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意識流文學

鎖定
意識流文學泛指注重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的文學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識,更包括無意識、夢幻意識和語言前意識。“意識流”一詞是心理學詞彙,是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家先驅詹姆斯創造出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這個詞,用來表示意識的流動特性:個體的經驗意識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是意識的內容是不斷變化的從來不會靜止不動。意識流文學的概念是在1918年梅·辛克萊評論英國陶羅賽·瑞恰生的小説《旅程》時引入文學界的。意識流文學是現代主義文學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侷限在小説領域,在戲劇、詩歌中也有表現。
中文名
意識流文學
外文名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定    義
指注重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的文學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識,更包括無意識、夢幻意識和語言前意識
注重點
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

意識流文學起源

威廉·詹姆斯 威廉·詹姆斯
意識流”這一概念進入中國語境經由兩條路線:一條由西方先“流”到日本,再由日本“流”到中國;另一條則由西方直接“流”到中國。在時間上,前者稍早於後者。因此,我們在考察意識流進入中國之前,首先應當檢查意識流是如何進入日本文化語境的。
詹姆斯·喬伊斯 詹姆斯·喬伊斯
20世紀初興起於西方、在現代哲學特別是現代心理學的基礎上產生的小説類作品。意識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認為人的意識活動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關的零散方法進行的,而是一種流,是以思想流、主觀生活之流、意識流的方法進行的。同時又認為人的意識是由理性的自覺的意識和無邏輯、非理性的潛意識所構成;還認為人的過去的意識會浮現出來與現在的意識交織在一起 ,這就會重新組織人的時間感,形成一種在主觀感覺中具有直接現實性的時間感。 “意識流”原是西方心理學上的術語,最初見於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的論文《論內省心理學所忽略的幾個問題》。他認為人類的意識活動是一種連續不斷的流程。意識並不是片斷的銜接,而是流動的。這是“意識流”這一概念在心理學上第一次被正式提出。20世紀初,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的“綿延論”強調生命衝動的連綿性、多變性。他的關於“心理時間”與“空間時間”的區分、關於直覺的重要性以及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無意識結構和夢與藝術關係的理論,都對意識流文學的發展有過重大影響
學術界一般認為意識流是象徵主義文學在小説領域的體現。但是由於其技巧獨特、成就很高,因此通常把意識流文學當成一個獨立的文學流派來處理。

意識流文學理論主張

意識流小説家主張讓人物主觀感受到的“真實”客觀地、自發地再現於紙面上,反對傳統小説出面介紹人物的身世籍貫、外界環境、間或挺身而出評頭論足的寫法,要求作者“退出小説”。這個主張最初是由美國作家亨利·詹姆斯提出的,後來艾略特的“非人格化”理論也表達了類似的主張。 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喬伊斯就把消滅了作者人格的戲劇看作最高的美學形式,併力圖在小説中達到這一目標。喬伊斯認為作品是與外界事物絕緣的獨立自足的有機結構。作為現成的藝術品,它不僅與社會、歷史無關,甚至與作者本人也無關。因為社會歷史因素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是創作的素材,它們進入作品以後就被“藝術化”、“形式化”了,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

