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 級
- 一級(編號:2867) [8]
- 平水韻
- 上聲·二十二養 [2]
- 總筆畫數
- 13(部首4,部首外9)
- 筆順編號
- 1234251114544
- 四角號碼
- 4633₀
- 結 構
- 上下結構
- 注音字母
- ㄒㄧㄤˇ
- 造字法
- 形聲字
- 統一碼
- U+60F3 [1]
想字源演變
編輯形聲字。“想”字最早見於春秋金文,作圖A。“想”字由“相”和“心”兩部分組成,其中“心”為形旁,表示與心理活動有關,古人認為心是思考的器官,表示“心裏有所考慮,有所思索”;“相”在這裏作聲旁,表示“想”的讀音與“相”接近
[3]
。有人説,因為“相”本作“省視”解釋,這是望而知其底藴之意。“想”含有推測將來底藴的意味,所以“相”在這裏也有一定的表義功能
[15]
。從金文、篆文一直到隸書、楷書。“想”之構形都沒有太大變化。
[3]
“想”的本義指“開動腦筋;思索”,如“想問題”“想辦法”“想個計謀”。“想”的對象為某種觀點、看法或某種不確定的情況時,就引申為“推測、認為”。當大腦中思考的是過去已發生的事物時,“想”就有“回憶,回想”“懷念,想念”的意思。
[14]
想詳細釋義
編輯拼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xiǎng | 動詞 | 懷念;記掛 | think;miss | 唐·杜甫《客居》詩:“覽物想故國,十年別荒村。” 《紅樓夢》第二七回:“先時還有人解勸,或怕他思父母,想家鄉,受委曲,用話來寬慰。” 丁西林《等太太回來的時候》第一幕:“哥哥,你知道嗎?媽媽想你想得要命!” | 想念;想家;朝思暮想 |
思考;思索 | think; ponder | 戰國·屈原《九章·悲回風》:“入景響之無應兮,聞省想而不可得。” 《紅樓夢》第十九回:“寶玉想一想,果然有理。” 張天翼《從空虛到充實·報復》:“走得像蝸牛那麼慢,頭低着,像在想什麼。” | 聯想;想方設法;冥思苦想 | ||
希望;打算 | hope;want | 晉·劉琨《勸進表》:“四海想中興之美,羣生懷來蘇之望。” 《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那時他老人家正在用功,想中那名進士。” 郭沫若《女神·湘累》:“我知道你的心中本有無量的湧泉,想同江河一樣自由流瀉。” | 夢想 | ||
推測;認為 | anticipate | 《後漢書·黨錮傳·李膺》:“想甚欣然,不為恨也。” 宋·王安石《與王子醇書》之三:“邊事難遙度,想公自有定計。” 《水滸傳》第六四回:“想是京師救軍去取他梁山泊,這廝們恐失巢穴,慌忙歸去。” | 料想;臆想 | ||
想象 | imagine | 《史記·孔子世家》:“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 晉·潘岳《寡婦賦》:“窈冥兮潛翳,心存兮目想。" 宋·王安石《謝公墩》:“想此畦長檣,想此倚短轅,想此玩雲月,狼籍盤與樽。 | |||
好像;如同 | seem | 唐·李白《清平調詞三首》之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花濃。” | |||
回憶 | miss;recall | 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 |||
記住 | 讓弟弟想着給媽媽寫信。 |
想古籍訓釋
編輯想説文解字
【卷十】【心部】息兩切(xiǎng)
想説文解字注
“覬思也”注:覬,各本作“冀”,今正。欠部曰:“𣢆,𡴘也。”見部曰:“覬,𣢆𡴘也。”覬思者,覬望之思也。《周禮·眡祲》:“十曰想。”
想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 想;部外筆畫:9
《廣韻》《正韻》悉兩切。《集韻》《韻會》寫兩切,並音鯗。《説文》:冀思也。註希冀而思之也。《後漢·王霸傳》:夢想賢士。《晉書·謝安傳》:悠然遐想。
又《增韻》:意之也。物未至而意之也。
想字形書法
編輯想字形對比
想書寫提示
【規範提示】“木”的末筆捺改點。“心”的第二筆楷體是㇃(卧鈎)。
【寫法】“相”窄、大,“心”寬、扁。“相”,“木”“目”大致等寬,分列豎中線左右,頂部“木”高,底部“目”高;“木”,末筆點收筆橫中線;“目”,左豎在豎中線右側,起筆略高於“木”的橫筆,框內下橫在橫中線。“心”,首點在“木”左下側,第二點在㇃(卧鈎)上方豎中線上。
[16]
想書法欣賞
想音韻彙集
編輯想韻書集成
韻書 | 字頭 |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聲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廣韻 | 想 | 想 | 宕 | 上聲 | 三十六養 | 心 | 開口呼 | 三 | 全清 | 息兩切 | sjɑŋ | |
集韻 | 想 | 宕 | 上聲 | 三十六養 | 心 | 開口呼 | 三 | 次清 | 寫兩切 | siɑŋ | ||
禮部韻略 | 上聲 | 養 | 息兩切 | |||||||||
增韻 | 上聲 | 養 | 息兩切 | |||||||||
中原音韻 | 想 | 上聲 | 江陽 | 心 | 齊齒呼 | 全清 | siaŋ | |||||
中州音韻 | 上聲 | 江陽 | 思蔣切 | |||||||||
洪武正韻 | 想 | 上聲 | 十七養 | 疑 | 五 | 次濁 | 魚兩切 | ŋiaŋ | ||||
分韻撮要 | 想 | 上聲 | 第九張掌帳着 | 心 |
想中上古音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
先秦 | 高本漢系統 | s | i̯aŋ | |
