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愛情的證悟

鎖定
《愛情的證悟》(全名:《愛情的證悟——倉央嘉措情詩緣起歌舞劇》)是以倉央嘉措的情詩作為串聯的哲理型民族歌舞劇。本劇由青海玉樹民族歌舞團演出,10月18、19日將參演第十六屆上海國際藝術節 [1] 
《愛情的證悟》將倉央嘉措情詩首次搬上舞台 [2]  ,也是玉樹震後文化重建的首部民族歌舞劇。 [3] 
中文名
愛情的證悟
外文名
Originates From the Love Poem of Tsangyang Gyatso
戲劇類型
哲理型民族歌舞劇
定位一
思想型精英、倉央嘉措、佛教徒
定位二
藏文化愛好者、玉樹震後重建者
監    製
扎西多傑
導    演
蔣漢卿
普布永措
導    演
達哇才仁
編    劇
江永曲吉尼瑪
作    曲
扎西多傑
演出單位
青海玉樹州民族歌舞團
指導單位
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
上海市對外交流協會等
協辦單位
上海新匯文化娛樂有限公司等
媒體宣傳
上海怡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演出時間
2014年10月18、19日晚19:30

愛情的證悟內容簡介

《愛情的證悟》是“天堂印象-夢幻玉樹”系列文化作品,是玉樹州文化局為促進新玉樹的文化發展製作的歌舞劇,主要以著名藏族詩僧倉央嘉措的情詩為串聯,以佛理闡釋愛情的真諦。 [1] 
這是倉央嘉措的情詩第一次以舞台劇的形式呈現。
佛經裏預言,現在是“像法時代”。當代弘揚正法將不僅依靠文字及師徒的口耳相傳。
“像法時代”將以舞台演藝、多媒體技術、網絡科技、三維動漫技術等高效的表現方式來傳承優質文化。將倉央嘉措情詩搬上舞台,就是出於這樣的考量。
愛情的證悟 愛情的證悟
愛情的證悟 愛情的證悟
愛情的證悟 愛情的證悟
愛情的證悟 愛情的證悟
愛情的證悟 愛情的證悟
愛情的證悟 愛情的證悟

愛情的證悟演職人員

愛情的證悟監製

扎西多傑
監製——扎西多傑 監製——扎西多傑
1964年出生於結古,著名藏區作曲家,作品《媽媽的羊皮襖》流行一時,成為玉樹本土繼《瀟灑的康巴人》之後的又一扛鼎之作,現任玉樹民族舞蹈團團長。此次他帶着他親自監製與作曲的舞台劇《愛情的證悟》來到了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交易會場外推介劇目。《愛情的證悟》是首部以倉央嘉措的情詩為串聯的哲理型民族歌舞劇,是神秘而獨特的藏族文化與佛理的融合,愛情與輪迴的碰撞演繹。 [4] 

愛情的證悟導演

普布永措
副導演——普布永措 副導演——普布永措
他是“覺有情”的修行者,用情詩闡釋人間情愛;她是靈動的舞者,用舞蹈演繹緣起的傳説。他是倉央嘉措,是永生不滅的轉世活佛,因情詩而受人敬仰,也因情詩而備受爭議;她是普布永措,是三江源頭青海的女兒,因舞蹈與倉央嘉措緣起,也因舞蹈與上海緣起。 [5] 
10月18日、19日,普布永措將帶領玉樹州民族歌舞團站在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舞台上,以倉央嘉措的情詩為緣起,以藏族歌舞為修行者的愛情旅程詮釋,用歌舞劇《愛情的證悟》闡釋突破世俗、證悟幸福的智慧之愛。 [5] 

愛情的證悟編劇

江永曲吉尼瑪
來自台灣的理工男編劇。
編劇——江永曲吉尼瑪 編劇——江永曲吉尼瑪
“來青海的契機是在06年,在台灣受到一位活佛的邀請”。不同於文藝青年式的浪漫想象,江永曲吉尼瑪認識、傳播藏文化的過程以及最為引人注目的赴藏經歷都充滿了現實色彩。
在他的描述中,佛教知識具有着足以説服理工男的嚴密邏輯,而藏文化的傳播交流也需要依託專業的現代文化產業。“江永”意為文書和智慧;而“曲吉”則代表了佛學思想,或許正是得益於這樣明晰的思維,《愛情的證悟》最終才能以完美地實現寓教於樂、雅俗共賞的效果。 [6] 