意識流文學發展沿革

威廉·詹姆士
威廉·詹姆士 威廉·詹姆士
19世紀末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英、法、美等國文壇上,—批作家不約而同地將創作視角由面向客觀世界轉向人內心的主觀世界,並採用悖逆於傳統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藝術表現形式,來展現常人視線不及的精神領域。讀者在這類創作中不再借助文字的形象性功能進入到清晰、有序的故事“大觀園”,而是在一種自由流動的意識導引下,通過依附於語言的表達來經歷人類主觀生命的世界。人們稱這類創作為文學意識流。
“意識流”一詞本為心理學術語。1884年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1842~1910)發表《論內省心理學所忽視的幾個問題》一文,論述了意識活動流動不止的特點,首次使用了“意識流”一詞。文中寫道:“意識從來也不表現為被分割成碎塊。諸如‘鏈條’或‘系列’這類表達方式無法描繪意識的本來面貌,意識裏面沒有任何可以連結在一起的東西4/*/——它在流動着,因此用‘河流’或,‘流水’作比喻來形容意識比什麼都自然。因此我們以後談到意識的時候,就讓我們把它稱作‘思想流’,‘意識流’,‘主觀生命之流’”。
柏格森 柏格森
詹姆斯提出的“意識流”概念,強調了思維的不間斷性,即沒有“空白”,始終在“流動”;也強調其超時間性和超空間性,即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因為意識是一種不受客觀現實制約的純主觀的東西,它能使感覺中的現在與過去不可分割。這一概念及其內涵的思想直接影響了文學家,並被他們借用、借鑑,從而進入文學領域,作用於作家的創作,從而導致“意識流”文學的產生。
實際上,詹姆斯的心理學理論並非意識流文學產生的惟一誘因。與其他現代主義文學流派產生的因由相同,它也是在20世紀西方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情況下,在新的經濟結構體系中,人對自我重新定位後被開掘出的—片文學新領地
柏格森
馬賽爾·普魯斯特 馬賽爾·普魯斯特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流行開來的西方非理性哲學和現代心理學又為意識流文學創作提供了理論依據。法國哲學家柏格森(1859~1941)非理性主義強調直覺是認識世界本體的唯一根據。他認為,世界的本體是“生命衝動”,即“意識的綿延”。只有它才是宇宙運轉的惟一動力,客觀萬物無非其外在表現形式而已。因此,靠理性分析永遠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質,只有依靠直覺才能獲得實在的知識,才能認識世界和解決社會的一切問題。在他看來,潛意識應該成為文學的表現對象,作家必須深入到人的內心世界、甚至潛意識領域中去,把握理性不能提供的東西;打破傳統的時間觀念,按照“心理時間”結構作品。另一位深刻影響現代主義文學、尤其是意識流文學的理論家是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1856~1939),他對潛意識和無意識的充分肯定無疑為意識流文學創作思想張目。他的精神分析學説中關於潛意識和無意識的理論,意在反撥“人是理性動物”的傳統觀念。認為潛意識乃至無意識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識活動的基礎,人的行為動機出自人的本能衝動;人的本能衝動經常受到社會規範及理性良知的束縛,使人充滿矛盾。作家的創作活動就是衝破理性,發揮本能衝動的過程,藉此釋放受到扼制的本能(力比多)。
19世紀末,法國作家埃杜阿·杜雅爾丹(1861~1949)發表了小説《被砍倒的月桂樹》。該作因始終運用“內心獨白藝術手法,被後人視為意識流文學的先聲。進入20世紀後,意識流文學家們將意識流創作方法加以完備化並使之走向成熟。至20年代前後,意識流文學進入興盛時期。
意識流文學的奠基者是法國作家馬賽爾·普魯斯特(1871—1922)。其代表作七卷本長篇小説《追憶似水年華》實踐了作者“主觀真實論”的藝術觀,是“單純型”意識流文學的範本。這部作品為意識流文學打下了發展的基礎。
維吉尼亞·伍爾芙(1882—1941)
英國著名小説家、批評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意識流作家和意識流小説的奠基者。她在對一些意識流小説家的創作進行總結、借鑑的基礎上,豐富、發展了意識流文學的表現手法,並對它進行理論闡發。1919年,伍爾芙發表了第一部意識流小説《牆上的斑點》。作品通過一個婦女看到牆上一個模糊不清的斑點而引起無限聯想的意識流動過程,揭示人內在世界的豐富和易於變化。《達羅衞夫人》(1925)、《到燈塔去》(1927)是伍爾芙意識流小説的代表作。前者表現的是達羅衞夫人在家庭晚會上重見舊日戀人彼德並得知附近一患精神病的男子自殺後二人意識的跳躍紛呈;後者大量運用象徵主義手法,表達作者對超越功名恩怨的彼岸世界的嚮往,呈現給讀者人物的深層意識

