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意大利之夜

鎖定
霍爾瓦特於1930年創作了《意大利之夜》,揭露法西斯勢力的囂張氣焰和社會民主黨的姑息養奸。
中文名
意大利之夜
創作時間
1930年
意    義
法西斯勢力的囂張氣焰
作    者
霍爾瓦特

意大利之夜戲劇簡介

《意大利之夜》是霍爾瓦特的代表性戲劇,1930 年醖釀,1931 年完成。 劇本的情節發生在德國南部一個小城,時間是三十年代初。市議員安梅茨貝 格是已經資產階級化了的老一代社會民主黨人,他準備舉行一次民間節日晚 會,晚會取名“意大利之夜”。

意大利之夜戲劇來源

年青的社會民主黨員馬丁堅決反對在法西斯 勢力日益猖獗的形勢下舉行這樣的晚會。但是,不帶政治色彩的“意大利之 夜”還是舉行了。與此同時,該城法西斯分子也在同一地點舉行“德意志之 日”慶祝活動,他們宣傳民族主義,高唱法西斯戰歌,十分囂張。馬丁在“意 大利之夜”晚會上發表講話,抨擊社會民主黨領導的渙散無能和缺乏戰鬥目標。但是法西斯分子還是乘機襲擊,並侮辱市議員。馬丁和他的同伴很快救 出了他,把法西斯黨徒趕走,而這位社會民主黨議員並未吸取教訓,仍認為魏瑪共和國“決沒有面臨迫在眉睫的威脅”。
霍爾瓦特在希特勒上台前夕,用這出政治喜劇向人們發出警告。他批判 了右翼社會民主黨人面對日益猖獗的法西斯勢力在政治上軟弱無力,毫無作 為,批評了小資產階級對法西斯主義漠不關心的態度,同時也嘲諷了納粹黨 徒的專橫無恥。全劇有七個場景,作品中的“教養習慣語”十分明顯,人物 身份不同(如市議員、酒館老闆、各種社會民主黨人、法西斯分子等),他 們所用的語彙也各異。通過他們的對話,準確地揭示了人物的意識,突出了他們的個性。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