先秦 | 王力系統 | 陽 | s | ǐaŋ |
先秦 | 董同龢系統 | 陽 | s | jaŋ |
先秦 | 周法高系統 | 陽 | s | jaŋ |
先秦 | 李方桂系統 | 陽 | s | jangx |
東漢 | 陽 | |||
魏 | 陽 | jang | ||
晉 | 陽 | jang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陽唐 | jɑŋ | |
南北朝 | 北魏後期北齊 | 陽唐 | jɑŋ | |
南北朝 | 齊梁陳北周隋 | 陽唐 | jɑŋ | |
隋唐 | 擬音/高本漢系統 | s | i̯aŋ | |
隋唐 | 擬音/王力系統 | s | ǐaŋ | |
隋唐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s | jɑŋ | |
隋唐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s | iɑŋ | |
隋唐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s | jang | |
隋唐 | 擬音/陳新雄系統 | s | ǐɑŋ |
想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 方言點 | 聲母及韻母 | 調值 | 調類 | 備註 |
---|---|---|---|---|---|
官話(北京官話) | 北京 | ɕiaŋ | 214 | 上聲 | |
官話(冀魯官話) | 濟南 | ɕiaŋ | 55 | 上聲 | |
官話(中原官話) | 西安 | ɕiaŋ | 53 | 上聲 | |
官話(西南官話) | 武漢 | ɕiaŋ | 42 | 上聲 | |
官話(西南官話) | 成都 | ɕiaŋ | 53 | 上聲 | |
官話(江淮官話) | 合肥 | ɕiɑ̃ | 24 | 上聲 | |
官話(江淮官話) | 揚州 | ɕiaŋ | 42 | 上聲 | |
晉語 | 太原 | ɕiɒ̃ | 53 | 上聲 | |
吳語 | 蘇州 | siaŋ | 52 | 上聲 | |
吳語 | 温州 | ɕi | 45 | 陰上 | |
湘語 | 長沙 | ɕian | 41 | 上聲 | |
湘語 | 雙峯 | ɕiɒŋ | 31 | 上聲 | |
贛語 | 南昌 | ɕiɔŋ | 213 | 上聲 | |
客家話 | 梅縣 | siɔŋ | 31 | 上聲 | |
粵語 | 廣州 | ʃœŋ | 35 | 陰上 | |
粵語 | 陽江 | ɬiɛŋ | 21 | 上聲 | |
閩語(閩南片) | 廈門 | siɔŋ | 51 | 上聲 | 文讀 |
sĩũ | 33 | 陽去 | 白讀 | ||
閩語(閩南片) | 潮州 | siaŋ | 53 | 陰上 | 文讀 |
sĩẽ | 35 | 陽上 | 白讀 | ||
閩語(閩東片) | 福州 | suɔŋ | 31 | 上聲 | |
閩語(閩北片) | 建甌 | siɔŋ | 21 | 上聲 |
- 參考資料
-
- 1. 想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4]
- 2. 想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3-02]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瀋陽: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933
- 4.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337
- 5. 「想」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02]
- 6. 「想」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02]
- 7. 「想」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02]
- 8.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8-22]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1432
- 10.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484-2485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449
- 12.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4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690
- 1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23
- 14. 王成, 李仕春. 基於框架語義學的現代漢語“想”的義項分佈研究[J]. 萍鄉學院學報, 2019, 第36卷(4):76-78,93.
- 15. 陳基發主編;唐嵐,呂泰,游上等編著. 趣説漢字 常用漢字的趣味知識與故事[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8.03:535
- 16.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79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