意識流文學藝術技巧

內心獨白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
內心獨白:在假定沒有其他人傾聽的情況下,一個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無顧忌的直接表露出來,就是“內心獨白”。這是意識流文學最常用的技巧。如喬伊斯《尤利西斯》中就有大量獨白。其特點是在獨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跡,純粹是小説中人物自己的真實意識流露。這種內心獨白被稱為“直接內心獨白”。 此外,還有一種“間接內心獨白”,雖然也是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但是作者不時出來指點和解釋。這種內心獨白所展現的意識活動通常屬於較淺的層次,比較連貫和合乎邏輯,語言形式也比“直接內心獨白”正常。
內心分析
所謂“內心分析”,是指小説中的敍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對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進行分析追索,並且是在並無旁人傾聽的情況下進行的。它與“內心獨白”的區別在於它以理性為指引作出合乎邏輯的有條理的推理或説明,而非任意識自然流動。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一譯《尋找失去的時間》)中就大量運用這種手法。英美有些研究者斷然否認普魯斯特是意識流小説家,主要就是因為他的“內心獨白”只是受到理性控制的“內心分析”,而不是意識徹底的自然流動。
自由聯想
人物的意識流表現不出任何規律和次序。其意識一般只能在一個問題/一種事物上作短暫逗留,頭腦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觀事物的突然出現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種能刺激五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斷人物的思路,激發新的思緒與浮想,釋放一連串的印象和感觸。
時間和空間蒙太奇
蒙太奇是電影中用來表現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視角”、“慢鏡頭”、“特寫鏡頭”、“閃回”等等。意識流小説家為了突破時空的限制,表現意識流動的多變性、複雜性,經常採用這類手法。
對這一手法採用最多的意識流作家包括弗吉尼亞·伍爾芙威廉·福克納
詩化和音樂化
意識流小説家為了加強象徵性的效果,有時採用詩歌和音樂的手段。他們廣泛運用意象比喻、樂章結構、節奏韻律、標點符號甚至離奇的拼寫方式來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間的感受、印象、精神狀態或作品寓意。伍爾芙的《海浪》的語言就和意象派詩歌非常相似。喬伊斯的《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則運用了巴哈賦格曲的結構。