愛情的證悟精彩看點

“會説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
《愛情的證悟》排練探班 《愛情的證悟》排練探班
青海玉樹被譽為藏族的“歌舞之鄉”,更有話形容玉樹兒女“會説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經過千年的時光沉澱孕育,玉樹卓舞脱穎而出,還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舒緩時像行動緩慢的老者,歡快時像熱情奔放的少年。”普布永措這樣形容卓舞的特點,而它也正是此次歌舞劇的亮點之一。 [5] 
生死輪迴與十二因緣
《愛情的證悟》排練照片 《愛情的證悟》排練照片
除了宗教元素與藏族舞元素,普布永措認為劇中的生死輪迴與十二因緣也值得觀眾期待。她相信,無論是否信仰佛教、是否瞭解藏族文化與舞蹈,“因為我們經歷着同樣的生老病死”,每位觀眾都能體會到劇中的愛之真諦。 [5] 

愛情的證悟主要劇幕

《愛情的證悟》分成六個篇章介紹佛學裏涉及人間愛情的理性思考:
第一幕是一位朝聖的老人在回憶曾經的愛情經歷和意義;
第二幕是一世單戀的痛苦,和輪迴轉生的經歷;
第三幕是二世相愛卻被迫分離的無奈之苦,同時演繹着在中陰身時受業力驅使與戀人短暫的相聚;
第四幕是三世終成眷屬,但婚姻無常,感情易變;
第五幕是經歷了各種愛情模式後迷茫不已,經法師開示後,領悟了真愛是慈悲與智慧,認識到生生世世的輪迴裏,每個人都曾經是自己最愛的人;
第六幕是證悟真愛之後,仍要返回人間去實踐那大愛、大願。 [1] 

愛情的證悟演出狀況

愛情的證悟 愛情的證悟
倉央嘉措情詩緣起歌舞劇《愛情的證悟》將在10月18、19日參演第十六屆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時間為當天19:00,演出地點為上海市浦東新區芳甸路1188號上海證大喜馬拉雅中心(地鐵7號線花木路3號口)。 [1] 

愛情的證悟幕後花絮

倉央嘉措情詩首次搬上舞台
“誰沒有倉央嘉措的詩,誰不讀倉央嘉措的詩?”這是1990年,作家龍冬剛到西藏工作時的體會。在藏區,倉央嘉措這個名字就如同常識般存在。
而在藏區之外,倉央嘉措這個名字,可能對很多人而言還比較陌生。多數人瞭解他,還是從《非誠勿擾2》中的那首小詩開始的,那首後來被廣為傳誦的詩叫做《見與不見》。雖然這首詩已經被證實是後人之作,但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倉央嘉措的情詩已經在遠離青藏高原的都市中流傳。
如今,倉央嘉措的情詩就要被搬上舞台,以歌舞劇的形式呈現。記者從2014年第十六屆上海國際藝術節上得到消息,以倉央嘉措情詩為緣起的藏族歌舞劇《愛情的證悟》,將以藝術節交易會場外推介劇目的方式呈現在世界觀眾的眼前,這部歌舞劇是SMG旗下新匯文化娛樂攜手青海省玉樹州民族歌舞團傾力打造的。
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7張)
