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惱,漢語一級字 [8]  ,讀作惱(nǎo),本義指惱恨;生氣;發怒。 [1-3]  [5-7] 
中文名
拼    音
nǎo
繁    體
部    首
字    碼
U+607C
五    筆
nyrb(98)nybh(86)
倉    頡
pyuk
鄭    碼
uso
筆    順
442413452
字    級
一級(1691)
平水韻
上聲十九皓
注    音
ㄋㄠˇ
總筆畫
9
部外筆畫
6
四角碼
90072
外文名
prada^sa
異體字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惱nǎo
⒈ 發怒,怨恨:惱恨。惱火。
⒉ 煩悶,苦悶:煩惱。苦惱。懊惱。惱喪(sàng )。 [7] 
基本詞義
◎ 惱nǎo
〈動〉
(1) (形聲。從心,惱( nǎo)聲。本義:惱恨;生氣;發怒) [7] 
(2) 同本義 [hate;resent;irk]
任汝惱弟示,任汝惱姨舅。——唐· 盧仝《寄男抱孫》
他呆子着了惱的人,張開嘴…被行者輕輕的提將出來。——《西遊記》
(3) 又如:惱聒(煩惱,惱恨);惱懆(煩惱憂愁);惱燥,惱躁(煩惱不安);惱悔(悔恨);惱悶(懊惱煩悶);惱煩(煩惱);惱懊(懊惱)
(4) 懊惱;煩悶 [anger;annoy;worry]
將終,無曾痛惱,但西向坐,正念,雲“一切空寂”。——《陳書·姚察傳》
(5) 又如:惱恨恨(惱恨貌。憤怒怨恨);惱害(猶惱恨);惱忿忿(氣呼呼,氣沖沖);惱巴巴(氣惱,惱怒);惱犯(觸犯;激怒);惱燥(惱火);惱罵(生氣漫罵);惱激(激怒)
(6) 打擾 [disturb]
不惱着我,就半年也不裝他一次。——《西遊記》
(7) 又如:惱聒(打擾);惱亂(打擾)
(8) 惹,撩撥 [invite]
千杯綠酒何辭醉,一面紅妝惱殺人。——李白《贈段七娘》 [7]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奴皓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老切,𠀤音腦。《説文》有所恨也。本作㛴。從女,𡿺省聲。今作惱。《廣韻》懊惱也。《增韻》事物撓心也。 《集韻》或作𡜪𡡟,亦作憹。晉隆安初有懊憹歌,俗閒訛謠之曲。 [4] 

説文解字

㛴【卷十二】【女部】
有所恨也。從女聲。今汝南人有所恨曰㛴。奴皓切〖注〗臣鉉等曰:,古囟字。非聲,當從匘省。〖注〗惱本字。。

説文解字注

(㛴)有所痛也。者、怨也。痛者、病也。從女。匘省聲。形聲中有會意也。㛴之從匘者、與思之從?同意。奴晧切。古音當在三部。俗作?。懊?、樂府作懊憹。今汝南人有所言大㛴。舉方俗殊語為證。

方言集匯

◎ 粵語:nou5
◎ 潮州話:nau2
參考資料