意識流文學代表作家

普魯斯特
意識流小説 意識流小説
馬賽爾·普魯斯特(1871-1922)出身於法國富裕的資產階級家庭,父親是醫學教授,母親則是猶太經紀人的女兒。普魯斯特自幼患有哮喘病,1906年後只能閉門寫作。其成名作尋找失去的時間》(傳統譯法《追憶逝水年華》)就以回憶的方式把早年的生活閲歷加以追敍和分析。普魯斯特在巴黎大學求學期間結識哲學家亨利·柏格森,柏格森的思想對普魯斯特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代表作
普魯斯特的代表作是《尋找失去的時間》。這部小説長達三千餘頁,約二百萬字,共分七部分。在小説中,主人公以第一人稱方式追敍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涉及自己家親友、法國貴族階級和新興資產者、藝術家等一大批人以及許多人的戀愛史。全書並沒有貫串始終的故事情節,與傳統的心理小説截然不同。普魯斯特是意識流文學的先驅。
喬伊斯
喬伊斯詹姆斯·喬伊斯(1882-1941)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畢業後到巴黎、蘇黎世等地過流亡生涯。1920年-1939年期間定居法國。其早期的作品《都柏林人》和《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仍屬於現實主義範疇,而出版於1922年的《尤利西斯》則成為英語意識流文學的奠基之作。小説主要寫三個都柏林市民在1904年6月16日早晨八點到夜間兩點四十五分將近19個小時內的活動和思想。書名《尤利西斯》是荷馬史詩奧德賽》的拉丁名。
推進和發展
《尤利西斯》最大的成就是在意識流小説技巧的全面推進和高度發展。一切意識流文學的藝術技巧在這部小説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在語言上,西方評論界認為《尤利西斯》是對20世紀英語語言做出了重大貢獻的兩部小説之一,另一部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的《洛麗塔》。
喬伊斯的另外一部作品《芬尼根的甦醒》則將意識流小説的風格推向極致。全書用65種語言組合寫成,極其晦澀難懂
喬伊斯是意識流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代表了這一文學流派的顛峯。
弗吉尼亞·伍爾芙
弗吉尼亞·伍爾芙(1882-1941)是意識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她是英國著名學者萊斯利·斯蒂芬爵士的女兒。其代表作品包括《達洛維夫人》、《海浪》和《到燈塔去》。 伍爾芙與其他男性意識流作家不同之處在於,她的小説往往富有詩意,在語言上更像詩體散文,富有唯美主義的情調。但其小説內容的晦澀難懂卻和其他意識流作家的作品別無二致。例如,在其代表作《海浪》中,作者沒有設計貫串全文的主要情節,而是時刻強調“瞬間”感覺的重要性,認為生命的本質在於感覺。小説具有顯著的存在主義色彩。
態度
伍爾芙對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持悲觀態度,認為這個時代的文學中沒有大師,只有試驗者。現代派小説不過是兩個高峯之間的峽谷而已。1941年,伍爾芙在倫敦投河自盡。
艾略特認為伍爾芙是當時英國文學的中心,是一種文明模式的代表。她的逝世意味着一個時代的結束。
威廉·福克納
威廉·福克納(1897-1962)是美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他出身於美國南方一個沒落的莊園主家庭。在所有意識流作家中,福克納以描寫錯亂意識著稱。他的著名代表作是一系列稱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的小説,包括15個長篇和幾十個短篇。 《喧譁與騷動》是福克納最優秀的意識流作品。書名取自莎士比亞名劇《麥克白》的著名台詞。小説描寫南方莊園主康普生一家的沒落,由四個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動組成。其中對白痴班吉的意識流的描寫最為出色。此外,福克納的著名意識流小説還包括《我彌留之際》
福克納並不是純粹的意識流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説創作仍隸屬於現實主義範疇。1949年,福克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劉以鬯
劉以鬯(1918-)是香港作家及文學家,亦是當時“南來文人”中留守香港發展文學事業的重要一員。其代表作《酒徒》常被稱作華文文學中“首部意識流小説”。雖然作者對這説法不甚了了,但普遍論者則認為作品中略帶虛無的內心描寫充分反映了當時香港重金錢而不重文化的虛浮。作者以醉酒之徒的意像,將現實與想像相混合,構築出一部着重內心意識發展的作品。
王蒙
王蒙(1931年—)內地作家,是新時期中國意識流小説的首倡者與重要的實踐者。在1979年至1980年不到兩年的時間裏,王蒙相繼發表了《布禮》、《夜的眼》、《風箏飄帶》、《蝴蝶》、《春之聲》、《海的夢》這一組被稱為“集束手榴彈”的六篇中短篇小説,對西方意識流手法進行了嘗試與創新。“王蒙的這六篇小説連同他以後創作的意識流小説重新開始並加速了已中斷多年的意識流文學東方化的過程,使之以全新的面貌與格調出現在古老的東方大地。”
莫言
莫言(1955年-)內地作家,是當今中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人物。從1985年開始,他相繼發表了《枯河》《球狀閃電》《爆炸》《紅高粱》《歡樂》《紅蝗》等一系列具有強烈意識流風格的小説,將意識流的技巧運用推向了一個高峯。其中《紅高粱》是80年代中國文壇的里程碑之作,小説以時空錯亂的順序,借用意識流的表現方法,敍述了昔日發生在山東某鄉村的一曲生命的頌歌。莫言稱福克納為導師,他的意識流技巧也與福克納相似,多采用蒙太奇手法,例如慢鏡頭描寫、多視角敍事、意象比喻等。
與福克納一樣,莫言也並不是純粹的意識流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説創作仍隸屬於現實主義範疇。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