據導演組介紹,該劇由上海戲劇學院的蔣漢卿以及青海玉樹民族歌舞團的普布永措、達哇才仁執導。該劇共分為六幕,每幕均以倉央嘉措的情詩作為串聯;而該劇的主題正如其作品名稱,是一部講述生死輪迴和十二因緣的歌舞劇。
一直被誤讀,從未被瞭解
倉央嘉措被人誤讀不僅是在《非誠勿擾2》中,在電視劇《武林外傳》中,角色“無雙”曾經念過一首“倉央嘉措”的詩:“那一世,我翻遍萬座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魯中與你相遇。”而事實上,這首詩是出自1997年朱哲琴演唱的歌曲《信徒》。
在演唱界,很多歌手也曾經演唱過與倉央嘉措相關的歌曲,例如譚晶、吳虹飛等等。但是否為真的倉央嘉措的原作,卻是有待商榷的。
關於倉央嘉措的詩歌,也有很多專家作過考證。早在1930年,藏學家于道泉第一次將倉央嘉措的詩歌翻譯成漢文,其中收錄的篇數為62。而1980年出版的《倉央嘉措情歌》收錄了74首。中央民族大學莊晶教授曾經整理過124首倉央嘉措的情詩,該版本已在1981年出版的《倉央嘉措情詩與秘傳》中收錄。但目前,大多數專家比較認可的是于道泉收錄的倉央嘉措情詩集。在該版本之外的,基本上是後人包括當代人假借倉央嘉措之名的靈感之作。
假借倉央嘉措之名寫詩,反而是因為太喜愛
為什麼這麼多人願意以倉央嘉措的名義撰寫詩歌?記者在採訪著名少數民族詩人、青海省委宣傳部部長吉狄馬加時瞭解到,一方面是因為倉央嘉措的傳奇身份,另一方面是因為倉央嘉措詩歌本身所擁有的魅力。“很多人假作倉央嘉措的情詩,實際上並無惡意,反而更多的是因為太喜愛。”
倉央嘉措,第六世藏族宗教領袖。公元1697年,康熙年間,被認定為轉世靈通,同年舉行坐牀典禮,那時,倉央嘉措已14歲;但8年後,倉央嘉措便因拉藏汗之亂被迫離開拉薩,押解入京。而關於其赴京途中的故事,正史已無記載。民間流傳,或説倉央嘉措行至青海湖畔圓寂;或説被秘密殺害;或説後來被囚禁於五台山;又或説被解差私自釋放,成為青海湖邊的普通牧人,終了一生。
但不管怎樣,倉央嘉措短短的一生,卻留下了數不盡的智慧。8歲就能在紙上寫字,11歲就寫出著名的《馬頭明王誦》。“他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了佛法並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獨行讓我們領受到了真正的教義。”這是藏傳佛教高僧對倉央嘉措的評價。
走向世界的倉央嘉措
目前,倉央嘉措情詩已經被翻譯為英語、法語、俄語、印度等十多種語言,在世界詩壇上也聲名顯赫。此次倉央嘉措的情詩被搬上舞台,以歌舞劇的形式在上海國際藝術節交易會上演出,也是其走向世界的一個契機。
上海國際藝術節交易會是每屆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重點活動,該交易會已連續運作十五年,是目前中國最具國際性、演藝界層次最高、最注重成效的國際性交易會。歷年來,已有多部國外知名劇作走入中國市場,如知名指揮大師艾森巴赫、長笛大師高威的劇作;而中國本土劇作也通過交易會走向了世界,如上海京劇院《王子復仇記》等劇作。
參加交易會的劇作大多會在國內或國際上展開巡演,本次倉央嘉措情詩歌舞劇參演上海國際藝術交易會,也將讓世界觀眾認識倉央嘉措、瞭解中國的宗教文化和藏族文化。 [2] 

