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愛彌兒

(盧梭創作教育學著作)

鎖定
《愛彌兒》是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762年。
該書是一本夾敍夾議的教育小説,書中以富家孤兒愛彌兒為主人公,論述了男子的教育改革,批判英國舊教育的荒謬腐朽,並提出新教育的原則和理想。並且借愛彌兒未來妻子蘇菲的教育,論證了女子教育的革新。全書反映了自然主義教育思想,闡述性善論。其思想對後世許多教育家都有啓發和影響。
該書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系統提出了新的兒童教育觀,從而在教育史上掀起了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 [1] 
作品名稱
愛彌兒
外文名
Émile,ou De l'éducation
作品別名
愛彌兒:論教育
作    者
讓-雅克·盧梭
類    別
教育學
首版時間
1762年
字    數
300000

愛彌兒內容簡介

愛彌兒 愛彌兒
《愛彌兒》全書共五卷,盧梭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原則、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即體育、感官、智育、德育、愛情。每個階段的重點不同,但五者之間並不明顯割裂。 [2] 
該書前四卷以愛彌兒為主人公,提出兒童成長的自然的重要時期,及與之相適應的教育原則、內容和方法。第一卷,着重論述了對兩歲以前的嬰兒如何進行體育教育,使兒童自然發展。第二卷,着重論述了對2歲~12歲的兒童進行感官教育。第三卷,論述了對12歲~15歲的少年進行智育教育。第四卷,着重論述了對15歲-20歲的青年進行德育教育。第五卷,以蘇菲為範例,提出女子教育改革的樣板,同時對男女青年的愛情教育也進行了論述。在這部著作中,盧梭把自己描寫成一個理想的教師,又把愛彌兒描寫為理想的學生,敍述了愛彌兒從出生到20歲成長和受教育的全過程,從中闡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 [3] 

愛彌兒作品目錄

原序
第一卷 人類的嬰兒期
第二卷 愛彌兒的童年期

一 我的教育觀
二 我們的現狀
三 愛彌兒的誕生
四 嬰兒期的教育
一 嬰兒期的結束
二 最基本的原則
三 消極的教育
四 道德教育
五 語言的學習
六 烏鴉和狐狸
七 鍛鍊孩子的身體
八 觸覺、視覺和繪畫
九 聽覺、味覺、嗅覺和第六感覺
十 兒童理性的境界
第三卷 愛彌兒的少年期
第四卷 愛彌兒的青年期
第五卷 愛彌兒的婚姻
一 童年的第三個階段
二 孩子的科學研究
三 實用法則
四 職業的選擇
五 少年愛彌兒
一 十六歲的愛彌兒
二 博愛與信仰
三 一個牧師的自述
四 特殊時期的教育
五 純真、幸福和愛情
一 我們的蘇菲及女人的教育
二 戀愛中的愛彌兒和蘇菲
三 愛情的考驗
四 公民、責任與婚姻 [4] 

愛彌兒創作背景

繼16、17世紀荷蘭和英國相繼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之後,18世紀的西歐正處於資本主義經濟日益發展壯大,封建社會行將崩潰,更為深刻的資產階級革命即將到來的時期。這種情況在法國表現得尤為明顯。當時,法國是一個落後的封建專制國家,封建貴族和僧侶們憑藉封建王權和神權對第三等級施加沉重的壓迫,使整個第三等級其中包括資產階級完全處於政治上無權的地位。但是,隨着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資產階級的經濟實力日益擴大,使它再也不能容忍那種無權狀況了。反對封建壓迫,推翻君主專制制度,掃除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成了第三等級的共同要求。盧梭和其他資產階級啓蒙思想家的著作正是反映了這一要求。《愛彌兒》最初是盧梭應德舍農索夫人之請而寫的。《愛彌兒》寫於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 [5] 

愛彌兒作品思想

從《愛彌兒》中,可以看出,盧梭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使人成為自然人,即他所謂的“依照自然的順序”“信任自然”“以自然為唯一的聖經”“遵從良心者即是遵從自然”。這裏所説的自然是絕對自由、平等而善良的環境,只有在這種狀態下生活,人的生命才能提升到最高境界。盧梭認為兒童教育的目的在於促進他們的能力及器官的內部發育,教育能夠使他們的頭腦不停地活動,使他們的天賦得到最大限度的擴展。這種強調人類內在本性發展,並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觀點,是盧梭教育學説的重點。盧梭的自然主義以兒童為出發點,旨在培養兒童的身心及本性,即讓兒童過着兒童應有的生活。他認為一個人的兒童時期對他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所以不能用各種枷鎖束縛兒童,阻礙他們自然本性的發展。這是盧梭的根本立場,也是他獨具思想的教育學説的重要原則。基於此,盧梭提出了“直觀教育”。“直觀教育”,即直接教育,使兒童們接觸到的直觀事物與他們應該學習到的觀念保持一致。盧梭認為12歲以前兒童的知識只限於感覺範圍,還沒有悟性;12歲以後才有理性的發揮。盧梭強調要兒童從客觀的事物中去認識世界,感受世界,“直觀教育”目的就是依據具體事實教導兒童,使外部的知識和兒童內在的認識能力完全一致。盧梭認為應該按照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予以適當的教育方式,以免超出兒童的接受能力。他指出《魯濱孫漂流記》是實施兒童教育最理想的教材。他説:“教育兒童並不是要讀文學名著,而是要認識自然,感受自然。”即通過閲讀自然書籍瞭解外界知識,而不是以抽象的文字、語言去獲得知識。 [6] 

愛彌兒後世影響

《愛彌兒》問世以後,迅速傳播到整個歐洲,並引起強烈的反響。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對許多教育家都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如巴西多、康德、裴斯泰洛齊和杜威都從不同方面受到盧梭思想的啓發。 [3] 

愛彌兒出版信息

《愛彌兒》1762年第一次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版。中譯本《愛彌兒》於1923年由魏肇基根據英文節譯本譯出,由商務印書館出版。1978年,李平漚又根據法文原版全文譯出,分上下兩卷,書後附有盧梭的生平年表和人名、地名譯名,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共59.7萬字。 [3] 

愛彌兒作者簡介

讓-雅克·盧梭 讓-雅克·盧梭
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國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作曲家,啓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伊絲》《植物學通信》等。 [7] 
參考資料
  • 1.    林玉坤編.西方教育名著導讀 上:灕江出版社,2011.09:144
  • 2.    柯繼銘編著.世界名著速讀(第二冊):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01:267
  • 3.    林格主編.教師必讀書手冊:朝華出版社,2015.10:7-9
  • 4.    (法)盧梭(Rousseau)著. 愛彌兒[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09.目錄頁
  • 5.    喬建中主編.中外教育經典名著速讀: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12:50
  • 6.    皮波人物國際名人研究中心編著.盧梭: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3.02:96-97
  • 7.    梁金豹編著,大師的哲理筆記[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12,第2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