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倾苗乡青年团(原贵州小花苗大学生“爱倾苗乡”支教团、小花苗文化学习小组)是在2015年9月由苗族大学生马松、李东才、顾绍全、陶师德四人发起并组织的,是由一群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公益事业的大中专生以及部分优秀的社会青年组成的学生公益性组织。自从成立之日起,在第一届主席团的带领下,已在纳雍县、赫章县和水城县的一些学校开展了义务支教活动,参与支教人员累计达70人次,共计服务600多名学生,服务400多个小时;2016年2月8-11日,团队在纳雍县姑开乡和水城县金盆乡举办了“苗族文化巡演”文艺演出活动。
- 中文名
- 爱倾苗乡青年团
- 属 性
- 学生公益性组织
- 成立时间
- 2015年9月20日
- 团队性质
- 公益事业、爱心活动、民族文化
概况
播报编辑
简介
爱倾苗乡青年团(原贵州小花苗大学生“爱倾苗乡”支教团、小花苗文化学习小组)是在2015年9月由苗族大学生马松、李东才、顾绍全、陶师德四人发起并组织的,是由一群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公益事业的大中专生以及部分优秀的社会青年组成的学生公益性组织。其宗旨“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遵守宪法和国家法试鸦律,贯穿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方针、政策,以苗族文化为研究对象,发掘、搜集、整理、保护苗族文化遗产,为社会付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并着力推动黔西北苗族优秀文化走出大山,提高黔西北苗族文化的影响力,实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团队由主席团领导,下设秘书部、组织部、宣传部、文艺部、诗文部、外联部、思教部、支教团等部门,现人员已超过180人。目前,团队已有章程、团歌、团徽、团旗、网站、小花苗网新浪官方微博“小花苗网”、微信公众号“小花苗网”等团队文化符号。自从成立之日起,在第一届主席团的带领下,已在纳雍县、赫章县和水城县的一些学校开展了义务支教活动,参与支教人员累计达120人次,共计服务1100多名学生;团队每年都开展各种民间公益活动,内容多样,组织有序,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机构
主席团秘书部组院户屑织部宣传部文淋局嫌艺部诗文部外联部思教部支教团
历届部门干部
第洪浆墓寒纸骗拳一届
主席团:马松、验微钻蜜巩李东才、顾绍全、陶师德
第二届
主席团:胡健林、熊海、杨林珍、祝光勇
举办的公益活动
播报编辑
第一次:箐营小学支教
2015年1月,由马松、罗贤美等人组织的贵州小花苗大学生“爱倾苗乡”支教团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松林乡箐营村箐营小学开展了为期20天的义务支教活动。
第二次:光彩小学支教
2015年7月20日,爱倾苗乡青年团(原贵州小花苗大学生“爱倾苗乡”支教团、小花苗文化学习小组)开赴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兴发乡民族村光彩小学进行为期10天的义务支教活动。
此次支教活动由四川农业大学学生顾绍全和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学生李东才负责,参加此次支教活动的学生共有18名,其中16人来自赫章县,分别是就读于苏州市职业学院的曹净淇、贵州师范大学的熊友贵、黔南民族幼儿高等专科学校的陈发高、贵阳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罗松、铜仁幼儿高等专科学校的李清春和熊贤俊、江西服装学院的马松、首都师范大学的祝伟、贵州大学明德学院的肖宏(汉族)、贵阳学院的祝光勇、六盘水师范学院的祝发琼、黑龙江科技大学的陆义(彝族)、贵阳学院的罗慧、赫章实验中学的朱远贵(除两位负责人外);2人来自六盘水市水城县,现就读于贵州师范学院的杨礼元和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的陶世杰。此次支教活动参加人员有高中生,也有来自各大学各专业的大学生,如舞蹈、音乐、汉语言文学、美术等等。
此次支教活动从7月21日正式开始,7月31日结束,历时10天时间,8月1日为结课文艺汇演时间。
此次支教活动课程除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音乐、自然和社会外,另加一节舞蹈课和一节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苗化”,“苗化”是苗族文化的简称。是此次支教活动的亮点,此课上课期间,老师向学生讲解一些苗族历史、苗族(主要是小花苗支系)芦笙知识、苗族(主要是小花苗支系)飞歌、苗族(主要是小花苗支系)民间故事、苗族(主要是小花苗支系)芦笙舞等;在下课学生回家后,向父辈咨询、学习“苗化”,在上课时与大家分享。此课程设置主要是:激发苗族学子对苗族文化的学习兴趣以及让学生意识到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此次支教活动亮点除开设“苗化”课程外,另一亮点就是使用双语(小花苗支系语言)教学,这也是一种尝试,因在苗族的小花苗支系聚居地的学校从未有过双语教学。此次双语教学,在低年级的效果特别显著。