愛情的證悟主創專訪

扎西多傑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轉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只為貼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關於廣為人知的情僧倉央嘉措的愛情故事終於要被搬上舞台,而這部歌舞劇是SMG旗下新匯文化娛樂攜手青海省玉樹州民族歌舞團共同傾力打造的。玉樹民族舞蹈團將來到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交易會,為大家演繹倉央嘉措三世輪迴糾葛的愛戀《愛情的證悟》。
扎西多傑,1964年出生於結古,著名藏區作曲家,作品《媽媽的羊皮襖》流行一時,成為玉樹本土繼《瀟灑的康巴人》之後的又一扛鼎之作,現任玉樹民族舞蹈團團長。此次他帶着他親自監製與作曲的舞台劇《愛情的證悟》來到了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交易會場外推介劇目。《愛情的證悟》是首部以倉央嘉措的情詩為串聯的哲理型民族歌舞劇,是神秘而獨特的藏族文化與佛理的融合,愛情與輪迴的碰撞演繹。
十問團長扎西多傑,讓我們走近他與他《愛情的證悟》
Q1:對於你和你的團隊準備已久的舞台劇《愛情的證悟》此次在上海藝術節為期兩天的演出您有什麼期待呢?
扎:是的,從3月份我們就開始正式準備,甚至更久。説實話期待太多,怕演不好,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觀眾能包容。
Q2:我們知道這部劇擁有十分動人的愛情故事以及宗教文化氣息,在此次的藝術節你有怎樣想要實現的目標呢?
扎: 你知道我們賦予了我們地區的文化在裏面,藏族與漢族存在文化上的差異,無法像很多簡單的舞台劇一樣通俗易懂。這次的演出,希望更多人能用心地看,能看懂,能從中得到一些關於人生和愛情的感悟,那就是我的目標。
Q3: 在此次準備過程中,你和你的團隊遇到過什麼難題嗎?
扎:有的。排練過程難免有困難。但最大的困難大概就是燈光設計以及服裝表現上的問題了。 因為想要給上海的觀眾一個更能接受更舒適的觀賞環境,我們團隊在這些技術上尋求了上海的專業團隊,但是在磨合的時候由於文化差別總是不能完美地展現我們想要表現的內容。
Q4:那目前準備過程裏是否還存在這樣的問題呢?
扎:我想問題不大了,因為這兩天我們將從西藏帶一支燈光技術團隊來上海,與上海的工作人員一起協調。我相信,兩方合作互補的結果一定會是十分良好的。
Q5:感覺的出來這部舞台劇傾注了您十分多的心血,請問你和你的團隊是何時開始設想展現這樣一出舞台劇的呢?
扎:其實,從四五年前就開始有這個想法了。因為我從年輕時就開始喜歡倉央嘉措,於是我和我的團隊提出了這樣一個想法。但是由於當時存在資金、時間等問題計劃被耽擱了。
Q6:那後來又是怎麼繼續的呢?
扎:因為我一直有這個想法。後來將這出舞台劇與玉樹的精神重建與藏族文化的內容深化,得到了省政府的支持,同時還有陳總。特別感謝陳總,他對藏族文化的興趣與支持是我們這出舞台劇能在上海演出的強大推力。
Q7:我們瞭解到你年輕時創作的第一部音樂作品《倉央嘉措的情歌》得到了良好的反響,這和您現在的這個節目是否存在聯繫呢?
扎:你的嗅覺很敏鋭。是的,這首我第一部創作的音樂作品《倉央嘉措的情歌》正是此次舞台劇的主題曲。同時,這次舞台劇所有的曲子都是原創曲,且有一半是來自我的個人創作。這種將自己的熱愛變為事業的感覺很好。
Q8:從你的第一部作品《倉央嘉措的情歌》到此次舞台劇《愛情的證悟》,感覺倉央嘉措的對你的生活有很深的影響,我們知道他對於愛情與人生有很深的領悟,那麼在生活中,關於愛情與人生,你又是有怎樣的理解與感受呢?
扎:我從90年代開始接觸倉央嘉措的詩集、文集還有關於他生平的各種資料文獻。從那時到現在已經陸續創作20幾首關於他的歌,可以説他對我的影響真的是很大。所以現在我將自己對於他帶給我的感悟搬上了舞台,從這部劇裏大家就能看到我對於愛情和人生的感悟。 希望你們也能有所感悟。
Q9:平時除了創作之外,你還有什麼特別的愛好?
扎:除了創作和舞台劇外,旅遊和攝影大概就是我最大的愛好了。行走在路上感受生命力量。
Q10:最後,對於此次的演出你有什麼想要對期待的觀眾説的嗎?
扎:嗯,希望大家能看懂這出我們十分用心的劇目。從而希望對藏文化有所瞭解,也希望大家能接受這個不一樣的文化,更希望你們看完後能對愛情與人生有一定程度上的頓悟。我和我的團隊一定會努力做得更好,謝謝你們。10月18、9日,在上海國際文化藝術節演出交易會場外推介劇目上等大家。 [7] 
普布永措
他是“覺有情”的修行者,用情詩闡釋人間情愛;她是靈動的舞者,用舞蹈演繹緣起的傳説。他是倉央嘉措,是永生不滅的轉世活佛,因情詩而受人敬仰,也因情詩而備受爭議;她是普布永措,是三江源頭青海的女兒,因舞蹈與倉央嘉措緣起,也因舞蹈與上海緣起。
源起三江頭緣起《愛情的證悟》
倉央嘉措情詩·緣起歌舞劇《愛情的證悟》源起三江頭青海省,用男主角三世輪迴的愛情故事帶出一個思考題,希望能幫助觀眾破解世俗之愛的煩惱,證悟幸福的智慧之愛。
