感情不潔
類    型
情感心理
原    因
對情感忠貞不二,有比較高的忠誠要求,以長期穩定的感情為目標
表現形式
潔身自愛,感情專一
治療方法
無需刻意治療,是人的一種追求嚮往,除非放棄這種嚮往

感情潔癖表現特徵

(1)希望自己是另一半的初戀。
(2)見不得自己的伴侶和其他異性走太近。
(3)聽不得戀人在自己面前提到任何關於以往伴侶的隻字片語 [2] 

感情潔癖相關影響

個人功能損害
一些研究發現強迫障礙患者功能受損程度與糖尿病、抑鬱障礙、焦慮障礙及精神分裂症等各種疾病引起的功能損害相似。這影響了個人的生活質量,包括工作能力、操持家務、主觀健康感受、社會關係及享受休閒生活的能力。
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強迫思維的嚴重度影響生活質量。年齡、受教育年限、自知力對於生活質量影響不明顯。國內一項研究顯示,強迫思維與生活質量的身體方面、心理方面、社會方面、盡職的能力、自我健康意識呈負相關。強迫思維帶來的生活質量影響明顯高於強迫行為。
對家庭功能的影響
強迫思維也給家庭成員造成重大的負擔,社交活動減少,導致隔離感和壓抑感增加。強迫障礙男性患者更易長期失業和接受經濟援助 [3] 

感情潔癖原因因素

早期成長環境
精神動力學認為,強迫症與兒童早期經歷(如認知、精神創傷等)有關,周圍人的狡辯、嘮叨、苛求、威脅、挖苦和貶低可促使強迫思維的發生。家庭因素可能與強迫思維的產生有關。強迫症兒童患者的父母多不信任兒童的能力不鼓勵其獨立,強迫症兒童亦不積極解決問題,對父母感情疏遠,缺少感情支持和温暖 [4]  。造成感情潔癖的最主要原因害怕受到傷害,例如:部分獨生子女習慣單獨待着,唯恐別人近距離接觸,沒有安全感;一些單親家庭成員目睹了父母的不幸,渴望着愛情卻又懼怕走婚姻,於是徘徊於兩者之問或者乾脆遠離情感 [2] 
不成熟的防禦機制
精神動力學認為,防禦機制是自我逃避不愉快和焦慮的方法,並且能控制衝動行為以及情感和本能的衝動,它被認為是一種持久和重要的人格維度,而不是一種精神病理現象。它普遍存在於人一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活動中,對於緩和人們內心的衝突起到重要作用。強迫症患者比正常對照更多地使用被動攻擊、潛意識顯現、幻想、分裂、退縮等不成熟防禦機制, 而較少地使用昇華等成熟防禦機制 [5]  。感情潔癖和強迫症思維行為有諸多類似之處。
完美主義
從消極特質論的角度,完美主義可以分為自我取向的完美主義(SOP)、他人取向的完美主義(OOP)、社會規定性的完美主義(SSP)。它們的區別在於完美主義所指向的客體,但共同本質都是消極的。其中,OOP是指向他人的“完美主義”,即對他人抱有過高的、不切實際的要求 [6]  。儘管高度他人取向的完美主義者自己可能不會抑鬱,但他們可能會在其他人身上敦促社會規定的完美主義,並隨後出現抑鬱症狀 [7] 

感情潔癖治療方式

心理治療
認知療法:(1)教育階段,瞭解症狀及應對方案(2)暴露階段,按照引發焦慮程度從最小到最大排列症狀清單,幫助患者暴露在誘發焦慮的情境中,學習忍耐焦慮體驗(3)反應預防,逐漸減少、消除強迫思維(4)認知干預,重新評估涉及情境中誘發強迫症狀的危險觀念。
精神動力學治療:通過向患者闡明症狀之所以會持續存在的原因(如最佳適應、繼發獲益)來幫助患者克服阻抗,處理強迫症狀帶來的人際關係 [3] 
藥物治療
臨牀實踐和研究證明,具有肯定抗強迫作用的藥物有氯丙咪嗪和選擇性5-HT回收抑制劑 (氟西汀、氟伏草胺、帕羅西汀、舍曲林)。對照研究表明每一種藥物都能減輕非抑鬱性強迫症狀,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
參考資料
  • 1.    陳南. 怪異心理學[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2: 232
  • 2.    IN詞記錄中國2011[M]. 北京: 語文出版社, 2012: 260
  • 3.    閆俊, 李凌江, 季建林, 等. 強迫障礙診療概要[J]. 中國心理衞生雜誌, 2014,28(04): 308-320
  • 4.    周雲飛, 張亞林, 胡紀澤. 強迫症心理學機制及其認知功能研究進展[J].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5(01): 101-102
  • 5.    肖澤萍, 張明島, 王振, 等. 強迫症患者心理防禦機制與人格特徵研究[J]. 中國心理衞生雜誌, 2003(09): 620-622
  • 6.    方新, 錢銘怡, 訾非. 完美主義心理研究[J]. 中國心理衞生雜誌, 2007(3): 208-210
  • 7.    SMITH M M, SHERRY S B, GLOWACKA M, et al. Who is the most demanding of them all? A multisource investigation of other-oriented perfectionism, socially prescribed perfectionism, and depressive symptom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9,138: 32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