第三次:发戛小学和石丫小学
发戛小学:2015年1月13日,爱倾苗乡青年团支教团发戛支教队成员在下午2点已陆续到达本站支教点——贵州省水城县发箐乡发嘎村发戛小学。爱倾苗乡青年团是由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苗族青年大学生组成的爱心团队。以支教活动为载体,以服务贫困地区苗族儿童为主线,利用寒暑假期志愿服务,帮助其学习。这项活动积极向上,锐意创新,不仅推进了团队的工作,更为本团队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使百姓接纳我们。把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带向乡村,给同学们带来知识和希望。
爱倾苗乡青年团成员本着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带着各自的行李从各地来到这里,长途汽车和火车的煎熬都不能阻挡我们对支教的热情。当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当我们下汽车后,互相帮助,互相扶持,把行李扛在肩上,走在泥泞的小路上还是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
2016年2月28日上午,爱倾苗乡支教团第一分队发戛支教队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保华镇发箐村(原发箐乡发噶村)发戛小学举行结课文艺汇报演出。全体学生与爱倾苗乡支教团发戛支教队队员共同表演并欣赏节目,当地村委干部、学校领导及老师出席演出,各学生家长受邀观赏演出。
此次支教最突出的特点是开设“苗化”课程、进行“双语教学(苗语和中文)”和“以教材为基础,以励志课程为辅”。“苗化”,是苗族文化的简称。课程内容包括芦笙及芦笙舞、飞歌、民族民间故事等等,苗化课程是这次活动的亮点,期间学生自主向老一辈问些常识,老师傅展示苗族文化的风采,激发学生对苗族文化的学习兴趣以及让学生意识到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在本次支教活动中,支教队成员祝健琳、祝娟和陈艳三人因认真负责、表现优异,被评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一年级到六年级共有36名学生被评为“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本次结课文艺汇演也是支教活动结束的标志。在文艺汇演上,各年级学生全力发挥自我才能。节目有学生的独唱、合唱、舞蹈(包括苗族芦笙舞)等,也有由支教队成员带来的苗族优秀传统文化“噶夫朵”、口琴苗歌等。
石丫小学:2016年1月20日,爱倾苗乡支教团石丫支教队在队长顾绍全和马松的带领下,16名义务支教队员一起来到了贵州赫章兴发石丫小学开展为期10天的义务支教活动。
引底河站
2016年2月9日,时值猴年正月初二之际,由小花苗文化学习小组、爱倾苗乡支教团主办的“弘扬苗族优秀文化·展现民间多彩世界”苗族春节文艺演出在纳雍县姑开乡引底村引底河畔取得圆满成功。
文艺演出由小组和支教团成员罗贤美、罗慧、陈艳、祝菊、祝娟、杨林珍、祝海燕、祝海兰共8人组成的合唱团,以一首小花苗飞歌(俗称“嘎夫朵”)拉开帷幕。文艺演出由李东才、李清春和陈发高合唱的苗语版《我在贵州等你》将演出活动推向高潮。此次文艺演出受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嘎夫朵传承人前来助阵。在《双截棍》《武术表演》等节目中,观众掌声、喝彩声不断。
据悉,此次苗族春节文艺演出由小花苗文化学习小组、爱倾苗乡支教团主办,纳雍县姑开乡引底村民委员会协办,中国民生电视台、中国苗族青年网、苗族文化网、三苗网、昭通苗族网、小花苗网、青年网等媒体支持,深圳市蚩尤协力实业有限公司和贵州省农夫窖酒有限公司赞助。
纳雍县姑开乡引底村民委员会党支部支书杨海,全工委主编的大型画传《圆梦中华时代楷模》特约编委、青年网总编辑、小花苗网站长陶师德,姑开乡及其附近乡镇的千百苗族人及各界人士观赏了此次苗族春节文艺演出。
营发站
2016年2月10日下午16时许,水城县金盆乡双塘村(原营发村)“美丽乡村-幸福苗寨”春节篮球邀请赛进入了颁奖典礼和闭幕式文艺演出阶段。文艺演出由小花苗文化学习小组和爱倾苗乡支教团承演。六盘水市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水城县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陶健华,第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水城县委员会委员、原营发村民委员会主任陶明忠、全工委主编的大型画传《圆梦中华时代楷模》特约编委、青年网总编辑、小花苗网站长陶师德一起与12个球队及其双塘村数百村民观赏了文艺演出。
文艺演出由祝光勇、朱远贵、祝娟、杨林珍主持。
