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感性

鎖定
感性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gǎn xìng,意思是指屬於感覺、知覺等心理活動 [1] 
中文名
感性
外文名
sensibility
拼    音
gǎn xìng
注    音
ㄍㄢˇ ㄒㄧㄥˋ
屬    性
情感感知
缺    點
容易多愁善感

感性引證解釋

[perceptual] 感官知覺。尤指內容或方向傾向美學或感情方面的。
感性一般被理解為:憑藉感官等認知的、基本由個人的感情決定的。
指人們對外界事物的感覺和印象。 毛澤東 《實踐論》:“這叫做認識的感性階段,就是感覺和印象的階段。” 趙樹理 《寫作前後》:“ 中國民間文藝傳統的寫法究竟有那些特點呢?我對這方面也只是憑感性吸收的。” [2] 

感性基本含義

首先是作為理性對立而被理解,“感性”於“理性”對照,有的人認為感性就是不理性,感情用事,這就是對“感性”最大的偏見和誤解了。“感性”一詞的感情色彩,和理性一樣是中性,具體上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每個人對於感性的理解都由於自己的理解體會和具體語境中的把握而有所不同,大致都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與冷漠和內斂相對,感性的人感情豐富、情緒外顯。第二,感性的人易感,它是情商的表現,有很強的移情通感能力,知道在什麼場合應該表露出哪種情緒,可以讓交流更加的融洽通暢。最後,感性體現了一種人性化的處事對人法則,是對功利的理性原則的反動,可以樹立親和型的權威。
這些是普遍意義上的感性和理性,與之相對的一個特殊意義上的感性和理性是哲學認識論之中的感性和理性,在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中的感性是指通過我們被對象所刺激的方式來獲得表象的這種能力(接受能力),叫做感性,也就是説:
一、從它的產生來源來講,我們的感性並不是完全脱離了客體的,它首先是建立於對象(主)刺激(謂語)我們主體的感官(賓語)之上的。
二、從它的過程來講,它給我們主體提供了一個刺激(在你的意識之中產生了投射),而這個刺激以及刺激產生的過程,和我們之後以這個刺激為目的而進行的對這個客體的一系列(感受、觀察、思考、想象)研究,都是一種直觀的知識。引出直觀的概念即
一種知識不論以何種方式和通過什麼手段與對象發生關係,它藉以和對象發生直接關係、並且一切思維作為手段以之為目的的,還是直觀(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中概念)
所以直觀建立在感性之上。
三、從它的引發的結果來講,它給我們提供了直觀,藉助於感性,對象被給予我們,且只有感性才給我們提供出直觀;但這些直觀通過知性而被思維,而從知性產生出概念。
所以,如果要認識某個東西,不僅僅是要有主體,也要有客體,還要有謂語(感官的一切方式)。

感性實踐應用

一、感性是一種生活態度
現代社會,理性追求確定的東西;而當今的風險的社會,要在機遇面前隨遇而安。我們的理性不夠完善,我們的信息也不夠完全,我們的時間也很有限,我們理性各式各樣,這讓我們如何足夠理性。過分的理性會讓人瞻前顧後,焦慮不決,這時可以求助於信念,才能不後悔。
二、感性的人富有同情心,語言有感染力,工作有激情,生活有熱情,對情感的獨特和堅持
感性交流,以情動人,不必以理咄人。積極理性的生活是現代意義的幸福,感性而為是"道"的幸福。“道”是一種境界,直覺的智慧,率性的自然,“率性而為不逾規”,否則你會後悔的。處事上應該感性理性相結合,偏向哪一方都是不妥的。
三、感性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生活是不能完全靠理性的。活得感性一點,生活會輕鬆一些。