普布永措正是這部歌舞劇的副導演,也是演出單位玉樹州民族歌舞團的成員之一,更特別的是,她還參與了此次歌舞劇的編舞工作。
作為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交易會的場外推介劇目,《愛情的證悟》最初的版本是由蔣漢卿導演執導的,當時更多以現代舞元素為主,對於舞蹈團中很多缺少現代舞基礎的成員而言,很難表達劇中的深刻藴意。
所以,接觸民族舞近二十年的普布永措與搭檔達哇才仁開始了加班加點的編舞修改工作,將其中融入更多藏族舞元素,用最為熟悉的舞蹈方式演繹着全新的《愛情的證悟》。“雖然我們的基本功可能不如藝術節上的其他舞蹈團體,但我們是在用自己民族的舞蹈講故事,感覺肯定不一樣!”普布永措説。
會説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
《愛情的證悟》全劇的故事線由倉央嘉措情詩串聯而成,在提到舞蹈編排過程中的困難之處時,普布永措説正是舞蹈動作對情詩的詮釋與表達。“有些演員開始時還有點放不開,”她笑着補充道,“尤其是在舞台上,這種表現要更加放大、誇張。”因此,舞蹈團的演員們幾乎都沒有假期,甚至每天提前一小時上班、推遲半個小時下班,只期待以最完美的姿態站在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舞台上。
青海玉樹被譽為藏族的“歌舞之鄉”,更有話形容玉樹兒女“會説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經過千年的時光沉澱孕育,玉樹卓舞脱穎而出,還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舒緩時像行動緩慢的老者,歡快時像熱情奔放的少年。”普布永措這樣形容卓舞的特點,而它也正是此次歌舞劇的亮點之一。
除了宗教元素與藏族舞元素,普布永措認為劇中的生死輪迴與十二因緣也值得觀眾期待。她相信,無論是否信仰佛教、是否瞭解藏族文化與舞蹈,“因為我們經歷着同樣的生老病死”,每位觀眾都能體會到劇中的愛之真諦。
淚水與汗水重新出發不言棄
“我們曾失去房子、失去排練廳,更曾失去珍貴的舞蹈隊員。”普布永措回憶道。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大地震,玉樹州民族歌舞團也因此受到重創。地震期間,有的舞蹈隊員失去聯繫,有的隊員身體受傷,更有隊員將永在廢墟下長眠,震後近半年的時間舞蹈團都無法正常工作。當時的淚水與汗水如今回憶起來都還歷歷在目,但舞蹈團並未因此“一蹶不振”,四年的時間裏,舞蹈團從七十餘人發展到百餘人,未曾放棄也不曾停歇,堅持將精彩的表演帶給牧區民眾。
“我們已經住進了新房子,蓋起了新的排練廳,各方面都是新的開始,是新的起點。”普布永措説,雖然在排練《愛情的證悟》時也面臨着隊員生病、人員替換的問題,即使在温度不高的排練廳裏要穿着薄衫排練,但“這些我們都能克服!”她期待通過此次歌舞劇,能讓觀眾感受到藏族舞蹈的多樣性與獨特魅力,更期望通過國際藝術節的平台帶領舞團、帶着藏族舞蹈走的更遠! [8] 
江永曲吉尼瑪
由SMG旗下新匯文化娛樂攜手青海省玉樹州民族歌舞團共同傾力打造的大型原創歌舞劇《倉央嘉措情詩緣起·愛情的證悟》將於10月18、19日登陸上海證大喜馬拉雅中心,這場視聽盛宴的背後的製作團隊可謂卧虎藏龍。在對他們的採訪中,小編意外發現:雖然有着一個正宗的藏族名字,編劇江永曲吉尼瑪卻是個純正的“台灣理工男”。
藏地之行,理性之路
“來青海的契機是在06年,在台灣受到一位活佛的邀請”。不同於文藝青年式的浪漫想象,江永曲吉尼瑪認識、傳播藏文化的過程以及最為引人注目的赴藏經歷都充滿了現實色彩。
在他的描述中,佛教知識具有着足以説服理工男的嚴密邏輯,而藏文化的傳播交流也需要依託專業的現代文化產業。“江永”意為文書和智慧;而“曲吉”則代表了佛學思想,或許正是得益於這樣明晰的思維,《愛情的證悟》最終才能以完美地實現寓教於樂、雅俗共賞的效果。
結緣救災,多方相助
“開始製作這部劇也是出於機緣巧合,地震的時候去幫忙遇到了玉樹民族歌舞團的團長扎西多傑,他是很有名的作曲家,聽了他的作品就覺得很好,加上那兩年《非誠勿擾》和《甄嬛傳》讓大家熟悉了倉央嘉措,就有了做這個劇的想法”。
雖然這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同時題材也非常特殊,《愛情的證悟》仍然很快得到玉樹州文化局的支持,來自上海戲劇學院的專業團隊、著名導演賴聲川和當地高僧們的指導也使得這部作品不斷完善。
戲説哲理,貼合實際
“正因為現在沒有正規機構來進行推廣工作,外界關於藏文化的東西比較魚龍混雜”。的確,近幾年藏族風情在各大城市中的流行常常讓許多處有興趣的人摸不着頭腦。為了全面而具象地拉近普通人與藏文化的距離,江永曲吉尼瑪計劃以《愛情的證悟》為起點,推出更多後續作品,讓還俗僧人講述《寺廟裏的那些年》,讓算命先生演繹《人算不如天算》。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