文艺演出由小组和支教团成员罗慧的一首苗语版《五十六个民族》拉开帷幕。文艺演出由李东才的苗语古歌、笛子演奏将闭幕式文艺演出推向高潮。年过75岁的陶明全、陶学文两位苗族老人表演传统的芦笙舞蹈,舞台下观众喝彩不断。舞台上不仅有年轻人和年老者,更有一个特殊的组合—一岁多的弟弟、三岁左右的哥哥和二十多岁的母亲。节目还有《双截棍》、武术表演《老爸》、苗族飞歌(嘎夫朵等)、口琴等等。这一个一个的节目,加上四位苗族主持人用苗汉双语主持闭幕式节目,令整个闭幕式文艺演出幽默诙谐,精彩不断,掌声连绵。在一片片热烈的掌声中,“美丽乡村-幸福苗寨”春节篮球邀请赛活动结束了,村民们高声呐喊,期待来年举办更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也期待新的一年有新的收获。
据悉,此次篮球邀请赛由水城县金盆乡双塘村篮球邀请赛主委会主办,小花苗文化学习小组和爱倾苗乡支教团协办,六盘水市钟山区欣俊辰汽车租赁公司、贵州苗幸曹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城县营发苗香农家乐和水城县旺旺窗帘布艺经营部进行赞助。
参加本次篮球邀请赛的球队有12支,分别来自金盆乡双塘村、金盆乡天生桥村以及金盆乡周边村寨。2月9日,12支球队通过激烈竞争,有6支球队进入半决赛。2月10日,经过半决赛角逐,青林乡二寨村捍卫者篮球队、纳雍县姑开乡未来式篮球队、木果镇朵落战狼队三支球队进入决赛。最后,捍卫者篮球队夺得冠军,战狼队夺得亚军。
苗族采风活动
2016年8月18日,爱倾苗乡青年团(原“小花苗文化学习小组”)老成员在赫章县水塘乡森林公园发起了苗族采风活动,水塘乡新河村新河小学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苗族采风活动由爱倾苗乡青年团(原“小花苗文化学习小组”)第一届副主席李东才、支教团团长李清春和财务部副部长陈发高发起并组织。
采风过程中,还穿插了讲故事比赛、猜谜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途中,除了教学生苗族歌曲,还给森林公园旅游的客人带去芦笙表演以及一些苗族文化的解说,并和游客们留影。
此次苗族采风活动不仅让苗族孩子们学到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还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提升了孩子对苗族更深层次的认识。 [1]
友谊讨论交流会
出席此次交流会的有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工程工作委员会《圆梦中华时代楷模》特约编委、青年网总编辑、水城县大学生联合会(原水城县大学生协会)理事会副理事长、爱倾苗乡青年团四个发起人之一、爱倾苗乡青年团第一届主席团副主席陶师德,第一届财务部长杨礼元、文艺部副部长朱远贵等首届干部。还有爱倾苗乡青年团在贵阳的人员,以及来自黔西北毕节、六盘水等市的十多名大学生。
爱倾苗乡青年团发起人之一的陶师德出席并作致词。在致词中,受远在毕节市赫章县的爱倾苗乡青年团第一届主席团主席马松、在南昌市的爱倾苗乡青年团第一届主席团副主席李东才和在成都市的爱倾苗乡青年团第一届主席团副主席顾绍全的委托,转达了他们了他们向出席和参加此次交流会的来宾和各界朋友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陶师德说:“在此,我谨代表爱倾苗乡青年团四个发起人和首届主席团向大家提三点希望。第一,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第二,健全团队各种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各项公益事业;第三,我们要“五做好”,特别是要做好黔西北苗族初高中生的引路人。”
爱倾苗乡青年团现任主席团副主席熊海向全体人员汇报了《爱倾苗乡青年团2015年—2016年工作总结》和《爱倾苗乡青年团2016年——2017年工作计划》。在2015年—2016年间,爱倾苗乡青年团在赫章县松林乡石丫小学和水城县保华镇发戛小学开展了第三次义务支教活动;在纳雍县姑开乡引底村和水城县金盆乡双塘村(原营发村)开展了春节苗族文化巡演文艺演出活动;在赫章县水塘乡森林公园举办了苗族采风活动;以及组织了多次的团内活动。各个活动得到了中国网城乡中国、山河网、中国苗族网、中国都市新闻网、搜狐网、一线聚焦、企业家日报网、共工网、青年网青年在线、中国民生经济网、中国企业新闻网、甘肃零距离网、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微公益网、京都网等几十家媒体(网站)的大力支持和宣传。2016年—2017年,爱倾苗乡青年团将继续在黔西北部分县(市)开展义务支教、资助留守儿童、看望苗寨孤寡老人和苗族抗战老兵、收集整理苗族文化、调研苗族文化、苗族文化演出进苗寨等活动。
参加此次交流会的人员一起听了爱倾苗乡青年团主席团作的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并积极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讨论得出了许多对爱倾苗乡青年团发展有很重要、很大帮助的意见和建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