感性辯證關係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聯繫。首先, 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 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離開了感性認識, 理性認識就會成為無源之水, 無本之木。堅持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 這是堅持認識論中的唯物主義。其次, 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昇華, 感性認識有待於上升為理性認識。感性認識只能解決對現象的認識的問題, 理性認識才能解決對本質的認識的問題。堅持感性認識發展成為理性認識, 這是堅持認識論中的辯證法。再次,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 世界上沒有純粹的感性認識, 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沒有純粹的理性認識, 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
·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 1 )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的條件
其一, 積極投身於實踐, 在實踐中獲取十分豐富的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
其二, 必須對感性材料加以思維的抽象, 要採用分析和綜合、 抽象和概括、 歸納和演繹等邏輯方法, 對感性材料進行“去粗取精、 去偽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裏”的思維加工。
( 2 )要批判唯理論經驗論
唯理論只承認理性認識可靠, 否認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經驗論只承認感性認識可靠, 否認感性認識有待於昇華成理性認識。
唯理論和經驗論全部割裂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它們各持一個方面, 在思維方法上屬於形而上學。唯理論有唯物主義唯理論和唯心主義唯理論之分;經驗論也有唯物主義經驗論和唯心主義經驗論之分。
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 也不懂得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教條主義誇大書本知識、 理性認識的作用, 輕視感性經驗, 一切從本本出發, 犯了類似於唯理論的錯誤;經驗主義誇大感性經驗, 輕視科學理論, 把局部經驗當成普遍真理, 犯了類似於經驗論的錯誤。
·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
( 1 )由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第一次飛躍)並沒有結束認識, 理性認識還要再回到實踐中去(第二次飛躍)。因為:其一, 認識的目的在於指導實踐, 改造世界。第一次飛躍並沒有實現這一目的, 只有第二次飛躍才能實現這一目的。其二, 第一次飛躍並不能保證理性認識的正確性, 理性認識是否正確, 只能依靠實踐的檢驗。在第二次飛躍中, 理性認識可以得到檢驗, 得到修正、 補充和發展。
( 2 )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條件和途徑
其一, 必須從實際出發, 做到普遍理論和具體實踐相結合, 理論必須服從實踐。
其二, 要把關於事物的認識與主體的需要結合起來, 確定行動的目的和計劃。
其三, 理論應當被羣眾掌握。羣眾是實踐的主體, 理論只有為羣眾所掌握, 才能轉化成強大的物質力量, 使實踐獲得成功。
·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
認識過程中的理性因素, 包括理性直觀、 理性思維等, 這是主導因素;認識過程中的非理性因素, 則包括兩類:一類是情感、 意志, 包括慾望、 動機、 信仰、 習慣、 本能等, 一類是認識中不能被邏輯思維所包含的主體心理形式, 如幻想、 想像、 直覺、 靈感等。在認識過程中, 理性因素與非理性因素是相互作用、 相互補充的, 共同推動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非理性因素應當受到理性因素的制約, 應在理性因素的主導下, 發揮其積極作用, 抑制其消極作用。
·認識過程的反覆性和無限性:
( 1 )認識的全過程
實踐、 認識、 再實踐、 再認識, 循環往復以至無窮, 這是認識從簡單到複雜、 從低級到高級無限發展的全過程。
( 2 )認識的不斷反覆
認識之所以要不斷反覆:其一, 主體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受到客觀事物本身的發展過程及其表現程度的限制。物質世界是無限的, 客觀事物作為系統也是多方面、 多層次的。客觀事物存在着一個產生、 變化和發展的過程, 其本質和規律也有一個暴露的過程。所有這些, 使得人類的認識具有反覆性。其二, 主體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還受歷史條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 人類的認識只有在不斷打破限制的基礎上才能不斷得到發展。這也使得認識具有反覆性。其三, 主體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還要受到主體本身的限制。這些限制包括:人的實踐範圍、 知識水平、 認識能力、 實踐能力、 立場、 觀點、 方法以及生理素質。所有這些, 也使得認識具有反覆性。
( 3 )認識的無限發展
依整個認識過程而言, 認識的反覆具有無限性。這種無限性不是簡單的圓圈式的循環, 而是表現為螺旋式的上升。
( 4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主張羣眾既是實踐的主體又是認識的主體, 實踐是千百萬羣眾的實踐, 二者具有一致性。
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①實踐、 認識、 再實踐、 再認識……表明認識與實踐是不斷分離又不斷重合的過程, 而每一次循環, 都使認識上升到高一級的層次。由於實踐處於不斷髮展之中, 認識經常與實踐發生矛盾, 這就要求認識與實踐必須實現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②所謂具體的統一是指認識、 理論要同一定時期、 地點、 條件下的具體實踐相適應。認識、 理論要根據具體實踐不斷地補充、 豐富和完善。所謂歷史的統一是指認識、 理論要同不斷髮展的實踐相適應, 要根據實踐的變化而變化, 不能落後於實踐。
③割裂認識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會導致“左”的或“右”的錯誤。
④實踐是不斷髮展的, 理論也要隨着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在新的理論的指導下, 實踐會進一步向前發展。實踐要不斷地創新, 理論也要不斷地創新。

感性優缺點

感性人的優點:感情豐富、有人情味、心軟善良、情感細膩、感受力強、藝術天賦高、浪漫、具有感染力。
感性的人缺點:多愁善感、感情用事、主觀、情緒化。 [2] 
參考資料
  •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9月:425
  • 2.    資料  .漢典[引用日期20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