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愛麗絲·迪歐普

鎖定
愛麗絲·迪奧普(Alice Diop),1979年出生於法國奧奈蘇布瓦,是法籍賽內加爾裔導演、編劇,索邦大學歷史學碩士、視覺社會學碩士 [14] 
2011年,執導電影《丹東之死》 [6]  。2016年,執導的劇情短片《走向温柔》獲得第42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短片獎。2021年,執導的紀錄片《我們》獲得第7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紀錄片獎和遇見單元-最佳影片獎 [9]  。2022年,執導的劇情片《聖奧梅爾》獲得第7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和最佳處女作獎 [5] 
中文名
愛麗絲·迪歐普
外文名
Alice Diop
國    籍
法國
出生地
法國法蘭西島大區塞納-聖但尼省歐奈蘇布瓦
出生日期
1979年
畢業院校
索邦大學
職    業
導演、編劇
代表作品
我們
聖奧梅爾
主要成就
第7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遇見單元最佳影片獎
第7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第7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未來之獅”獎
第4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愛麗絲·迪歐普演藝經歷

愛麗絲·迪歐普
愛麗絲·迪歐普(4張)
2011年,執導電影《丹東之死》 [6]  。2016年,執導紀錄片《隨時候命》 [7]  ,該片獲得第51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提名;同年,執導劇情短片《走向温柔》 [8]  ,該片獲得第42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短片獎 [14]  。2017年6月9日,執導的紀錄短片《法蘭西島區域快車B線》在法國上 [12]  。2021年3月,執導的紀錄片《我們》在柏林上映,該片獲得第7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紀錄片獎 [15]  和遇見單元-最佳影片獎 [9] 
2022年9月7日,執導由卡伊傑·卡加梅、古斯拉吉·馬蘭加等人聯袂出演的劇情片《聖奧梅爾》在法國上映,該片獲得第7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和最佳處女作獎 [5]  ,並且提名第32屆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國際影片獎 [10] 第32屆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國際影片 [11]  ;12月25日,憑藉劇情片《聖奧梅爾》獲得第4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 [19] 
2023年5月,被任命為第8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未來之獅單元評審團主席。 [22-23] 
愛麗絲·迪歐普 愛麗絲·迪歐普

愛麗絲·迪歐普主要作品

愛麗絲·迪歐普導演作品

時間
作品名稱
類型
2011年
丹東之死
電影
2016年
隨時候
紀錄片
走向温柔
電影短片
2017年
法蘭西島區域快車B線
紀錄短片
2021年
我們
紀錄片
2022年
聖奧梅爾
電影

愛麗絲·迪歐普編劇作品

時間
作品名稱
類型
2011年
丹東之死
電影
2016年
隨時候
紀錄片
走向温柔
電影短片
2017年
法蘭西島區域快車B線
紀錄短片
2021年
我們
紀錄片
2022年
聖奧梅爾
電影

愛麗絲·迪歐普獲獎記錄

影視類
  • 2022-12    第35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米洛斯·斯泰利克最佳突破導演[17]     聖奧梅爾    (提名)    
  • 2022-12    第4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劇情長片單元-金椰獎[18]     聖奧梅爾    (提名)    
  • 2022-12    第4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19]     聖奧梅爾    (獲獎)    
  • 2022-11    第35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4]     聖奧梅爾    (提名)    
  • 2022-9    第7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2]     聖奧梅爾    (獲獎)    
  • 2022-9    第7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未來之獅”獎(最佳劇情長片首作)[3]     聖奧梅爾    (獲獎)    
  • 2022-7    第7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1]     聖奧梅爾    (提名)    
  • 2021-3    第7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遇見單元最佳影片獎    我們    (獲獎)    
  • 2023-1    第75屆美國導演工會獎最佳處女作導演獎[21]     聖奧梅爾    (提名)    

愛麗絲·迪歐普人物評價

愛麗絲·迪歐普
愛麗絲·迪歐普(2張)
在《隨時待命》中,愛麗絲·迪奧普將她的政治意圖融入了她唯一的職業生涯中 [7]  。她的電影《我們》不僅是一部保護性的作品,而且是一部智力遊戲和愛的作品 [9]  ,愛麗絲·迪奧普的視覺效果既豐富又嚴謹,將温暖的人性置於原本沒有人情味的空間 [13]  。在《法蘭西島區域快車B線》中,愛麗絲·迪奧普帶領觀眾穿越這些郊區空間,並讓觀眾面對構成這些空間的一些面孔和故事 [12]  。憑藉純粹的觀察基調,特定場景相互關聯的方式的敏鋭性由觀眾來推斷。在《聖奧梅爾》中,愛麗絲·迪奧普重構了觀眾對法庭戲劇的概念,並在與Rama的母親和伴侶的場景中激盪,以反思家庭、正義、身份、自我和記憶 [16]  。在她的電影中,她從社會學和電影學的角度重新審視她的童年社區、多樣性、移民問題,並對那些不為人知的人感興趣,以與既有觀念作鬥爭 [8]  。她的電影質疑法國社會及其文化多樣 [12]  。她對影片紀實和非紀實的把握令人震撼,每一場戲都精準真實,情感豐厚,後勁十 [20] (telerama、moma、In Review Online、echosdudoc、wmagazine、柏林國際電影節、澎湃新聞綜合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